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位

為什麽許多老鏡頭的評價都很高?

2019-05-27數位

在討論老鏡頭的評價之前,我想先對一篇答案稍作答復。

這位答主的問題在於,自己一方面批評「數位時代之後,所有人都在討論:鏡頭的光學素質,mtf曲線,分辨率,鍍膜抗性,對焦速度,焦外二線性,色散控制等等。」

另一方面舉出來的鏡頭——contaflex 32mm F/2.8、contarex 50mm F/2,偏偏都是在光學素質上相當不錯的鏡頭。舉著素質反素質,見所未見。

contaflex 32mm F/2.8是很少見的鏡頭,目前只能推測它的結構與更常見的pro-tessar 35mm F/3.2相似,因為pro-tessar 35/3.2的原生設計就是F/2.8的。為避免混淆,就不在此討論結構。這裏貼一張F/2.8的根據專利計算的MTF曲線(無窮遠對焦,白光)。

可以看出是反差較低,但中心區域細節過渡較好的鏡頭。

另一個是蔡司黑色版Contarex 50mm F/2,作者著實誇獎了一番:

----比如我手上這只號稱史上用料最高端的蔡司contarex 50mm黑色閃電版完美成色的,是1000元入手,換做是你也會覺得美滋滋要上天啊。

不好意思,這話太好玩了,引了出來。蔡司這支鏡頭哪裏用料高端了呢?我們知道鏡頭無非玻璃鍍膜鏡筒,論玻璃,請看下面一段話:

文章的作者是八十年代供職於蔡司的Woeltche,他以contax系統的planar鏡頭為例說明了,蔡司針對不同檔次的鏡頭,根據不同鏡頭規格(光圈)的像差矯正需求,選擇玻璃的策略。我們可以看到,為了矯正球差,玻璃材料從鑭火石到重鑭火石,大光圈鏡頭對高折射率玻璃的需求明顯高於小光圈鏡頭。換句話說,要吹玻璃用料,contarex 50/2就算是後期版,頭上也有55/1.4,輪不到他吹用料。更何況,我們對蔡司1950-1970的幾十個個高斯鏡頭專利進行檢索,所用最貴的鑭玻璃規格,放到今天也不如 24-70/2.8 變焦鏡頭裏面一片默默無聞的超高折射率(>1.9)鉭玻璃的價格昂貴。

那麽,是鍍膜高貴嗎?似乎也不是——我們知道,蔡司上世紀七十年代以技術合作形式從旭光學(賓得士)處獲得多層鍍膜等技術的使用權,並向賓得士提供了一些鏡頭結構的設計,例如SMC M 15mm F/3.5 (非球面版)。在這之前,大家都是單層鍍膜,談不上多好吧。

或許,是鏡筒高貴?畢竟是黑漆的,容易磨損。

再來說說這頭的素質。

左上角是contarex 50mm F/2的MTF,蔡司一貫使用實測。有機會我會對比前後期版本的MTF。

可以看到鏡頭全開光圈不算銳利,但焦平面內,S(弧矢)和M(子午)方向的解析力非常均勻(實虛線重合度高),10-20-40lp/mm的反差下降較為緩慢且趨勢比較一致,這意味著鏡頭的灰階過渡和細節還原會有比較自然的變化。

而如果使用現代鏡頭中像差矯正較為完善的,比如「狗王」尼康 Z 50mm F/1.8S,實際上可以找到相似的趨勢,並且尼康這支的解析力更高,色散更低。

可以看到非常相似的成像趨勢。(圖片引自尼康日本官網)

很多人在談美食的時候會提這麽一句,「 你覺得這種食物不好,可能只是你沒吃到做得好的那份 」。同理,如果覺得現代鏡頭過分註重銳度,可選尼康58/1.4G、佳能EF 50/1.2 L、適馬50/1.4EX和45/2.8;覺得像散太大,可選尼康Z 50mm F/1.8、索尼85mm F/1.4 GM。

再說回「影調」、「電影調色」,那就讓我們看看資深的電影鏡頭設計師Iain Neil是怎麽說的吧:

Artistic effect很簡單,按照自己的需要降低畫質就行了。但硬素質是無法人為彌補的,需要盡量提升。

以及,老鏡頭的色彩其實是個比較難以描述的東西,不同的廠牌很不一樣。雖然後期能對此有所強化和修飾,但您也別拿著模特正臉液化過度的樣張出來吧,那顏色一看就不對勁……不知道的還以為模特是人皮假面呢。

更何況,素質好一些的老鏡頭,由於設計裝配困難,產量較低,一般也都不便宜了。現在看著便宜,通常是折舊的結果。contarex 50/2算是價效比不錯的,可同門的55/1.4、35/2,那可是一個比一個黑啊。另外,就上文contarex這個效果,我其實還能找一個更便宜的替代品:你把尼康八十年代的Ai-S 50mm F/1.4找出來,收到F/2,不比這個差多少。論玻璃,尼康用的可不比六十年代的contarex差,畢竟時代在進步,技術在發展,六十年代拱若珍寶的鑭玻璃,八十年代已經不算大事兒了。

