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為什麽需要設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為什麽會成為直轄市?

2015-06-12科學

簡單講一下中國直轄市的歷史再答題:

  •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直轄市,應該是北宋的京畿路,只含開封府一個州府,而且開封府也只有兩個縣。開封府尹在北宋地位也尤為重要。其他歷史上的一些陪都,也有點近似直轄市的概念。
  • 近現代意義上直轄市的雛形,是北洋國民政府在1913年在大體上今天的北京市範圍設立的『京兆地方』,直屬中央政府管轄。
  • 北伐過程中,南京國民政府在全國範圍內陸續建立了上海,武漢(後改為漢口特別市),南京,北平,天津等『特別市』,也就是最早的成體系的直轄市。29-30年又增設了青島和廣州特別市。
  • 1930年,特別市統一改名為『院轄市』。又因為有些省析置了院轄市以後,省會不夠份量的問題,撤銷了廣州,漢口,天津(一開始撤了北平,後來改成天津)等院轄市。到1935年,因為天津實在太大,又恢復了天津為直轄特別市,39年遷都重慶,又增設重慶。
  •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收復東北,又增設哈爾濱,沈陽,大連。同時恢復廣州和漢口的直轄地位,並且為了鼓勵西部發展,還增設了西安作為院轄市。1948年時民國有12個院轄市: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漢口,廣州,青島,哈爾濱,沈陽,大連,重慶,西安
  • 建國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撤銷了青島,哈爾濱兩個直轄市,增設了鞍山,撫順,本溪三個直轄市。但所有直轄市之中,只有北京和天津是真正的中央直轄,其他都是大區(大區一級行政單位後來被撤銷,見附錄3)代管。1953年撤銷了南京,1954年又增設哈爾濱和長春作為直轄
  • 1954年,大行政區撤銷,大部份直轄市也被撤銷,只保留了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其中天津在1958年到1968年因為河北省缺乏省會問題再度被撤銷。
  • 1997年,增設重慶為直轄市
  • 那麽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麽要設立直轄市?

    第一, 如果一個城市的重要性、經濟實力遠超過他所在的省的所有其他區域的總和,那麽讓省來管這個市明顯不合適

    所以說為什麽直轄市的設立,在民國時期達到高峰?因為民國屬於中國剛開始現代化,發展極不均衡,少數大城市占了中國工業和城市人口的絕大多數,讓江蘇省管上海,你管的住嗎?

    清朝的時候為什麽不需要直轄市?那時大城市和小城市都沒什麽工業和現代化的社會,所以沒有必要單獨管理。

    現在為什麽直轄市數量少?中小城市普遍也有了現代化的社會和工業,少數幾個大城市重要性相對沒有那麽高。

    第二,如果 有些城市和普通城市的社會和經濟結構存在巨大區別,有必要透過不同的政府架構管理。

    民國時期的大城市上海坐電車,住弄堂,蓋大樓,讀報紙,跟傳統的古代府城和縣城比如揚州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都在省下面作為省轄市管理,不可能同時適應揚州和上海的情況。這些新興工商業城市有不少主體根本是租界,也就更加造成跟老城市的巨大不同。

    此外,像北京、南京這樣的國都,城市管理上也會比較特別。

    第三,某一個省出現了一個新興商業城市,其 經濟實力和人口規模遠超過本省傳統意義上的政治、文化中心 ,老省會很難壓得住這個新城市,就把這個城市獨立出來, 避免一省內部省會和最大城市的矛盾

    民國時期,雖然青島的地位遠比現在高,但也比當時的廣州更小。但為什麽整個南京政府時期,青島當直轄市的時間遠比廣州長,主要是因為濟南當時並不具備壓服青島的能力。

    第四, 有些城市雖然地理位置在一省範圍以內,卻跟本省在人口和文化上沒有太大的聯系

    北京一直是河北範圍內最大的城市。但是北京作為明清兩代的首都,跟河北/直隸省一直是相對割離的。明代北京是圍繞著從南京遷來的皇族,以及江浙一代為主的外省文人官員建立的。清代北京則是以旗人和外省官員為核心。

