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職場

公司裁員是為了節約成本,但為啥不少公司先裁基層員工,而基層員工恰好是薪酬最低的那部份公司人員?

2024-10-04職場

這是個脫離新聞性和情緒性的回答,全文4800字,如果讀者所在企業比較大,可以對應下自己公司慢慢看。

多數人在新聞上,看到過很多某某大公司裁員 ......
這幾年也有不少人,在某某大公司經歷過裁員......

但是有幾個人:

深入內部,了解過裁員?
作為直接參與者,經手過裁員?
作為裁員計劃制定者,主持過裁員?

我有過。

過去七八年,我見證了集團至少四輪裁員,這裏面的很多人是我招聘來的,也是我送走的。

每一輪的裁員目的不同,背景不同,物件不同,下面簡單分享一下:

我所在的公司,前身是一家五百強公司(二三百名,八九百億的規模)的集團人力資源部,目前我們法律意義上完全獨立,但是依然做集團的業務,也一起辦公。

就這麽大一個集團公司,一輪輪的裁員你在新聞上看不到,也不會有新聞(只要不是提供終端服務和終端產品的企業,哪怕規模很大,大多也不具備新聞性,因為公眾大多沒有聽過,也不了解,也不關註),即使在裁員和招聘中 來來去去的前同事,又有幾個知道,自己為什麽能進來,又為什麽被離開呢?

我結合自己過去幾年見證的裁員,以及每一輪的裁員背景,做個簡單梳理呈現。

因為涉及到集團內部資訊,部份內容我會處理,不會全部寫實,但是大概的邏輯和背景原因會交代清楚。

第一輪:

大概是15年前後,當時我還沒有入職,是看的一些檔案資料和聽說的。

當時杭州剛剛火起來,集團也第一次進入五百強,透過安永(四大)做了企業管理戰略的咨詢,據說花了三千多萬,具體都做了什麽我不太清楚,業務定位,產業定位,發展規劃,總而言之很龐大。

體現到人力資源系統就是,要建立一個真正的大集團本部。

因為是工業實體集團,產業都在下屬的各個園區,所謂集團本部非常小。

因為集團本部什麽都不幹,也不影響下屬各個子公司的運轉。

但是15年的時候,中國的經濟非常蓬勃,所有的集團公司都在做大做強,做多元化投資。

而本集團作為一個實業集團,現金流很充足,不折騰一下,對不起當時的時代背景。

這種情況下,原來的小集團總部適應不了這個需求,原來的一些集團部門的人,下屬一些大企業的領導班子,也適應不了集團要大跨步發展的需要。

所以當時裁了很多人,但是招聘的更多,基本上裁掉一個,可能招聘兩個三個。

以集團人力資源部為例,之前只有十來個人,裁的只剩下二人,分別是正副部長,但是招聘進來一二十人,都是大企業背景的人,比如:

有吉利控股、正泰電器、海亮集團、榮盛集團這樣的國內大企業背景的人,
也有強生集團、西子集團、松下集團,這樣的外企五百強,
還有翰威特(現在叫怡安翰威特咨詢)、美世咨詢、安永咨詢(和四大會所的安永是一家),這樣的頂級咨詢公司

小結:

這仲裁員,往往企業是因為有錢,老板想折騰,想鳥槍換炮,覺得現有的人不夠高大上,或者對自己想搞的事情沒有經驗。
老板想要跟的上自己新需求的人,替換到現在的人。

第二輪:

安永咨詢輔導了一年的時間,集團本部這裏鋪的很大,集團設了很多職能部門,下面還有好幾個事業部,事業部門下面還有很多子公司,每個部門都增加了很多人。

不僅僅業務部門,特別是 職能部門的人員增加更多 ,人力、行政、辦公室、財務、審計、法務、IT,每個部門都是幾十號人,但是工作效率和結果似乎很一般,至少老板覺得很一般。

老板很頭疼,想改革,但是這些人招聘過來容易,裁掉並不容易,畢竟很多人的薪資還是蠻高的,裁員的成本比較高。

這個時候有一個理論很流行,叫 「阿米巴」 經營。

簡單點說就是:把每個職能中心,變成經營中心和利潤中心。

職能部門的工作 ,充滿了管理、下命令、走流程、按部就班、搞方案、開會協商、扯皮推諉,過程重於結果。
而經營中心和利潤中心的工作 ,是結果導向,成本思維,利潤思維,我提供什麽服務,你支付給我什麽價格,我的服務和市場相比的競爭力在哪裏,有哪些優勢?我需要賺錢、賺錢、有利潤樣養自己,讓能創造價值的人拿到更多的錢。

