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電影或電視劇中有哪些常識錯誤?

2014-09-25影視

宋代以前,中國城市的街道都是嚴格的坊裏制度:城市都是由一個個各自獨立的坊組成的(除去宮城部份),坊就好比一個個大院,不同的坊有不同的功能,相互之間互不幹擾。坊外的街道僅供通行,不存在沿街擺攤開店的小商鋪。夜晚宵禁,街上空無一人。。。。就這一條。多少電視劇都不對啊。

這個回答不知道為啥突然就被頂起來了。。 嗯。。。在評論裏收到了鄙視所以來補答。。。為了這個回答我挖出了我壓箱底的城建史課本。。。


首先回顧下問題,電視劇電影裏常見的常識錯誤有哪些。我當時應該是剛上完城建史課,才會自覺牛逼哄哄地回答這個問題,現在細想來也就是丟了塊磚隨便它砸著誰,反正我都對的感覺。嗯,其實不太嚴謹,現在好好答,先說當時的城市建制這方面應有的樣子,說宋以前咱們就以唐朝為例吧,例子影視也比較多:

先上圖,這張圖是唐長安(陜西西安)復原想象圖(圖片來源:我當年城建史老師的PPT)

我原回答所說的坊裏,在這張圖裏應該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唐長安全城共分有109坊裏(就是那些有名字的小方塊),坊名變化頗多,主要是與皇帝名字避諱。

坊裏大小按文獻記載主要共有五種(我猜你們不感興趣具體是哪個我就只羅列數位啦):26.7公頃、34公頃、49.2公頃、52.2公頃、76.1公頃。還有一些坊裏,面積大小不等,多是由於後來開辟丹鳳門大街和擴建興慶宮而形成的。

坊裏面積相當之大,這在古代中國城市中是空前絕後的,原因在於坊裏劃分完全由幹道網決定且坊裏數少便於管理。

坊裏內部,有只在坊中間開一字橫街,設東西兩個坊門的;也有中間為十字路開四個坊門的。皇朝南面的四排坊裏只開東西門,朝北無門,原因有二:一坊面積小,二皇家迷信,認為北向開門沖皇城之「氣」。

坊裏四周有夯土的坊墻,墻基厚度2.5-3公尺左右,都臨近各街溝邊,墻高兩米左右,每一個坊裏像一座小城。坊門在日出和日落敲打鐘鼓時啟閉。坊門關閉後,嚴禁在街上行走,每年只有正月十五上元節前後幾天,可以夜不閉坊門。

一般居民只能坊內開門,只有貴族和寺廟可以向大街開門。此規客製定是出於便於管理,唐中後葉執行漸漸不嚴格,常有「起造舍屋,侵占禁街」的現象(我猜這是街巷制之濫觴,如有不對還望指正),政府不得不三令五申。

(文字摘自【中國城市建設史】 同濟大學 董鑒泓)

到這裏我算是把坊裏先說清楚了,來說我原回答裏說的街,我說的沿街擺攤就是沿禁街擺攤,這是根本不可能的。禁街就是如下圖所示黑色圖底的部份:

(圖片來源:我城建史老師的PPT)

在這裏擺攤的效果應該和在天安門前的東西長安街擺攤差不多效果,我還沒去過北京瞻仰過毛主席,大家可以和我說說要是擺攤是啥感覺。

問題是要是是唐朝,這樣的街道是什麽樣子呢,嗯,反正現在去西安是看不到了。我們可以參見一下受唐長安影響深遠的日本平城京、平安京:

看不清我再上兩張小的:

平城京(奈良)

平安京(京都)

而平城京、平安京坊間的路是長這樣子的:

在這樣的路上擺攤,也不太容易有生意,當然我的大前提是中唐及以前。(圖片來源:還是我城建史老師的PPT)

所以現在想想以前的回答確實很不嚴謹,誰特麽會在這麽寬的路上擺攤,這麽大尺度坐坐都心慌。對,前面沒說唐長安的街道寬度補充一下:

1.宮前橫街文獻記載寬300步(約440公尺),實測220公尺。做個參照,北京東西長安街最寬段寬120公尺(數據來自於網路,有誤請指正)。

2.丹鳳門大街:寬120步,相當於176公尺,是大明宮與丹鳳門的筆直通道,當時百官上朝經由此街,車馬比較擁擠(這是課本的吐槽)。

3.朱雀大街(即朱雀門至明德門的大街),寬100步,相當於147公尺,實測寬度與此相符。其他南北向大街寬度文獻記載都是100步,實測都小於此數,有134、108、68公尺和20公尺等各不相同。

4.東西向街道,由北起第一、二、四街寬60步(相當於88.2公尺)。第四街實測為75公尺。

5.東西向街道第五街以下寬度都應是47步(相當於69公尺),實測第五街(通春門和金光門)寬120公尺,第六街44公尺,第七街40公尺,第八街45公尺,第九第十街55公尺,第十一街45公尺,第十二街59公尺,第十三街39公尺。

6.除全市性南北東西街道外,坊內道路寬度實測約15公尺,顯然這是地區性道路,主供人行。還有很多小路,通向每戶,稱為坊曲。

(文字摘自【中國城市建設史】 同濟大學 董鑒泓)


我猜你們應該不記得之前的圖了,方便閱讀對照再放一張圖:


這張是含水系的唐長安復原圖(圖片來源:老師的PPT)

說完了應有的樣子,就該說電視劇電影裏不對的了,呃,大家得和我講講有哪些電視劇電影有這樣的鏡頭,還不能像某媚娘傳奇那樣只是在宮裏的,得要有出來玩耍的。這個我還真不太想得到。歡迎大家評論。我後面再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