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位

2023 年末了,我們對手機影像和相機影像還有多少誤解?

2023-11-13數位

我覺得有三個誤解,其中 最大的誤解就是太把「攝影」當回事了,對很多人來說沒必要

如果你真把它當作一門學科去研究,會發現很多題材的拍攝用手機或相機並非對表達起到決定作用的關鍵因素,思路、構圖,敘事能力和場景把控才是。當然更多人不願意勞神費力地去學習理論,而是把記錄當做享受、分享生命過程的一個環節,我認為這才是絕大多數人對於影像理解的現狀。

有句話叫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為對手機、相機影像的誤解來源於對「攝影」這件事情看得太過嚴肅和沈重,一旦把對一件事進行過度解讀並且跟風,就會對自己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和波折。(各種各樣所謂的專家向你推薦器材並告訴你艱深晦澀的原因,聽起來似乎和股市分析一樣讓人頭疼)

在很多平台有不少短視訊和圖文介紹相機鏡頭所拍到的樣片,閱讀者往往會被圖片的品質與色彩所吸引,進而在文案的影響下產生對器材的追求與憧憬,認為手機是無法拍出這樣那樣的照片而相機肯定可以。在這裏我並不是說這種思路是錯誤的而是這種思路是過於「簡化」的, 一旦接受了這種器材論思維就容易忽略「分析」這件事情:

到底是器材讓畫面變得不同,而還是時機等待、後期調色、模特配合或構圖視角讓畫面變得不同。

這個問題的背後有兩層思考:

平台上那些美圖的拍攝者如果用手機是否依舊能拍出高品質的圖片?

有太多的例子能說明對構圖素養和審美能力有保證的人來說器材只是決定了他們的上限,而不會影響他們平均的輸出水平。

優美的色彩、平衡的構圖審美、動人的微笑,恰到好處的光照角度,是靠器材就能改變並實作的嗎?

顯然不是,這都是客觀條件所決定的而非器材。器材是死物,人是活物,在邏輯上是掌控者透過思考和行動能力那盡可能呼叫器材的能力為自己的動機服務。

當這兩個問題都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答案之後,剩下的就是對認知的扭轉。不少人確實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繞一大圈彎路才能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

第二個誤解:沒有正視自己的需求以及需要付出的代價

在這裏我要提出一個概念供大家參考,那就是「承載媒介」。

現在究竟還有多少人是用藝術微噴或七色彩打輸出照片觀賞的?又有多少人把拍的照片永遠留在手機記憶體和螢幕上,只在極少的時候會挑出一些照片找圖文社輸出5或6吋紙質相片?

當圖片的展示需求改變後,拍攝器材是否也需要相應改變?

就拿我來說吧,家裏最大尺寸的展示照片是「結婚照」與「合家照」。你看,這種大尺寸,需要精放的照片是別人用相機拍的紙質媒介,而剩下那99%自己親手記錄的生活點滴卻是電子媒介,由手機拍攝,雲端保存,AI檢索。「承載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記錄裝置的選擇。用10bit色深、32英寸幅面、4K分辨率的顯視器觀看照片或用EPSON藝術微噴輸出A2幅面的紙質照片時,你確實會發現高畫質相機配合高素質鏡頭的魅力,那種感動來自對輸出品質的折服和展示面積所帶來的沈浸感,歡愉的代價是沈重的裝置與繁瑣的前、後期操作。

它們難道不是樂趣嗎?

絕對是,但藏在背後的是一環扣一環的「要求」和「規制」。這些東西對於沒有用光經驗、操作和後期能力,全憑雙眼看到美就記錄的使用者來說還是遙遠了些。 有些事情只適合憧憬,邁向和追尋它的時候只要稍有不適,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會疲憊不堪 。(被科普、被誤導、買機器又換機器,擠出時間采風,在論壇被冷嘲熱諷,即使不考慮精神沖擊,普普通通的搬磚人又哪來那麽多閑和錢來回折騰?)

看到在奔波中尋找拍攝意義的那些初入門愛好者,那些被女友懟又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小男生,有時我真的在想:要是相機上有AI美顏自動磨皮、自動修容調節氣色和眼神補光,要是相機能和手機一樣小,他們的拍攝是不是會更快樂些,更願意多拍拍身邊人?

