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為什麽要以黑白電影的形式拍攝?片中出現的紅衣小女孩的含義是什麽?

2014-10-18影視

謝邀。

斯皮爾伯格為了用黑白底片拍,他同行都覺得他瘋球了。本身一開始高層是提議用彩色拍賣一版,然後再後期轉成黑白,因為黑白在那個年代確實不好賣,更不要說是如此冗長,沈重的戰爭題材。但是他否了,就一定要用黑白來拍。彩色的解析度是要更銳一點的,黑白相比更為模糊。就是在這種模糊中,不管時間多久,歷史都是真實存在的,屠殺是沈重的,死亡是無色彩的。

另外,黑白往往不代表感情,比如紅色代表鮮血,性欲,藍色代表寧靜,理智,悲傷等等,但是黑白在這裏,就是真實。拍攝上也沒有用片場經常用的一些東西,比如吊臂,拍攝手法手持占了一半,個別地方給我個人的感覺,是有紀錄片感的,也就是沒有攝影技術的刻意炫技。比如紅衣小女孩穿梭在難民營,比如德國大街上人來人往,導演在講故事的同時一直在強調真實感,黑白能更好的輔佐這種真實,不僅僅是血腥,也不僅僅是悲痛,更多的是一種在人類歷史上常見的暴行,大概就是,很沈。看著這個黑白的配色就覺得沈。

猶太小女孩的紅衣服是重點色,基本片裏只有她是有顏色的了。第一次出現是辛德勒在高處和情婦縱馬遊玩的時候看到紅衣女孩,第二次是辛德勒看到她躺在運屍車上,拉去火化。女孩在電影裏算中間部份。整個片子三小時,到了快一小時半,辛德勒才開始有意識救人,兩小時十五分,才大規模救人,前面整個時間都處於辛德勒他決定救人的一個催化期,這個女孩就是催化他救人的一個重要節點。他是一個投機商人,他看不到別人,但是他是能看到孩子的,這個在低谷裏設定的難民營的孩子讓在高處騎馬調情的辛德勒開始意識到死去的是毫無罪惡卻背負暴行的小孩,這個孩子的死讓他意識到真的有人在死亡,就算沒有桌子高,也是要被弄死的,而不是,我是德國人,這些跟我無關。反推回去,這個孩子擔負了如此重要的節點,她和大範圍的黑白註定是不同的,就單給了這個小孩上了紅色,她意味著辛德勒的良心開始疼痛。

辛德勒的眼睛從未離開過這個女孩,縱然如此,處於旁觀者的他的無所作為的關心並不能改變這個女孩被屠殺的宿命。這個女孩的紅衣屍骨,開始戳痛了辛德勒。你可以旁觀,只要你覺得旁觀是一種正確,屠殺也是一種正確。

另外一個是,這個紅衣女孩在歷史上真實存在,來自於集中營幸存者的口述。據說該幸存者一直沒辦法忘記這身紅衣服。所以被參照到了劇本中。

其他的,雖然【辛德勒的名單】有技法上的弱化,即使如此,它的一些象征意義,蒙太奇剪輯,色彩,鏡頭角度,都有教科書式的嚴謹。比如仰角拍攝一個人往往強調他的偉大,權勢,但是從他一小時半後開始救人,兩小時多開始給火車上的難民澆水管水後,才有數量上比較多的仰角去拍攝他,同時他的西服白的發亮,是天使的顏色。而前期他就是一個投機商人,鏡頭也就給的角度要平常的多。甚至可以說,他的所謂的「人設」一直不是刻意營造出來的,劇本也是在創作時加長再加長,加長到不能再長,斯皮爾伯格想要的就是這種冗長,冗長到有足夠的時間讓辛德勒自己去救人,而不是靠技法,靠劇本,靠剪輯,靠導演設計讓他去救人。雖然在我看來,以斯皮爾伯格名垂青史的能力,他自己寫個本兒靠設計設計到一小時半演完全片,並且完美救人是完全可行的,用彩色也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他沒有,他就要用黑白,他就要拖到兩小時十五分鐘後才開始步入最直接的主題,才開始出現辛德勒的救人名單,他就要這麽做,因為他是猶太人,他要為自己的民族發聲,要真實的沈重,要真實的覺得讓一個德國人邁過這個「我終於要去救人」的坎兒去救「敵人」是如此的艱難。

所以雖然這個片子有很好的成績,但我不認為他搓磨十年拍的【辛德勒】是單純為了票房,為了賣點。單純為了賣點的話,對於斯皮爾伯格這種十幾歲就拍東西又在好萊塢工業線的人來說,輕易的很。單純為了成績,也就不至於十年磨一劍,這一劍還磨的如此痛苦,難熬,戰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