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如何評價【賭博默示錄】?

2014-09-25影視

【賭博默示錄】中的賽局論

起初被安利看此劇時,我是極度拒絕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醜,太醜了,我從未見過如此堂而皇之的粗暴醜陋的畫風。

這裏面的人,憑長相就能分智商,大差不差就幾種:尖鼻子尖臉的如開司——聰明;開闊有棱角的如利根川——深不可測;其他沒特征的——路人與弱雞。

這是一個賭博為話題的漫畫,卻完全沒有性感荷官線上發牌,唯一女主角是這樣的:

我想說:這種硬線條不細致的五官,是用尺子畫的吧。還真是,它的作者福本伸行出生於1958年,學建築,在建築公司當了很久督工,傳說中畫人臉會用尺子比著畫,還一邊畫一邊轉紙,得到了老師 「福本是不是更適合當卡車司機之類的呢」的評價。他自己也這樣說:

我常在知乎上看到新人問:我能畫畫嗎?然後很多人勸退。看看福本,如果你也有真材實料,說不定還真行。

福本的鬼才,一大部份在於具有強烈沖擊和細節感的心理描寫,這種主人公動輒墜入深淵的心理具象化表現,上次看到好像還是在德國表現主義或希區柯克老電影裏。

另外,此劇每話結尾都有幾句作者本人的箴言,看二次元常給我一種奇特的感受,那就是平時說出來很中二或說教的東西,換了種氛圍,我居然會覺得不明覺厲,好熱血,好有道理。

不再說閑話,福本伸行著有賭博三部曲,【賭博默示錄】是其一,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這裏著重說石頭-剪刀-布的遊戲。

主人公伊藤開司,是個遊手好閑又軟弱愛哭的家夥,他幫別人擔保借債,借債人卻跑了,放高利貸的找上門來,邀請他去一艘船玩遊戲,贏了,既往不咎;輸了,是地獄。

插幾張很慫的開司片段:

開司上了船,遊戲規則是這樣的:每個人擁有石頭、剪刀、布每種各4張牌和三顆星星。兩個人自由結合用牌猜拳,輸者給對方一顆星星,比賽共四個小時,到最後擁有三顆星星且沒有牌的贏,還有牌和沒星的輸。

第一場賽局:「無謂競爭」之敗

此時的開司完全是個傻白甜,一個叫船井的人過來告訴他:這個遊戲有必勝之法,我們合作,只要說好彼此出一樣的牌,然後平局耗光手裏的牌,直接等到遊戲結束就ok了。

開司信了,然後對方中途作弊,出了不一樣的,開司被騙走兩顆星。

這是賽局論常見的「無謂競爭」。好比你註冊一門課,這門課按比例給分,無論怎樣都只有40%人優秀,40%人良好。這時候如果所有學生達成一個協定:大家都不要太用功,反正分數是一樣的,好不好?想法可以,但無法實施。因為每個學生都只要稍微努力一點就可以超過別人,誘惑太大,行動太容易,以至於每個人都可能這麽做。這種賽局對所有人存在潛在成本,達成和維護合作就成為問題。

開司此局輸在 相信了不該信的人,且忽略了星星可以買賣,有巨大利潤。船上的賭徒為利而來,和氣共存是不太可能的。

此時,開司只要再輸一次,再失去一顆星,馬上會被清出場。

然後有一個小插曲:開司遇到了使他困於此的借債人——古田。古田同樣瀕臨絕望,剩一顆星星,四張紙牌。那怎麽辦,打他一頓嗎?非也,開司安慰了他,並說服他合作。 這是下一步的策略——資源整合。但開司與古田還是星星太少,他們一路找,找到了剩兩顆星星卻沒有牌的安藤。

這下,他們有四顆星星,5張牌,和1400萬的本金。後來被安藤私自用掉一張牌和一顆星,剩4張剪刀3顆星。

第二場賽局:「非理性賽局」之勝。

一個決策可以由三部份組成:行動、結果和偏好。 行動是參與人能選的所有備選項。結果指任意行動可能達到的結果。偏好是參與人對可能的結果集從最想要到最不想要的排序。

理性賽局 指的是賽局雙方能夠按效用最大化原則,充分考慮已知資訊對未來做預測。 但事實上,人本來就因為資訊不全等原因,很難一直做正確預測和理性行動 ,比如古田,他出什麽牌完全是隨心的,結果留下4張全是剪刀。如此一來,只要被人察覺到他持有牌的單一性,立刻將陷於極度劣勢。

但開司反而從中找到了轉機,畢竟古田這樣的隨意玩家是少數,也很容易把自己玩死,那幸存者中這樣做的人可能會少一些。於是開司吩咐古田和安藤去找這樣一位玩家—— 本持有9張卡,然後在之後兩場比賽裏用掉了剪刀與石頭(順序無所謂),還剩七張卡的人。

安藤與古田找到了這個人,且此人是個愛對窮途末路者下狠手的角色。二人對決如下:



第一局:開司因對方用牌習慣判定對方是一個均衡派的人,即傾向於保持手上的牌每次都保持三種之間均等,那麽既然剛用掉了剪刀、石頭,本局就很可能用多出來的布。結果對方果然出布,開司出剪刀,開司贏。

第二局:開司挑戰對方繼續,對方出石頭,開司繼續出剪刀,開司輸。(其實是在演)