可惜的是以相機芯片的算力和演算法規模,這種在手機上已經歷數年叠代多次的能力至今依然與相機無緣,在夕陽化的市場格局與研發阻力面前,相機為了保持所謂專業性,至今裝置特性依舊相對孤立與荒蕪。與之相反的是伴隨高速叠代與演算法演化,手機這個豐富多元的舞台上卻早已有了多姿多彩的影像體驗:層出不窮的濾鏡、越來越精細的演算法、超廣角到中焦瞬間切換、比相機高效得多的電子防抖能力。現在還會有人以「畫質」與「極限」的名義對手機影像嗤之以鼻,但對更多甚至多得多的人來說「記錄」的意義並非「極限畫質」而是「隨時」「隨身」「隨心」的樂趣, 如果極限畫質是屬於小眾的快樂,那麽便捷無感就是屬於大家的快樂

雖然在現階段我依然認為擁有根據題材可換鏡頭設計與更大幅面傳感器的相機明顯有著更高畫質上限,但將「畫質」的重要性從「記錄」的第一順位向後挪,換個方式看待「記錄」的意義,你就會發現手機也有著相機無法提供的別樣體驗:

更小更輕更薄的身軀意味著它能被日常攜帶或是放在更狹窄的空間記錄事物,無負擔的貼身工具不僅更適合攜帶記錄日常點滴,當體積桎梏被打破,機位與相機開始大不相同後,照片觀感自然也會別出心裁,而且作為人人皆有的器材,掏出它拍攝對被攝主體的壓迫性也會大大削減,你可以在拍攝時與陌生人更快、更近距離地互動。

第三個誤解:過於輕視手機自身的防護水平、影像的能力與核心算力

首先是對更可靠的誤解,很多人還停留在相機比手機更加適應嚴苛的環境,手機比相機更脆弱的語境中。其實「適應嚴苛環境」只是針對旗艦級相機而言的,更多中端相機(很多人還在用鹹魚二手淘來的十年前的低端單眼)它們甚至沒有防塵防濺設計,而IP68級別的防護標準已經開始在各家手機設計環節蔓延開來。

比如在馬爾地夫度假浮潛時把相機帶到水下拍攝珊瑚和魚群需要怎樣的防護裝置?防水殼買的話至少數萬起步,租則要碰運氣看當地度假村或酒店是否提供該項服務。

怎麽?數萬的旗艦相機就不能進鹽水泡個半小時?還真不能進,還真要又大又重的防水殼才能保護相機、鏡頭的同時讓你的手指觸達各個按鈕。產量少、體積大,加上要做到專機適配(Nikon相機的各個按鈕位置就與佳能不同、索尼賓得士的成型模具也不能相互套用),所以價格能不貴嗎。

手機就簡單許多了,能承受30m水壓的高品質防水殼不僅輕薄,價格也不會超過200元,相容觸控屏的材質也方便使用者在水下靈活操控界面。

我之所以舉這個例子就是因為我覺得 「及時記錄」「分享快樂」與「不能憋屈自己」這三者是同樣重要的 。為了某一點追求給自己帶來疲勞與憋屈這反而失去了度假旅行的初衷,得不償失。

其次是對目前旗艦手機影像能力的誤解,與主流認知相反,手機品牌恰恰是與傳感器(CMOS)以及ISP、APU制造商合作最緊密的企業,在不斷聯合測試與標定最佳化的過程中,成果能力正在持續重新整理紀錄。vivo和蔡司(ZEISS)、小米和萊卡(LEICA)、OPPO和哈蘇(HASSELBLAD)合作為的就是讓受眾對手機成片的觀感給予最大認可。我為什麽那麽在意手機的影調呈現和大光圈模擬這兩項表現,就是因為 它們不僅是主流人群手機感知手機能力向著相機體驗轉變的關鍵,也是「幸好今天帶著相機,我才把那一幕拍下來」轉變成「我帶著手機更不會錯過身邊的瞬間」這種無負擔記錄理念的重要途徑

前者決定了好感度、後者則負責給予驚嘆(比如很多模特在外拍時都被vivo手機人像模式的出片效果所折服),這種依靠演算法在小裝置上實作與大裝置近似的淺景深觀感真的會讓人過目難忘。

現在虛擬景深演算法的用途也越來越廣泛,不止人物,靜物拍攝的背景也能實作虛化模擬。

時至今日,我們能看到各家手機在影像能力上的突破,為了讓使用者在輕巧的裝置上也能體驗到強大的記錄能力,手機鏡頭、傳感器、影調風格,甚至視訊錄制規格都有了長足進步。

我在幾年前曾說過鏡頭與演算法是手機影像記錄的根本,它們的好壞共同決定著使用者體驗的下限,只增加傳感器面積卻不去最佳化鏡頭無法根治光學缺陷帶來的細節損失,前幾年確實也有廠商為了早出貨和紙面參數硬著頭皮這麽做了,後果就是鏡頭與傳感器面積明顯不匹配,線條畸變明顯且畫面邊緣盡是彩噪(電子矯正暴力修飾後的產物),使用者只能裁切著用。這種做法顯然兩頭不討好,只有鏡頭與傳感器雙管齊下、相互配合才能為使用者帶來明銳通透的畫面。這一點我就很認可現在的vivo、思路轉變後的小米與OPPO。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這些品牌中合作起步最早,經驗積累最深厚,最先發現光學重要性的還是vivo。它不僅是最早尋求與傳統光學巨擘合作,共同研發、技術共享的終端品牌,vivo與蔡司(ZEISS)的合作也從光學設計、標定認證橫跨至影調探索、光斑呈現的全領域,合作關系更是難得的長久圓滿、至今未斷。

