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電影【解密】中有哪些不易察覺的細節?

2024-08-03影視

電影【解密】中提到了兩個代號,一個是「596工程」,另一個是「五〇四廠」,這些代號在新中國的歷史上真實存在,在新中國建設之初屬於絕密。

它們鑄起了核盾牌,守護了國家的安全,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崛起和自強。

先來看第一個細節,電影中周總理說「596工程就是原子彈工程」。那麽為什麽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代號是596呢?

電影【解密】截圖

中國核武器的崛起之路充滿了艱辛與挑戰。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剛剛誕生的新中國面臨著嚴峻的國際形勢,有西方核大國甚至叫囂,要對中國發動核戰爭。面對赤裸裸的核威脅,中國深知只有擁有自己的核武器,才能真正保障國家的的安全和民族的尊嚴。於是,國家領導人決定發展核工業,鑄造核盾牌。

中國核工業建立得到了蘇聯的技術援助。從1955年到1958年,在核科學技術與核工業領域,中蘇兩國政府前後共簽訂了6個協定,援助的範圍和內容逐步擴大,大體經歷三個階段,一是在鈾礦普查勘探和核物理研究方面的合作和援助;二是在工業建設方面,簽訂了蘇聯援助中國建設原子能工業的協定;三是在核武器研制方面,簽訂了關於國防新技術的協定。協定對於每個計畫的規模都有明確的規定,對計畫設計完成期限和裝置供應期限也都有大致的規定。

蘇聯的技術援助對中國核工業建設的起步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好景不長,1959年6月,蘇聯在致中國的信中,以當時蘇聯與西方國家正在談判禁止試驗核武器的協定、赫魯雪夫與艾森豪即將在戴維營舉行會談為理由,提出暫緩按協定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和圖紙資料,兩年後看形勢發展再說。與此同時,在中國工作的蘇聯專家,也以回國休假為名一去不返。種種跡象表明,蘇聯將全面撕毀協定,斷絕對中國技術的援助。

果然,1960年,蘇聯撤走了在華全部專家,單方面撕毀協定和合約,給中國留下了一批半截子工程。在工程設計、專用裝置制造、新型材料供應以及生產準備等各方面,給中國核工業帶來很大困難。

蘇聯毀約停援後,國際上有人認為,蘇聯撕毀協定停止援助,是對中國核工業的淪陷性打擊,從此中國將處於核技術真空狀態,再過20年也搞不成原子彈。

這種挑釁、輕蔑,激發了中國核工業人的鬥誌和創造力。核工業人響應黨中央的「奮發圖強 自力更生」的號召,重點工程計畫不但沒有停頓,還加快前進的步伐。

為了牢記蘇聯拒絕提供原子彈教育模型和圖紙資料的日期——1959年6月20日,第一顆原子彈的代號便取名為「五九六」,以激勵核工業人去克服一切困難險阻,去爭取更大勝利。

在當時,「非爭這口氣不可,一定要自力更生地把核工業搞上去」成了所有核工業人的信念,也因為此, 原子彈也被稱為「爭氣彈」。

在全國的大力協同和積極支援下,僅僅用了4年多一點的時間,建成了鈾-235生產線(五〇四廠),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裝置,實作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一聲「東方巨響」震驚了世界,震碎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

再看第二個細節,電影中提到台灣陰謀轟炸「五〇四廠」,容金珍破譯黑密化解了危機,真正的歷史原型是怎樣的呢?

電影【解密】截圖

今天就給大家上「大招」,解密檔案。真實的歷史來啦——

蘇聯毀約停援後,中國開始了自力更生,獨立研發原子彈,這也引發了國際的高度關註。

1961年1月至1963年6月,美國間謀衛星對中國進行了24次偵察飛行,辨認出羅布泊基地,從台灣起飛的U-2高空偵察機拍攝到了包頭的核工廠,美國確認中國將在1963年底爆炸一個小的核裝置,1964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為此十分驚恐。

1964年10月至1965年1月,美國為了搞清楚中國核武器試驗的詳細情況,支持國民黨空軍加緊恢復敵U-2入竄大陸腹地,對蘭州、包頭地區偵察達6次,1965年1月,中國地空飛彈部隊在獲悉情報後,確保一切無誤後,靜待U-2來犯。當敵機起飛後,我方預警雷達立即捕獲敵機,制導雷達已做好準備聽令開機,當U-2進入我方地空飛彈打擊範圍後,我方立即開機抗擊,一舉命中敵機。

電影中提到的五〇四廠,在現實中到底有多重要呢?

簡單的說就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廠並網發電,這「四個第一」都與五〇四廠緊密相關,它們所用的核燃料都是在這家工廠生產的,它是中國鈾濃縮工業搖籃。

所以五〇四廠也被稱為「寶貝蛋」工廠。

為了讓「寶貝蛋」工廠盡早拿出合格鈾濃縮產品,從最初的工廠選址就是精挑細選,「萬裏挑一」。

1956年10月29日至1957年1月15日,504廠選址委員會輾轉河南、陜西、甘肅、青海4省11個廠址,最終看上了蘭州西郊的柴家川。

1956年10月,9人選廠委員會,選廠人員先後踏勘了全國四個地區的18個場地,並提出了鈾濃縮廠選址報告書
五〇四廠建設初期,人員和物資需要擺渡穿行黃河

這裏還有一個小故事,當年這裏正在籌建飛機制造廠,三通一平工程都已經幹兩年了。為了發展原子能工業,飛機制造廠只好另找地方,連地方帶隊伍都移交給了五〇四廠。

1964年,時任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鄧小平、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真在時任二機部部長劉傑陪同下視察504廠

1957年10月15日,建廠籌備處正式成立。

五〇四廠對外稱甘肅機械廠,當時屬於國家的絕密工廠。工作人員是從全國各省市區抽調的精英和工匠,報到地點在蘭州市中山路312號,然後送往臨時住宿地。

為了五〇四廠早日拿到至為關鍵的合格產品,二機部組建了由王承書、吳征鎧、錢臯韻等10多位專家為骨幹的科研攻關團隊,他們填補了蘇聯專家撤走後留下的空白,幫助工廠從山窮水復走向柳暗花明。這幾位科學巨匠,後來分別成為核科技領域、特別是鈾濃縮行業的著名科學家。

對五〇四廠的建設,國家有明確要求:全國開綠燈。盡可能的減少各種流程,特需、急需、必須急辦的事情一律以最快速度解決。從1961到1965年間,全國有22個大中城市的81個企事業單位為五〇四廠研制各種專用裝置832種、400337台件,還有237個工廠優先為504廠開綠燈加工制造數不勝數的特種裝置。

這一舉國之力大力協同的盛況,足見五〇四廠的「寶貝」程度。

1964年1月14日,五〇四廠取得了首批合格濃縮鈾產品,為原子彈成功爆炸提供了原料。

電影【解密】截圖

(文章參考中核集團微信、【當代核工業】、【核夢初心】等的相關內容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