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肺腺癌是什麽原因引起的?

2020-08-29健康

肺腺癌究竟是什麽原因引起------從肺腺癌的基因突變說起

現在腫瘤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已經深入到基因分子學領域。

研究發現,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

針對突變基因發明了很多靶向藥物,取得了不錯的療效。

由於較少的副作用,現在很多中晚期腫瘤已經將靶向藥物作為一線治療藥物。

並明顯延長了生存期。

然而在使用靶向藥物之後,初期有效,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左右,都會發生耐藥現象。

這是因為針對腫瘤細胞上的基因突變的靶點設計的藥物,在殺死部份腫瘤細胞以後,剩下的腫瘤細胞為了能生存下去,就再次發生新的突變。

這些新的位點基因突變的腫瘤細胞,使得原有的靶向藥物就沒有了靶點。

或者盡管還有靶點,但是腫瘤細胞又發展出新的訊號通路,靶向藥物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大振幅減低。

因此現在人們有發展出針對不同基因突變位點的各種靶向藥物。

比如肺癌的靶向藥物,就有一代、二代、三代藥物。

在使用第一代藥物耐藥以後,還可以再做基因檢測,看看是否可以使用二代、三代靶向藥物。

如果對第二代、第三代藥物再發生耐藥,那麽,人們就會再尋找新的基因突變位點或者其他治療靶點,比如抗血管生成藥物、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等等。

實在不行,就開始使用傳統的化療藥物等。

如果還是沒效果,那麽就考慮參加各項新藥的臨床試驗。

......

直到最後,沒有可用的藥物為止。

這樣腫瘤的治療延長了不少腫瘤病人的生命。

這是現代腫瘤治療的新進展,盡管花費巨大,但是畢竟還是有條生存之路。

我們知道腫瘤是一種基因病,腫瘤的發生就是基因變異導致細胞的生長發育失控,導致的惡性增殖。

那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麽導致了這樣的細胞的基因突變?

按照現在研究,除了少部份人有先天的基因突變導致的先天的腫瘤發生,一般認為是環境因素導致的腫瘤發生。

比如肺癌一般認為和吸煙有較大的關系,大數據也的確證實了香煙的消費量和肺癌的死亡人數有明顯的相關關系。在香煙消費增長曲線在25年後和肺癌的死亡人數趨勢基本一致。

然而如果我們再細分肺癌的病理和吸煙的關系,就會發現不同。

比如小細胞肺癌、肺鱗癌大機率和吸煙相關。

而非小細胞肺腺癌絕大多數和吸煙沒有關系。

大量的研究也證實肺腺癌大部份發生在不吸煙或者少吸煙的60歲以下的女性身上。

中國80% 以上女性肺癌患者從不吸煙!

那麽這些女性患肺癌的原因究竟是什麽?

近數十年間隨著基因分子學的發展,不同基因突變被認為是各型肺癌發病演變的基礎,非小細胞肺癌的突變基因相繼被證實。

肺腺癌患者的第一大的基因突變是 EGFR突變,第三位的是 ALK 基因突變。(KRAS基因突變是第二位,但是暫時沒有靶向藥物,所以較少納入研究)

回顧性研究顯示,亞裔女性的腺癌患者、既往少量 /無吸煙史,EFGR 突變率可達 60%。

在一項亞洲肺腺癌晚期患者 EGFR 突變的前瞻性分子流行病學的先鋒研究中,收集了來自 7 個亞洲地區的 1450 例 NSCLC 患者,其中 EGFR 突變陽性者 746 例,突變率為 51.4%。中國北方地區的 2809 例 IIIB/IV 期 NSCLC 患者的一項多中心、非介入性研究中發現,EGFR 突變率為 46.44%。

透過對 EGFR最常見的 19號和21號外顯子的突變來分析EGFR 突變,同樣發現,在腺癌、非吸煙者、女性患者的組織中 EGFR這兩個位點突變的檢出率分別要高於非腺癌、吸煙、男性患者,經過變量分析發現腺癌、非吸煙者與 EGFR突變有密切聯系。