    天津作為軍事重鎮最早的勢力是淮軍,後來是北洋新軍,跟河北的關系也有限。北洋政府時期天津是很多民國政客和軍閥下野的地方,加上也有租界,普通百姓也有很多是華北各省的移民,所以跟河北關系也有限。

    上海除了有很多江蘇以外(浙江為主,少量來自廣東,安徽,山東,河北,湖北,以及全國各地)的移民,甚至有些地方是外國人聚居區,那更加跟母省江蘇關系有限了。

    第五, 將有些城市設立直轄,有進行區域平衡,帶動落後地區發展的考慮

    民國時期設立西安直轄,現在將重慶直轄,都有這樣的考慮。反過來,民國時期無錫也是重要的工商業城市,為什麽不設直轄,除了上面的第三點(無錫雖然工商業發達,但並沒有到南京制不住的地步),和第四點(無錫外省移民較少),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民國時期長三角已經有南京和上海兩個直轄市。

    此外,民國政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統治機構都不太幹涉農村,所以設立直轄市,也是 方便國民政府透過重點控制城市來把握國民經濟和社會的手段

    這是民國時期設立直轄市主要的幾條原因。再來說說具體上海、北京、天津、重慶為何被設立為直轄。

    北京直轄,比較好理解,首都麽,意義特殊,自古以來就是采用特別方法管理的。加上北京也是中國第二大城市(有可能會變成第一大),而且元代以來一直跟河北在文化上割離,直轄是自然的。

    上海也很好理解,民國時期的上海洋氣得簡直像是另一個國家。而且它的人口在整個三四十年代一直是中國第二大城市的3倍左右,工業產值在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占到一半以上(不計入東北),1952年也有近20%。直到今天,上海市委書記都是重要性超過任何一省省委書記的角色。它不直轄誰直轄?

    比較容易被質疑的是天津和重慶兩市。下面詳細說一下。

    關於天津,小時候我也曾經覺得為什麽天津的地位遠沒有廣州、深圳重要,但廣州深圳都不是直轄市,天津卻是?後來了解了民國乃至5、60年代的中國情況,才能夠了解到其實當時天津作為直轄市完全是合格的。

    首先, 民國至新中國早期,天津都是三大城市之一,甚至在民國大部份時期,經濟產值和人口規模都超過北京 。1948年,天津人口是171萬,北京是167萬(見附錄1)。1936年,天津工業產值3.56億元,僅次於上海(當然跟上海差別巨大),北京只有6900萬元,位於廣州,武漢,青島,無錫之後(見附錄2)。

    民國時期的北京仍然更像是傳統的城墻圍起來的中國老城市,但 天津則要洋氣的多 。有9國租界,城市建設更為現代化。所以在北洋政府時期,北京的很多政客下野了會去天津居住。(不過天津的文教沒有北京好,所以天津當時也有很多生意人產業在天津,但家眷都在北京)。

    放兩張圖

    30年代的天津

    當時的北京


    第三,如果都城在北京, 天津就有重要的軍事意義 。天津衛自明朝起就是華北的軍事重鎮。塘沽失守,英法聯軍才能進北京。因為戰略重地,軍隊多,所以也出了不少軍閥,袁世凱小站練兵就是在天津,後來成為北洋新軍的主力。對於新中國來說,天津也是拱衛首都的要地。

    當然,改革開放以後到2000年以前,天津發展相對較慢(主要是北京吸納了太多資源吧),現在的天津已經跌出公認的一線城市的行列。我也覺得可能天津作為河北省會,對天津對河北都是好事,天津擁有更廣闊的腹地,能夠從河北得到更多人才和更廣闊的市場,河北也能夠在天津的帶動下變強。二者也可以聯合起來,防止北京吸血不受限制。但是撤銷一個直轄市在行政機構和人事上難度都很大,本地百姓也不願意放棄高考等特權和直轄市的面子,所以也只會維持現狀。

    再來說說重慶。

    首先, 重慶雖然叫做直轄市,但其實更像一個省

    重慶市號稱2800多萬人口,但這2800萬人口裏面,大部份都是重慶市區以外下面區縣的人口。重慶市在80年代就合並了江津/永川地區,比一般的市要大,後來成立直轄市時又合並了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三個地級單位。整個重慶市面積是8.23萬平方公裏,相比之下,海南省不過只有3.6萬平方公裏,寧夏不過6.64萬平方公裏。浙江省和江蘇省都只有10萬平方公裏多一點,並沒比重慶大多少。

