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只做咨詢的心理咨詢師和兼做心理咨詢的精神科醫生,誰的咨詢效果更好?

2021-09-16健康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說。精神科醫生的專業知識對於心理咨詢的創業是很有幫助的,幫助相當巨大。而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咨詢師對待病人,或者說對待來訪者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

醫生更傾向於針對癥狀或者說針對病來做工作。在這樣的視角下,一個人有可能不是一個人,而是癥狀的載體。尤其是現代精神醫學受西方醫學和工業革命以來的解構主義的哲學觀的影響非常深。

而心理咨詢師更多的會傾向於把一個人的癥狀,把一個人的痛苦都當成一個人生命的一部份。很多時候,使我們痛苦的東西如果被合理運用的話,它會成為我們生命中巨大的資源。

舉個例子來說,有一個強迫癥的人,如果他去見精神科醫生的話,可能會被開藥,可能會被做行為訓練、暴露療法、脫敏等方式來解決強迫癥裏面的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等癥狀(行為訓練、暴露療法,脫敏等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方法)。目的是消除他的強迫癥狀。

而心理咨詢師的話,在不同流派的理論和哲學觀的指導下,他們會有很多不同的思路。比如認知流派的心理學家會讓這個人去思考,如果沒有達到他強迫要求的標準的話,會不會有災難性的後果?當這個病人發現我不把手洗到脫皮,我也不會得什麽惡性的病,或者被自己惡心死的時候,那這個癥狀自然就消除了。

動力性的流派的咨詢師,可能會考慮提升這個病人對抗焦慮的能力,然後去探索他是由於什麽樣的生活經歷而產生了這種恐懼/憤怒,而形成了強迫癥的某些癥狀。當他找到自己的恐懼或者憤怒的根本來源,並且獲得領悟的時候,這些癥狀就會消失。

人本主義的心理咨詢師可能會考慮讓病人怎麽樣能跟他的癥狀和諧相處。比方說一個有強迫癥的人,如果能把他的強迫行為和強迫思維控制在算賬這件事情上,那他就可以去做一個很好的會計,如果能把他的癥狀控制在對待病人上,那他可能會成為一個很好的醫生;如果能把他的癥狀控制在結構力學,數位方面,它可能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建築工程師……

換個角度來說,醫生的思路更傾向於像西醫那樣,把你的癥狀透過吃藥或者手術給切除掉。

心理咨詢師更傾向於整體和系統的思考,比如說看看你的癥狀怎麽樣轉化能夠變得有用、對你的日常生活有幫助。或者看看怎麽樣能讓你強大到不受這個癥狀的影響。或者看看這個癥狀是怎麽來的,然後從系統上,整體上,根源上去解決這個癥狀的根本,然後讓這個癥狀消失。

但是這個區別也不是絕對的,也有很多醫生,他們很以病人為本,很有系統觀,很有整體觀。也有很多心理咨詢師是抱著把你的癥狀切除掉的思路來工作的。

所以遇到心理疾病了,或者心裏痛苦了,該去找醫生,還是該去找心理咨詢師,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首先如果問題足夠嚴重的話,肯定得先去找醫生,透過吃藥的方式。控制癥狀,比方說抑郁癥的人,那首先得透過吃藥降低抑郁的癥狀,先保住他的命,不去自殺再說。或者一個人處在精神分裂癥的急性發作期,已經無法用語言交流了。那肯定也得先去找醫生去吃藥,控制癥狀再說。然後你再考慮,你是找一個什麽樣的專業人士來幫助你。這中間可能需要嘗試很多次來找到最適合你的那個專業助人者。如果癥狀讓人很痛苦,但是還沒有那麽嚴重的話,那完全可以直接去找一個適合你的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