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如何評價演員胡歌的演技?

2015-10-20影視

胡歌說過,有個晚上,他拿著遙控器轉了一圈,電視螢幕裏三個台都有他:

【仙劍奇俠傳一】的李逍遙、【仙劍奇俠傳三】的景天、【神話】裏的易小川……

一樣白衣飄飄的人物形象,但他發現,後來的同類角色,再用力表演,都不如二十年華內心飽滿的李逍遙。

那時人們看他,就如看金庸古龍筆觸下的男主角般,多是冠以風流瀟灑,放蕩不羈的形容詞。

而他的另一面,卻蜷縮在角落,愈發落寞。

後來在微博上的一段話,也從側面反映他的心境。

「突發奇想半夜出去跑步,記憶中上一次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一口氣繞著虹口足球場跑了十幾圈,今天繞公園跑,天黑思路特別清晰,但仍然想不明白,這麽多年過去了,我怎麽還在繞圈。」

行銷大師艾·裏斯提過, 定位就是在顧客頭腦中尋找一塊空地,紮紮實實地占據下來,作為「根據地」,不被別人搶占。 產品如此,明星亦然。高舉著「古裝王子「的頭銜,是個迎合市場且低風險的定位,甚至早已駕輕就熟的偶像派演繹方法,還容易讓人產生自我滿足感。

但想要進步,就必須不斷把自己推向未知,接受著不曾經歷過的挑戰。

陳琮、紮西平措、謝非凡、陳傑、徐然、戴濤……

他嘗試著演繹不同的角色,卻始終甩不掉過去的痕跡。或者說,新的形象,並不被人認可。人們提及胡歌,還是會下意識反應,他啊,就是那個整天嘻嘻哈哈、沒個正經摸樣的李逍遙嘛。

直到胡歌蓄謀許久,遠離大眾的視線,參與了【如夢之夢】的話劇演出。

重新回到最質樸的舞台,他扮演的角色叫五號病人——一個得了醫學無法診斷絕癥的患者。

五號病人在生病的最後一段時光,開始回憶生命的歷程,追尋生命的足跡,也才開始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那年,他演了整整一年話劇。成名不易,轉型更難,他必須向行業的權威,展現出足夠的誠意和足夠的實力,才有資格被列入考慮名單。也終於,因為這段沈下來的時光,他得到了制作人侯鴻亮的認可

不久之後,他進入了【瑯琊榜】的劇組,用自己的人生經歷,與一個叫梅長蘇的才子促膝長談。

「我既然活了下來,便不會白白地活著……」

這句話,何嘗不是對自己說的。他曾遺憾再也演不出來李逍遙的清澈眼神。但這句話的重量,也只有三十歲的他能承載。

梅郎問世後,媒體像發現一塊璞玉般,紛紛贊揚他轉型成功。人氣飆升的他,一躍成為各大搜尋榜的翹楚。

不同於十年前,此時他能更客觀看待這些光環:「用了很久的時間,想跳出自己的框框。做了些嘗試,但沒有以前,就沒有現在。不想說轉型,只想說轉身。每一步的經歷,都是一種成長,財富。」

他在百度行銷盛典上,也詮釋了何為「最具價值」:如果有一桿與眾不同的秤,我想它會告訴你,我的價值將體現在未來更深刻的作品裏,體現在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廣闊的空間裏。

演藝圈不乏高人,梁朝偉一個回眸,寫滿了滄桑和無奈。

周星馳遠離城墻的背影,與黃沙交織,落寞了整個城池。

小馬哥落魄到替人擦車,但那刻的眼神堅毅、雙唇緊顫,何嘗不失一個勝利者的氣魄。

好的表演,總是能穿透螢幕直擊人心。

而這背後的功力,卻真真切切地,揉煉著無數生活閱歷。

要有多少個黑夜,才能摁出一個黎明。

從梅長蘇身上,我們看見了一種宿命感。一種明明勝券在握,卻近於黃昏的無奈感。

那些眼裏明明有淚,臉上卻掛著自嘲式微笑的表情,讓人一下分辨不出,究竟是誰演繹了誰。

在【如夢之夢】謝幕時,胡歌曾寫道:穿過蓮花池,來到北舞台,被不絕於耳的掌聲包圍,恍惚感覺自己置身在一場大雨中,劈劈啪啪,劈劈啪啪。

梅嶺的那場火,讓梅長蘇失去了一些東西,也看清了一些東西。後來這場劈劈啪啪的雨,應該讓胡歌聽到了,他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吧。

如果演員是場宿命,但願內心足夠飽滿,能承載著演技這個名詞。

胡歌這演員啊,起碼,有用心去雕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