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位

華為終於拿下 5G 短碼意味著什麽?

2016-11-21數位

我也做polar碼,也在一直保持跟蹤,我就分幾方面說吧。

先說技術,從技術上來說並沒有什麽特別大的意義,polar碼確實是一種非常優秀的碼,但從技術上來說其實是不成熟的。12年ISIT我在會上聽過polar碼創始人Arikan和Teletar做的技術報告。基本是結合他09年得TIT best paper的那篇論文和其他幾篇文章的內容,那會都已經距離提出3年了,但當時我的感受就是在編碼構造、譯碼等等方面還都不完善。到今天為止,當時我想到的幾個問題現比如說information set的選擇,碼長問題,譯碼演算法,HARQ等其實也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歸根結底polar碼還是太新。把polar碼和LDPC和turbo對比一下:LDPC如果從Gallager那會算已經提出了50年,就是從重新發現算起也過去了2,30年;turbo也已經有20年以上,而polar提出是09年,就是算上通道極化現象的發現也就是08年的事,連10年都沒有的碼咋和人家在成熟度上比?這一次polar碼被攻擊的理由恰恰就是認為polar碼不成熟。而且最後為啥polar碼是用到控制通道?你結合我前面說的那幾個問題就明白了,因為控制通道不用HARQ啊。所以拋開立場僅從技術的角度講的話,我也希望polar碼先再沈澱個十年左右,待理論上成熟之後再進標準。現在這樣還是太著急了,很多東西沒做透就趕鴨子上架。就我所知華為對polar的關註非常早,10年那會我就聽說深圳那邊在搞polar碼的研究,後面12,13年的時候我聽說都快要搞芯片了。所以這次強推polar我覺得主要還是商業上的考慮吧。

從標準上來說,意義有,但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大。polar碼原始方案也不是華為提的,CRC-aided等等方法也都不是華為首提。譯碼演算法又是具體實作問題不會體現在標準裏,我估計華為的專利應該是在比如infomation set選擇,速率匹配,相關的信令互動等等這些發射側且偏實作的東西,比較好推標準。

但從商業上來說,意義重大,實體層技術是接入網的基礎。甚至可以說就是更新換代的標誌,比如說接入技術,1G是FDMA,2G是TDMA,3G是CDMA,4G是OFDMA+SC-FDMA,到了5G則又加入非正交多址。通道編碼雖然不至於到更新換代那麽大,但是仍然是非常具有指標意義的技術。現在通道編碼標準制定第一次是由中國公司推動,堪稱是標誌性的大事件。尤其是這次是中國隊VS美歐聯軍,最後還能拉了51家公司同簽,壓了ldpc的37家一頭,勝利就更是來之不易。真的是

反映了通訊行業裏各家公司實力的此消彼長。中國公司從一開始的參與標準制定,到主導一個item的立項,再到今天這樣全方位出擊,逼得其他公司聯合起來對抗我們。這個兇猛的上升勢頭其實是比拿下eMBB控制通道編碼更值得激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