    重慶『市』真正的人口規模是沒那麽大的

    按照重慶人習慣的說法,主城只有6區,總人口不到500萬,如果把成立直轄市以前的近郊3區縣也算進來,那麽也只有800多萬人口,遠少於北京上海,甚至少於廣州和武漢按照類似口徑計算的人口。

    2014年重慶市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從下面的衛星圖(南岸,渝北的標註有些問題,並沒標註在兩區的重心上)可以看出,重慶主城9區之中,除渝中區以外,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大渡口,南岸,渝北雖然重心在主城區內,但也有部份區域跟主城區交通不便。巴南就已經比較邊緣。而北碚雖然通了軌域交通,卻跟主城區聯系度有限


    對比一下天津的衛星圖,主城6區:和平,河西,河北,河東,南開,紅橋都是實打實的城區,總人口410萬。而甚至東麗、西青、北辰、津南四個近郊區跟主城的聯系也更緊密(相比巴南,北碚跟重慶主城區的聯系)。當然這也是平原地區城市易於擴張的天生優勢。


    故而,如果我們按照統一標準計算,重慶真正的市區人口可能也只是跟天津類似,最多比天津略多。如果天津都被普遍質疑不夠格,那麽重慶也有一樣的問題。重慶的經濟實力也沒有那麽突出,即使將重慶全境計算在內,GDP也不如深圳,廣州。如果同樣是只對比市區,今天的發展水平恐怕也比不上隔壁的成都。重慶跟天津、南京、武漢、杭州、成都一樣,屬於二線裏面比較領先的城市,距離一線其實還有比較明顯的差距。

    所以,實際上重慶設立直轄,更主要的是 將四川這個人口和面積都過於大的省分成兩部份,方便管理 。但是如果單純析置東川省或者三峽省,行政架構過於復雜,需要省-市/地區-縣/區三級,如果是直轄市,就只需要市-區/縣兩級, 行政機構大大精簡 ,同時官員級別並不降低甚至升高,人事上沒有什麽阻力。

    其實今天的重慶市仍然能看出它更像一個類似海南的結構精簡的省,而不是一個市。比如萬州區,在重慶直轄初期就代管了很多原來萬縣市下轄的很多縣。

    其他還有三個相對次要的原因:

    1. 因為 三峽建設 ,整個四川東部獨立出來,有利於對庫區的專門管理。
    2. 重慶因為城市規模跟成都類似(從3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工業產值和城市規模都超過成都),所以四川省內一直 跟在成都的省政府有很多財政、人事上的矛盾 。獨立開來可以加強四川省政府內部的執行力。
    3. 重慶是西部城市,同時是三線建設的老工業城市,受下崗沖擊很大。設立重慶直轄能夠顯示 區域平衡,和對老工業城市的照顧 ,配合國家開發西部的口號。

    再說說為什麽公認的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沒有直轄。

    今天的廣州雖然經濟實力中國第三,僅次於京滬,但在前面提到的5點裏面,廣州其實後4點都不符合。今天廣州的 經濟結構跟珠三角其他地區如佛山、中山、東莞等也沒有太大分別 文化上就是廣東的代表 (即使是潮汕和客家人也不能否認);地位上也不存在挑戰原有中心的問題,因為廣州自己就一直是中心——這個其實是最關鍵的,因為 如果廣州直轄,誰來做廣東省會 ?廣東區域的中心從秦漢時期開始就極為穩定的一直是廣州,它作為省會在本省的政治中心地位是絕不可能被替代的。

    至於說為什麽當年寧可河北沒有足夠份量的省會,都要京津同時直轄,但廣州卻不直轄?這也是因為其實建國初年廣州在全國的地位正屬於歷史的低潮。在清朝中後期,廣州一口通商,工商業繁榮程度甚至還超過歷史名城蘇州和揚州,說是全國最大城市也不誇張。但鴉片戰爭以後,通商口岸增加,加上長江航運的繁榮,廣州的地位就有所下降,遠落後於上海不說,甚至1936年工業產值還略微落後於天津,排在第3位。等到抗戰爆發,廣州不少工商業和人口搬到香港,49年之前又有一波經濟和人口向香港方向的流失。所以建國初年廣州的經濟地位是明顯落後於天津的。