老板就準備在集團推動阿米巴改革,當時是人力資源推動這個事情。

人力資源首先自己要改革,那時候有一句很時髦的口號——「 炸掉人力資源部」,說白了就是不要人力資源部了。

集團就是這樣做的,人力資源根據「三支柱理論」成立另個公司,分別是COE公司和SSC公司。
COE公司為集團提供所需要的組織診斷、人才測評、中高端人才招聘、人才梯隊建設、企業大學建設等服務,沒一項服務都是計畫制,溝通報價,當時比市場上價格低。

我就是在這個時候,加入COE公司的, 那個時候17年年初。

我加入的背景是這樣的:

因為很多員工做慣了甲方管理,很不習慣也不願意做阿米巴改革,集團就一邊把很多人從職能部門摘到阿米巴公司中,一邊從外部招聘新人加入阿米巴公司。
新加入的人其實是刺激原來的老人,你能適應就適應,不能適應就被淘汰, 我就是一條新加入的「鯰魚」。

當時成立了很多阿米巴公司,比如:

人力(COE方向)公司:這個就不解釋了,這就是我們公司。
人力(SSC方向)公司:入離職、社保、薪資、福利等。
行政公司:這個會議室的營運管理,員工活動,年度體檢,年度旅遊等。
IT公司:公司的OA、ERP、E-learning等系統的運維,機房、網線的計畫的改造,新辦公及裝修時網路醒目承接,網路、雲會議等運維
法務公司:作為公司的法律顧問,安具體計畫或者案子結算費用。

剛開始出的紅表頭檔,後來正式註冊公司,剛開始集團有股權,後來集團結束股權。

我們這一串的公司,在集團內部成為市場化公司,我們有自負盈虧,自己掙錢,自己發薪資,自助分配收益。

這個過程中持續中,有很多人不適應這種工作形式。

一部份人直接不接受,那就協商離職。

一部份人轉入阿米巴公司後,做不出業績,收入大振幅下降,主動離職

一部份人留下來。

我來的時候,正是人員動蕩最激烈的時候,

在大部份員工看來,集團就是變相的裁員,就是想讓他們離開,我竟然還這個時候加入這裏,這裏可是一個火坑呀,早做準備吧,哈哈哈

事實上,確實很多離開了,老板也確實是變相的裁員的。

然後留下的,以及當時加入的,我們再後來幾年的收入相當豐厚。

別人的情況我只知道大概,而我自己在未來的幾年,收入最高時達到了之前的十倍。

我說的是十倍,不是翻倍。

最少的一年,也就是入職的當年收入就是前一年的三倍,此後這幾年我的收入和來這裏之前相比都是五倍起步。

有人可能覺得,我說是假的,那你就當成假的看也行。

小結:

很多時候改革是手段,裁員也是改革的一個手段。
有人受傷,有人受益。
抱怨無用,唯有適應。

第三輪:

這一輪是在18年的夏天,我當時還參加其中一個事業部的半年度會議,當時老板(集團的大老板,類似於宗慶後)講話,明顯開始要收縮。

我是17年年初加入人力公司,當時集團成立6大事業部,投資了幾個新的產業,多了幾個集團級副總。

我在過去的一年半,為其中兩個事業部招聘了大量的人。

以工程事業部為例:因為組建技術管理部和組建自己內部的設計院, 正高級高工加註冊的專家,我就招聘入職了8個 ,其他崗位更多。

這些崗位外部好幾家獵頭公司也在招聘,但是因為我每年都可以見到各個領導,我可以到他們辦公室,明確了解領導想要什麽人,而不是拿著JD招聘人,所以招聘效果不錯。

但是 18年夏天半年度會議上,老板放出風聲,要過緊日子,要收緊一點,鋪出去的業務都要收一收,很多計畫都要停一停。

很多人沒當回事,我當時也不理解。

但是在18年下半年的時候,集團真的直接裁掉了不少人,很多人都我剛招聘進來才半年、一年的。還有很多降職降薪,而離職的。

然後到了18年底,19年年初,我明白了。

中央定調子,金融供給側改 ,金融開始收緊。

很多大肆擴張的集團公司頻頻爆雷 ,P2P開始清盤。PPP計畫開始風頭之下。

浙江當時在有不少大企業暴雷,規模最大的當屬寧波銀億集團,一千多億的大集團,在浙江民營集團公司中排前十,沒有征兆的就爆了。

回頭看,集團老板從18年夏天開始裁員,收縮業務,是多明智的決定。

因為集團只有名義上的人力資源部,所以當時的很多裁員是我們人力公司出面溝通的。

小結:

