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大明王朝1566】裏有哪些細思恐極卻又頗有受益的細節?

2016-11-10影視


私以為,全劇最好的比喻,就是這個朝廷與家庭,官員與媳婦的比喻。

這個比喻一共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呂芳對嘉靖皇帝說胡宗憲是「媳婦」,處於皇帝、嚴黨、清流與百姓之間,進退不能。第二次是嚴嵩對胡宗憲說自己是媳婦,既要照顧皇帝,又要照顧自己的黨羽,自然還要兼顧百姓(當然,他的意思是不能激起民變)。最後一次就是嘉靖帝即將駕崩時徐階的回話,這次終於將「媳婦」的真諦說了出來:皇帝是父祖,百姓是子女,而所有大明的官員是「媳婦」,就算是屈了子孫,也不能苦了公婆。

在朝中,官員處於百姓與皇帝之間的兩難境地;相對應地,海瑞家就是朝廷的縮影,這一兩難境地在海瑞妻子身上同樣體現得淋漓盡致,誰讓劇中所設定的「媳婦」就是這般的費力不討好呢:海瑞妻子在出場時只是讓女兒去給婆婆送了個飯,就換來婆婆一句「告訴阿母,阿婆還沒死呢」;海瑞在初次離家時對妻子說的是「孝順婆婆,照顧阿囡」,絲毫沒有提及要妻子保重自身。海瑞母親在家中的地位,就是皇帝在國家中地位的縮影。海母的一些決定,不可以說毫無道理,但也是絕對的不近人情,從未真正考慮過兒媳的感受,就算是為了兒媳好,關註點也是在海家的傳宗接代上。也正是婆婆出於自尊在兒媳即將生產時執意回海南的決定,導致了海瑞妻子在雷州難產,母子俱亡的後果。

另一個細節是,海母後來和李時珍講起海瑞女兒落水,海妻驚動胎氣導致流產時「最想念李太醫」,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想救自己的孫女,更不是為兒媳減輕痛苦,而是希望李時珍能夠保住海妻腹中的胎兒,因為那可能是個男孩子,可以為海家傳宗接代。這其實也是嘉靖皇帝對待他的「子孫」百姓的態度,他關心的是九州萬方,關心的是千秋萬代,哪裏會有心思關心具體的一兩個縣的自己的子民呢?

海瑞的悲劇,在於他欲治國而未齊家。他在朝中做了一個好「媳婦」,敢於冒犯「公婆」皇帝直言勸諫,為了子孫的利益去爭;而在家中,他卻依舊是百官在朝中的縮影,他們都是一樣的「媳婦」。

而現代觀念所謂的進步性,好就好在從觀念上消滅掉了這樣一個名正言順的百姓的「父祖」,好就好在至少官員不能冠冕堂皇地說出徐階的這番話,好就好在至少很多家庭都不會再上演海妻的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