    而盡管深圳經濟實力很強,經濟體系和戰略地位特殊,人口多為外省移民跟廣東關系有限,很符合設立直轄市的標準。但 深圳作為計劃單列市加經濟特區,財政、行政、人事都是獨立的 ,根本不存在不適合由廣東管的問題,因為廣東本來就不太管的著。升格為直轄市,會增加行政人員數量,而且會進一步鼓勵其他城市也跟中央要直轄地位,徒增煩惱。

    附錄1:1948年的中國各建制市人口(包含院轄市和省轄市)

    上海 行政院 4,300,630

    天津 行政院 1,707,670

    北平 行政院 1,672,438

    沈陽 行政院 1,094,804

    南京 行政院 1,030,572

    重慶 行政院 1,002,787

    廣州 行政院 960,712

    青島 行政院 759,057

    大連 行政院 722,950

    漢口 行政院 641,513

    哈爾濱 行政院 637,573

    成都 四川省 620,302

    杭州 浙江省 606,136

    長春 吉林省 605,276

    濟南 山東省 591,490

    西安 行政院 502,988

    長沙 湖南省 421,616

    安東 安東省 315,242

    福州 福建省 300,337

    自貢 四川省 291,791

    台北 台灣省 269,116

    貴陽 貴州省 262,740

    昆明 雲南省 255,462

    太原 山西省 251,566

    吉林 吉林省 239,325

    威海衛 山東省 222,247

    鞍山 遼寧省 219,751

    石門 河北省 217,327

    南昌 江西省 203,101

    牡丹江 松江省 200,319

    衡陽 湖南省 181,424

    齊齊哈爾 嫩江省 174,675

    武昌 湖北省 174,367

    張垣 察哈爾省 168,840

    佳木斯 合江省 168,000

    台南 台灣省 165,329

    徐州 江蘇省 160,013

    蘭州 甘肅省 156,468

    錦州 遼寧省 155,435

    營口 遼寧省 154,705

    唐山 河北省 149,124

    汕頭 廣東省 146,864

    高雄 台灣省 143,288

    桂林 廣西省 142,202

    廈門 福建省 124,075

    新竹 台灣省 119,087

    嘉義 台灣省 116,437

    蚌埠 安徽省 105,237

    歸綏 綏遠省 103,051

    屏東 台灣省 100,086

    迪化 新疆省 97,980

    台中 台灣省 82,588

    通化 安東省 81,993

    四平 遼北省 76,825

    連雲 江蘇省 76,753

    北安 黑龍江省 70,032

    基隆 台灣省 68,754

    彰化 台灣省 59,155

    西寧 青海省 55,564

    包頭 綏遠省 53,228

    旅順 遼寧省 44,394

    延吉 松江省 42,792

    銀川 寧夏省 38,634

    陜壩 綏遠省 17,582

    海拉爾 興安省 16,146

    湛江 廣東省 —

    煙台 山東省 —

    海口 海南特別行政區 —

    附錄2:

    1936年各城市工業產值

    上海11.8億元

    天津3.56億元

    廣州3.43億元

    武漢1.98億元

    青島1.15億元

    無錫7726萬元

    北平6900萬元

    (南京數據缺,也是當時8大工業城市之一)

    附錄3 1949年-1954年的大行政區

    華北:河北省、山西省、平原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北京市、天津市,直屬於中央人民政府

    西北:陜西省、甘肅省、寧夏省、青海省、新疆省、西安市,駐西安市

    東北:遼東省、遼西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松江省、熱河省、沈陽市、旅大市、撫順市、鞍山市、本溪市,駐沈陽市

    華東:山東省、浙江省、福建省、台灣省(未實際統治)、蘇北行政區、蘇南行政區、皖北行政區、皖南行政區、上海市、南京市,駐上海市

    中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廣東省、廣西省、武漢市、廣州市,駐漢口

    西南:西康省、雲南省、貴州省、川東行政區、川西行政區、川南行政區、川北行政區、重慶市,駐重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