還有你提到「日本七十年代才有高標玻璃追上德國1902的Tessar」,抱歉啊,一是20世紀初的Tessar完全不需要任何你所謂的高標玻璃(姑且認為是鑭玻璃),它只需要普通火石玻璃和鋇冕玻璃就能做得很好,Rudolph甚至只用了火石和普通冕玻璃。二是日本五十年代就有了自己的鑭玻璃(保谷、富士等廠家合作),六十年代還因此在大光圈高斯鏡頭的研發中領先半個身位,這些恐怕是你不知道也不願知道的。

最後您這段話啊

是!現代的鏡頭都很強,都超級先進,素質特別好,各種綜合指標根本不是老鏡頭可以比的。現代鏡頭關鍵時刻還能發揮很大作用,幹活首選,唯二的缺點是沒有個性,另外一個是太貴。沒有個性到什麽程度呢?沒人能分辨的出佳能50 1.4和適馬50 1.4的區別,甚至蔡司50ze你也分便不出來。現代鏡頭的mtf曲線評價標準看起來很牛逼很科學,但就是讓所有不同品牌同焦段的鏡頭更像是極其相似的東西,同質化嚴重。 但是50年代到70年代這批鏡頭,真的是非常非常個性明顯,甚至能一眼分辨不同品牌鏡頭拍的照片,這就是鏡頭影調。這裏面和各品牌設計取向、用料、品牌有關,造就了很多不同影調風格的鏡頭,很值得我們把玩和交流。這裏其實是有很高的可玩性,以及探索鏡頭它背後故事的樂趣。上面的那些照片,大家看完之後,是不是覺得覺得和現代鏡頭拍的「寡淡風格」的照片完全不一樣呢?現代鏡頭在mtf標準下面,丟掉了品牌個性。所有的產品都趨同,只是卡口和品牌不一樣罷了,mtf曲線再漂亮,拿在手裏就像面對一群張嘴數據閉口理論講的頭頭是道的「社會人」,這種評價體系也滋生了這麽一群人,這些人都不需要買鏡頭,拿著廠家給的mtf曲線就能當鍵攝大師,到處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多好,一分錢不花還能裝大逼。

我只能說這是沒發現差別。

佳能的像場可能不如適馬平整,但同時期的鏡頭多數色散矯正和像散控制都比適馬更好;尼康對彗星像差和像散的控制比以前改善許多,但廣角還是和騰龍有點兒像,好處是色散減少了,因為要應對5000萬像素潮流。索尼在G-Master裏追求虛化的美觀性,鏡頭的品管卻比佳能差了一截。差異一直都存在,只是現在比底片時代進步了太多,人們沒有動力去挑挑揀揀,做華山論劍式的工作。

至於MTF,如果每個廠商都不粉飾其曲線,那麽它將是非常有力的估計鏡頭解析力和部份成像特點的工具。我從不認為鍵攝是一件丟人的事兒——相反,我們必須正視這樣的事實:在過去的六十年裏,電腦輔助設計已經顯著地提升了鏡頭設計的潛力。結合不斷更新的玻璃材料、鍍膜工藝、鏡片研磨技術和裝配檢測裝置,現代鏡頭有更大的空間,在「拍清楚」的基礎上,實作藝術和個性的表達。

甚至,被你當成「社會人」的鍵盤攝影還能解釋你的許多疑問——為什麽Jupiter 12這麽差?原因很簡單,整個Jupiter系列對應的都是蔡司戰前的Sonnar結構,且1930-1945的蔡司Biogon,事實上都來自於Sonnar!Sonnar是極度不對稱的結構,高階色球差、像散、場曲和變形將隨著視角增大而急劇增加。Bertele在設計第一款廣角Sonnar的時候,只考慮了中心畫質,邊緣本來就是放棄的。(下圖,引自Woeltche任職蔡司期間的文章)

下圖是根據專利模擬計算的結果,可見明顯扭曲的像場和高達4%-5%的變形

所以,Jupiter 12首先是一支Sonnar來源的鏡頭(盡管它的原型在蔡司也被稱為Biogon,但與1950以後的對稱Biogon異源),其次是一個缺少電腦輔助、缺乏高折射率玻璃和非球面鏡片、未使用對稱結構的廣角鏡頭,第三它是蘇聯生產的、對裝配要求極高的廣角Sonnar(主要是後組膠合面的精度),這註定了它的邊角不可能好。

*Biogon的起源感謝無忌資深泡菜Capss的論證

至於什麽老鏡頭對標黃金,新鏡頭對標紙幣,這種看看就算了,不宜拿出來誤人子弟。德國產品在六十年代就開始雕零,你提到的福倫達就是一例。其背後的原因是日本廠商積極研究電子化技術,而德國廠商落後了。至於原福漲價,我建議大家謹慎點,原福雖然有不少創新的設計,但他家鏡頭年頭太久,開膠的比較多。再者,您那個septon 50/2,我沒記錯的話是蔡司給福倫達的設計,並非Tronnier的手筆。

最後說回主題——對絕大多數老鏡頭,評價高的本質是折衷主義——可能是素質,可能是價格。不僅要避開低素質鏡頭、拆修不精、奸商偷換、結構老化等種種坑,還要耐著性子擰手動對焦,除非是這鏡頭真的在某個方面給你做到極致(比如cooke speed panchro II、III的灰階過渡),否則沒太大必要傾情投入,嘗試一下也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