第三局:對方發現開司只剩兩張牌,堅持繼續,然後開司贏。這局的心理戰是,上一局開司故意落敗,對方發現開司已經連出兩張剪刀,認為剩下的兩張絕不可能是剪刀(他以自己均衡的習慣揣摩開司),而是一張石頭一張布,或者兩張石頭,或兩張布。那麽他只要出布就立於不敗之地。結果對方出布,開司繼續出剪刀,開司贏。

第四局:對方已經輸急了,開司只有一張牌,對方堅信自己理論無誤,也就是說下次開司絕不會出剪刀,堅持再比。結果對方出布,開司剪刀,開司贏。

當然,這一部份是兼有計算和賭的成分的,如果對方不那麽堅持均勢的習慣,不以己度人,不一再上鉤,開司都難贏。開司是透過觀察認定對方是一個理智均衡決策者,然後讓對方以為掌握了己方的情況,才讓對方的行為變得可預測。

此處涉及到的賽局有奈許均衡,奈許均衡以【美麗心靈】男主角原型約翰·奈許命名。在一個賽局過程中,無論對方的策略選擇如何,當事人一方都會選擇某個確定的策略,則該策略被稱作支配性策略。如果兩個賽局的當事人的策略組合分異位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麽這個組合就被定義為奈許均衡。它是賽局論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經濟學的重要概念。

第三種賽局:從不完全資訊賽局到完全資訊賽局

開司此時已漸入佳境,但他們已沒有牌,開司忽然明白了錢的用處——可以去要牌或買牌,且開司透過之前的實踐發現了遊戲的底層邏輯——他們已在小團體整合了紙牌和星星,證明這一行為是被默默允許的,即牌不可被丟棄,卻可被轉讓。

這個時候,開司開始觀察起這個計數器,給參賽者展示截止時間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麽會分別展示每種牌剩下的數量呢?

這幾個字母,我看來看去覺得不像英文縮寫rock-paper-scissors,我本人不會日文,查了下覺得可能是這樣的:石頭:グー(gu-)

剪刀:チョキ(cho ki)

布:パー(pa-)

開司盯住了數據,終於找到 更深層的玩法:有資金,可買賣,就可以控制流通牌的數量,還可以掌握數據,也就可以控制贏的機率。

試想,遊戲規則是時間截止,保留三顆星星和用光紙牌的玩家存活。那多的是玩家有星星卻不想用牌,畢竟出牌就意味著風險。對方巴不得出手,也意味著開司買的話資金都不用很多。

最重要的是,開司還註意到了此時石頭、剪刀、布的數據,然後他認為,牌一般是均衡用掉的,那麽如果等到最後時刻布快出完的時候,他們出石頭,就可以大大提高獲勝機率。

當然,如果想要壟斷,資訊封鎖是相當重要的,開司這邊小心地找代理人替自己收集石頭。數位仍然可以體現真相,立即又有另一方開始收集布。後面這部份劇情更像是單純計算和賭,本文就不說了。

賽局方自己知道,其他賽局方不知道,即為不完全資訊。另外,行動有先有後,後行動者能觀測到先行動者的行動,但不能觀測到其型別,此為動態賽局。每個賽局方的行動都傳遞有關自己型別的資訊,後行動者可以透過觀察先行動者的行動來推斷自己的最優行動。 此處,開司先是由壟斷卡牌掌握了更充足的資訊,由不完全資訊方成為一定程度的完全資訊方。而囤積布的一方,也是由於發覺了開司方的行動,而對自己的行動及時調整。

但壟斷還帶來一點——所有人因知曉壟斷而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感,在一個本身沒剩多少牌的情況下,開司方透過自身就可以把握整體,玩了就死,也就沒人與他們玩了。三方局勢,彼此制約,一方不動,後兩方也隨之停滯,進入死局。開司又及時有舍有得,才是贏的難點和根本。

剛看此劇,我不能明白開司的 時傻時精明 ,像他這樣精於計算和熟諳心理的人,怎麽會頻頻無法識人呢?想來,第一次被船井騙,明白了合作的好處,也發現合作被背棄的風險。第二次頻頻原諒和安撫安藤、古田,當時他們是利益共同體,且開司置於一個智謀與能力的上位,合作可以維持。當利益共同點一旦破裂,這裏的同伴就又不可信任了。到了【賭博破戒錄】裏,開司的演講與拉攏力都大大提升了。 但他始終過於善良,我想,這也是賭博三部曲反而被稱為戒賭名作的原因吧,賭徒心理描繪如此太真實,從無到無的徒勞。開司沒用、愛哭卻有天才的頭腦,反而成為這種題材最合適的男主角。

破戒錄結尾片段,怕劇透勿點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7141697451495424


因為看到一些吐槽畫風醜的評論,補充一點點個人看法。

畫風詭異也許是阻止一部份受眾的原因,但接受劇情後我本人就不在乎這一點了,只作友好調侃。 漫畫家在我看來是了不起的工作,美術、分鏡、敘事,一己之力完成畫家、編劇、導演的三重工作(雖然大牛有助手),只要幾者結合地差不多我就很佩服了。而且畫的是賭徒題材,誇張也可以強化心理描寫。

歡迎友好吐槽,但本文用意不是要說醜,事實上我覺得作者很了不起,賽局論有人研究,心理學有人研究,但福本畫出來了,原創。我比較願意看人的優點,所以覺得雖然醜醜的,劇情好就瑕不掩瑜。本人更認劇情和人品,看見美心在ed裏給開司餵三明治還覺得很溫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