恰好現在也是vivo新一代影像旗艦X100系列釋出的日子,對於這個長期深耕影像表達,有著很強發燒標簽的品牌,我好奇在已經很強的X90系列基礎上,X100系列還能前進演化到何種程度。

與大眾最親和的入門標準版直接給前代超大杯Pro+版的潛望式長焦,不僅有1/2英寸的大底傳感器還具備非常不錯的近攝能力,更新後的ALD鍍膜也帶來了更好的光線透過能力。

X100標準版在實戰體驗中最打動我的不僅是中杯標準版前所未有的近攝中長焦,還有一直以來各廠難以做好的在近似色環境下的出片品質,受制於色彩深度、塗抹與傳感器自身較低訊雜比,近似色明暗過渡一直以來很難呈現出細膩感,而這次配置VCS仿生光譜濾片的傳感器在改良鍍膜與全新影像演算法的加持下讓出片觀感更上一層樓,已頗具厚度感(下圖為DURAVIT進入中國20周年的展示館)。

人像模式的適應力也大幅拓展,在非人像為主體的拍攝工況下X100標準版的景深模擬(人像模式)依然能保持穩定的虛化能力:

別忘了X100可只是入門標配機型,真是難得。沒有暴力虛化的超現實感,也沒有微量虛化那種隔靴搔癢,恰到好處的虛化量反而蓋住了過度表達的虛假,這是克制的藝術。

在vivo X100標準版上我也更新並否決了先前的認知:「使用手機拍攝,背面都很容易發燙」這件事。可能是聯發科天璣9300的架構和能效比進步明顯的關系,也可能是OriginOS 4底層排程最佳化與這枚新SoC完成了深度適配的關系,在廈門與廣州氣溫25℃的環境下拍攝,過程中我也幾乎感受不到溫度對於體驗的困擾,即使開啟各種濾鏡即時取景,大量拍攝,在相簿中反復瀏覽、編輯照片,X100標準版的機背也只是逐漸升溫至溫熱而已,和之前友商拍幾張照片後進入相簿瀏覽、編輯圖片不出五分鐘,機背溫感就迅速躥升的體驗截然不同。

我們都知道旗艦系列的標準版往往才是出貨量最大的SKU,vivo這次直接把中長焦近攝、細膩光影呈現、更強人像質感、更好溫控能力這四種感知明顯的體驗前進演化以標準版的形式一口氣全都端到使用者面前且售價還維持不變,顯然vivo想創造「旗艦影像全系無短板」的標簽並續寫X90的爆款成績, 在售價不變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旗艦入門款的體驗上限,這一點我是拍手稱快的,這樣才能讓更多人有機會體驗到手機影像的魅力並拍出生動美麗的照片

臨近文末,我想說個遺憾,如果你關心近年來的旗艦手機影像能力發展,會發現其實早在3、4年前各家旗艦就已具備滿足日常記錄甚至專業記錄需求的機能和實力了,和現在的旗艦機相比更多區別在於影調闡述上的風格不同及中長焦實用性的提升。但更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流使用者一直以來並沒有渠道和機會去認識和意識到這些事情,進步的資訊無法傳遞到他們身邊以至於造成了各種誤解(有太多模特和小姐姐在看到成片後不信這是手機拍的案例了)。

我覺得 各家的行銷團體和培訓班底有責任去建立一個甚至多個涉及體驗與咨詢的巡遊團隊,透過線下實戰與面對面QA互動的方式來傳達產品特性,答疑解惑。 對於樂意分享知識內容的與會者或學員給予獎勵。這種做法雖不像「西藥」那樣立竿見影,但切身互動的視覺與語言感受會更觸動內心且更容易被記住,使用者也會將巡講員的耐心與人格魅力與品牌繫結起來,長此以往,品牌調性與影像認知也會開啟。

以上就是評者N大關於使用者對相機、手機影像誤解的一點小小看法。

還是那句話: 死物是要為活物服務的,如果發現所謂升級「記錄」品質這個行為到頭來並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而是負擔的時候,請重新回到手機的思考範圍,讓原本的輕松與快樂回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