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宮崎駿的新作【起風了】的觀影感受是怎樣的?

2014-07-15影視

謝謝邀請。

私以為,這是宮崎駿最好的一部電影。很多很多年以後,人們再來看宮崎駿,所有高喊戰爭、夢想、愛情的聲音早已紛紛安靜下來,人們會反復觀看、揣摩這部電影,並在裏面看到希望。

這也正如大多好的東西,都是先於時代,不為人接受,或被誤解,但時間總會洗去這些喧囂,真正的價值,被珍藏下來。

其實影片的開始,參照作家堀臣雄、間接參照Paul Valery在【海邊的墓地】裏的詩句:「風起了,我們必須努力活下去!」就已經再清楚不過,這個故事無關乎夢想、愛情,更別說戰爭,這些只是構成「活下去」的環境和條件,但無一能構成「活著」這件事情的全部,宮崎駿也絕不想把「活著」這件事的復雜性reduce成這些元素中間的任何一個。Life is complicated all around!人生必須是復雜的。

在某種意義上,宮崎駿的【風起了】和余華的【活著】想講的是同一件事,雖然講出來之後的故事是如此的不同,因為作者本身的人生經驗和對世界的認知不同。然而他們追問的,都是在一個特定的世代,人要怎樣努力的活下去。

余華的」活著「是不斷的是失去。家財、地位、名譽、親人、甚至人的尊嚴一點點被剝奪凈盡,剩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幹凈,最終是空和無意義,所以在巨大的歷史變革裏,人是可以無作為,一退再退,終無可退,最後以「宿命」來了解一切的不甘和不願。

而宮崎駿在【風起了】裏所看到的「活著」, 是「必須活下去」所迸發出的力量和光芒 。就像堀越二郎在目睹飛機試飛失敗時所說的:「我的眼前開啟了一條無盡的道路」。

這樣的一種逆流而上的氣魄,也是中國現代化運動早期那批知識分子身上所特有的。那樣的人,是寫不出余華那樣的「活著」的。這種氣魄,就是在無論怎樣艱難的條件下,總能看到希望。

從明治到昭和,日本在現代化的道路上走的並不一帆風順,這在堀越二郎和他的同事的對話中常常談到,他們眼中的日本是何等的落後,雖然有越來越多的西洋咖啡廳,大地震後還是建起傳統狹窄的街道;雖然努力制作飛機,卻還是用牛車運輸飛機,雖能去德國進修,卻被攔在其他西方人之外,被說日本人都是剽竊技術的;雖然能夠站在德國的戰機前,卻感覺無論如何不可能超越……

這就是現狀,也是堀越二郎遇到的第一層困境,也是比較容易克服的一層困境。因為靠著內在的勤奮努力和外界良好的科研環境,要提高技術只是時間的問題。更難的問題其實是在倫理的層面上。

如何在所處的世代活著?歸根到底是個ethical的問題。堀越二郎的夢想是設計最美麗的飛機,但在他的年代,要研究飛機就只能是戰機,也就是殺人的道具。幾乎每一次,在堀越二郎的夢裏,那在藍天中自由翺翔的白色大鳥總是最終滑向傍晚的天空,俯瞰陰影裏渺小的房屋和人群,戰火在眼前蔓延……

夢想被扭曲的時候,我們要怎樣決定?

畫著這樣主人公的宮崎駿面臨同樣的質問。 為什麽要以制造殺人工具的人為主人公呢 ?周遭不斷有人這樣問。宮崎駿自己也需要面對自己心裏的質詢。

於是在電影裏,宮崎駿借著主人公的夢畫出了世界上最美的飛機,純白色的機身,卡玫基翅膀一樣的雙翼,沒有炮彈,沒有槍筒,她像鳥兒一樣逆著風飛行,地面上不再有戰火,沒有一去不返的戰士,也沒有被燒焦的屍體。

在這最美的飛機場景裏,宮崎駿給出了他的答案。在記錄宮崎駿創作過程的紀錄片裏,他也嘗試使用諸如「因為自己喜歡」,「因為想做就去做了」,「或者只能問神靈了吧」這樣的回答,但實在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然後,他就畫出了那個想像中的白色飛機的場景。

我想他已經有了答案,但這答案與其說是堀越二郎的,不如說更是【風起】的作者堀臣雄的。

人的一生是如此的短暫,在這短暫的一生當中,我們還可能生於亂世,或生而貧窮,或自小就體弱多病,這些都是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我們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生存的環境,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在最貧瘠、最有限的境況裏, 盡可能的活的有意義。

而這個意義並不是後人所賦予我們的,我們的任何決定都只能是基於我們對這個世界有限而殘缺的認識所做出來的,而這些決定的意義就在做決定的那一刻產生。

在堀臣雄的【風起】裏,兩個相戀的主人公只有短暫的在一起的時間,可是在他們一起住到富士見療養院的日子裏,他們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到生命到甘甜,感受到山野、樹林、雨水、微風的奇妙。對於他們來說,愛情和死亡是如此的接近,活著的時候能做的是如此的有限和微不足道,但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事賦予他們的此刻的意義。對於活著的人來說,意義不產生在過去,也不產生在未來,它只能產生於當下。

這樣看來,做飛機的意義在做飛機的當下產生,畫漫畫的意義在畫漫畫的當下產生。堀越二郎想做出最美的飛機,恰好重合了那樣一個戰爭的年代,飛機會飛上藍天,也會墜毀,戰機可以保衛一個國家,也可以摧毀一個國家,他要做出怎樣的決定呢?我想他在有限的資源裏,竭盡全力要做出最好飛機的時侯,大概是不太想我為什麽要做飛機這件事的。而宮崎駿自己,在企劃這個電影的第一天,就知道必然要面對的質問,但這也不可能攔阻他要完成這個電影的決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吧,不計後果的做出一個決定,很多人不能理解,而你也很難解釋,就像逆著風起飛一樣,在飛上藍天之前,你都不清楚為什麽有這樣的決心。但事實上,你並非不計後果,而是你非常清楚這個決定在當下,沒有比它更有意義的事了。

其實人的一生就是被無數看不清後果的決定一點點推著往前,之後當然有失敗、跌倒、悲傷和遺憾,也可能會帶給其他人傷害或者痛苦,但我們也深知,如果再來一次,我們不會做出第二個選擇。人類的歷史也是被這樣的人和事推動向前,不總是會帶給人類幸運和福祉,但是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那些堅持、忍耐、那些靈光閃現、那數不清的不眠不休嘔心瀝血的夜晚、那些成功的喜悅和淚水,就好像黑色天空中點點繁星,照亮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在Paul Valery的長詩【海邊的墓地】裏,他被墓地的永恒般的平靜深深的震撼,透過一座座墓碑,詩人越過死亡看到永生和不朽,那是比生命更加美好的存在,但是起風了,平靜被打破了,把詩人帶回活著的這個世界,雖知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會在死亡那裏停下,但仍然要努力的、盡心竭力的活著。Le vent se lève! . . . il faut tenter de viv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