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電影產業發展程度套用產業規模還是票房來衡量?

2013-08-11影視

在中國沒有人會說中國電影會趕超美國電影,頂多會提到票房在未來幾年會與美國持平,基本是這樣。至少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有生之年要看到中國電影從整體產值超過美國是很難得。

而幾個衡量產業發達程度的指標:票房、銀幕數、觀影人次、銀幕外收入等其實每一個都有著其它的含義。

票房:更多的說明消費者對於電影的消費能力,也就是擁有創造更多銀幕外收入的潛力。

銀幕數:當銀幕數超過兩萬塊之後將會對現在的全國統一發行有一定影響,如分院線發行。終端市場是否有著成熟競爭的標誌。

觀影人次:由於有著2D、3D的區別,影片票房高的作品未必有著最多的觀眾。用觀影人次來衡量影片的影響會比票房更為客觀。南韓每年評定最賣座作品都是以觀影人次作為重要的衡量指標。

銀幕外收入:原本二八比是電影行業的定理,即票房收入只占總收入的二成,而在中國卻會占到九成以上。這幾年伴隨著版權法規的執行愈加嚴厲,已經開始出現消費行為變化的情況,但是要改變整個產業現狀,至少還要十到二十年的時間。

確定了指標,再來和美國進行對比。

中國 美國

票 房: 170億人民幣 100億美元

銀 幕 數: 1萬塊以上 4萬塊左右

觀影人次: 6億人次左右 10億人次左右

上述指標在現階段還有較大的差距,但是不可忽略的是,美國電影票房這幾年基本沒有增長,而中國電影票房年平均增長率在30%左右,5年左右在票房上追上是很簡單的。可是,如果去考慮市場的良性發展的話,則差距不是短短5年能夠追上的。

1、國內票房50%左右為進口片票房。

2、觀眾平均年齡下降,意味著年齡超過40歲的觀眾基本沒有增長,而更多地開始出現高中生、初中生作為主力觀眾群體。

3、除網路版權外基本沒有其它銀幕外收入。

4、衍生化。電影更多的作為文化產業的附屬,而不會作為某一文化品牌的起點。也就是由其它內容改編的電影作品會越來越多。

5、廣告化。植入廣告在時裝劇裏面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最後是否會出現只為廣告而制作的電影,有待進一步觀察。

基本上中國電影市場是一個很奇特的市場,體量沒有美國大,但是美國出現的所有問題都在中國出現了。而中國電影市場抗風險能力根本無法與美國相比。

現在談追上美國電影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