ALK 基因突變最多見的是EMI4-ALK融合基因。

ALK 融合基因陽性非小細胞肺癌同樣多見於亞裔、年輕女性、無吸煙史的肺腺癌患者。

中國 NSCLC 患者中EML4-ALK 基因發生率約為11.6%,亞商女性、不吸煙的肺腺癌患者是主要突變物件,且年齡越小表達率越高。

在不吸煙或輕度吸煙的 NSCLC 患者EMI4-AIK陽性離高達9.4%;而在吸煙的患者中其陽性率只有2.9%,兩者存在顯著性差異。

如果患者同時EGFR突變合並 EML4-ALK融合基因,則腫瘤進展比較快,發現時往往分期較晚。

既然肺腺癌患者大多數有EGFR和ALK基因突變,那麽EGFR和ALK基因突變是肺腺癌發生的原因還是肺腺癌發生的結果?

由於病因研究的復雜性,肺癌的現代科學的研究大都集中於數據的統計,多是回顧性、總結性的研究,很少有根因性的研究。

所以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傳統醫學在治未病方面有獨特優勢,我們不妨來看看另外中醫的研究。

有多項中醫方面的肺腺癌和基因突變關系的研究。

其中2021年一項研究,作者透過對348 例 EGFR基因突變患者及 101 例EML4- ALK基因突變患者的研究,發現EGFR 和EML4-ALK 基因突變患者多為痰濕證及痰瘀證,表現為虛實夾雜,或正虛或邪實。

從中醫角度來看,發生正虛或邪實原因在於平素飲食不節,過食生冷瓜果,肥甘厚膩,易釀濕生痰,脾虛形成痰瘀;同時女性體弱者,氣虛者多,痰濁、血瘀、邪毒不易代謝出去,正虛不足以抗邪,故發為肺癌。

一項肺癌基因突變型別與臨床因素的相關研究也支持發生這兩種基因突變的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正氣虛)。

EGFR 突變型患者白血球計數、嗜中性球計數、單核球計數、血小板計數、嗜中性球與淋巴細胞比值(NLR)、系統性炎癥反應指數(SIRI )均低於野生型患者。

由此看來,現代女性多肺腺癌的主要原因還是生活方式的原因居多。

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體內氣血不活,自身免疫功能較差,有害的代謝產物不易排出。

細胞在不良的生活環境下,為了生存,只能不斷隨機突變,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

最終導致細胞發生癌變。

吸煙者細胞基因突變最能適應體內環境的病理型別是小細胞癌或者鱗癌。

在不吸煙肺癌的那些女性,由於氣虛,代謝產物排出能力降低,最能適應這種不良體內環境的病理型別是腺癌。

其發生的突變類似則是EGFR 和EML4-ALK 以這兩種基因突變為主。

參考文獻

1. 非小細胞肺癌中 EGFR 基因突變及靶向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彭麗姿,鄭美蓉 醫療裝備 2018 年 6 月第 31 卷第 11 期

2. Sasaki T, Rodig SJ, Chirieac LR , et al. The biology and treat-ment of EMI4-ALK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 Eur JCancer,2010,46( 10 ):1773-1780.

3. EGFR、EML4-ALK 不同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中醫證候分析 李丹博,崔青榮,周慶偉 中醫學報2021 年 10 月 第 10 期

4. ALK融合基因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診療進展 郝 楊,梁朝陽,馬千裏 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23年第37卷第2期

5. 非小細胞肺癌常見基因突變與臨床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戴南利 吉首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

6. EML4_ALK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研究進展 趙明 醫學研究生學報 2012 年2 月 第25 卷第2期

7.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EGFR、EML4一ALK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楊 慶,孫 愚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 Apr;34(4)

8. EML4-ALK融合基因與非小細胞肺癌研究新進展 間小榮,賈金虎【臨床薈萃】2018年第33卷第5期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