有些裁員是斷尾求生,是遇到外界不可抗力因素。
裁員早的,可能抗得過,晚的就倒下了。
裁員是體現,並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收縮業務,這些業務要砍掉,相應的人也要裁掉。
這種裁員,不管你是普通員工還是管理崗,幾乎是一刀切。
有兩個集團的副總,在一年後,也離開了。

第四輪:

集團在18年下半年,裁掉了很多人,砍掉了不少業務。

但是我在19年,招聘了不少其他崗位——海外崗位。

當時集團有海外業務。

國內金融供給側改,大的集團公司會跟著國家導向走,在一帶一路上,多個國家有投資計畫,印尼、新加坡、印度、巴西、阿聯、幾內亞等。

其中巴西、印度、印尼的計畫,我招聘了不少人。

然後19年春節,發生了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疫情,然後20年年初全部停擺。

整個20年,這個世界幾乎是暫停的,國內外的交往幾乎中斷的。

集團在海外的計畫都涉及到工程建設,要建設自己的工業園、碼頭等

前面招聘的都是管理人員,但是計畫沒法開工,這些管理人員也發揮不了作用。

一直到21年年初,疫情的影響依然巨大,集團對海外的投資變得很謹慎(這個時候集團其實比較有錢,主營業務情況很好,賺了很多錢。前兩年投資的新業務的虧損基本拉平了)。

然後這些海外人員,幾乎裁掉了三分之二。

反正就是和你談,國外的工作沒法開展,回到國內工作,接受崗位調整。

從國外回來,單純海外補貼,一年少了一二十萬,就不說其他收入了。

一直到去年年初,我又重新招聘這些人,因為22年12月國際宣布開放疫情了,放開國門了。國內外的交往恢復正常了,集團準備把海外的計畫搞起來,所以23年年初招聘了一批人。

小結:

自然因素也好,經濟因素也罷,反正這個業務搞不成了,不需要人了,公司需要裁人。
這種情況裁的多事領導崗位呢,畢竟現招聘的都是領導,下面的兵還沒有完全配齊的。
很多時候大企業做新業務,領導崗位先到位,團隊隨著業務開展逐漸配齊和增加編制。
如果業務到一半,做不下去了,或者暫停不做了,裁掉的肯定很多都是各層級的大小領導。

結語:

剛開始我司只服務集團本部和一些下屬大企業,後來完全獨立了,我們也開始開發外部客戶。

還因為有很多之前的同事,去了省外各個企業,背調時填寫的都是我的名字。

所以我這幾年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企業,各種各樣的企業變革,以及隨之的裁員最佳化。

疫情前有一個很時髦的概念——「VUCA時代」,

第一次聽到以為是"無卡 」,還以為是說電子支付,以後大家都不用卡了。因為那個時候,杭州的公交地鐵全面開通支付寶刷卡,部份試點刷臉支付。

後來才知道,自己搞了個烏龍,不是什麽「無卡」,人家說的是「烏卡」。

「WUCA時代」又叫「烏卡時代」。

是四個英文單子的首字母,分別是:

易變性( V olatility)
不確定性 ( U ncertainty)
復雜性( C omplexity)
模糊性( A mbiguity)

四個英文單詞的頭字母組合起來,與當今社會環境結合一體,便構成了VUCA時代這一概念詞匯,它非常確切地形容了我們當今所處世界的特征,也使得傳統意義上的企業管理、職業發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和治理難題。VUCA因為中文發音像「烏卡」因而命名。

自疫情以來,這個概念說的人少了,可能是避免民眾迷茫,增加民眾信心把。

但是我覺得現在的社會,從宏觀大環境,到個人的工作、個人的發展,更加契合所謂的「VUCA時代」了。

就目前的大環境,我們不論在大集團還是小公司,不論是大領導還是普通員工,都需要有身處VUCA時代的覺悟,面對不確定性和變化性,未來的模糊性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如果有一天遇到裁員,我們該怎麽辦?不至於事到臨頭開始焦慮,可以提前做準備,比如:

  1. 增強適應力:接受變化為常態,培養快速學習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2. 理性思考:在復雜環境中保持清晰的思維,透過結構化思維解決問題。
  3. 持續學習:不斷培訓和自我提升,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技能需求。
  4. 建立願景:設定長遠目標,同時保持靈活性,隨時調整具體計劃以適應變化。
  5. 心理韌性:增強心理韌性,勇於面對錯誤和挑戰。

最後祝我的讀者,在這個烏卡時代,工作順利,步步高升,居安思危,不斷進步。

共勉之!

@知乎職場


關註 Arci ,發現更多有料、有心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