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如何區分正常的蟑螂恐懼VS蟑螂恐懼癥
恐懼感是正常的,不合邏輯的而持續且過分恐懼就演變成是恐懼癥。
那怎樣才能稱得上是恐懼癥?
恐懼癥一般具有下述幾大特點。
我們用蟑螂的情景來對比一下正常恐懼VS恐懼癥有什麽區別反應。
情景 | 恐懼 | 恐懼癥 |
看到蟑螂在家裏出現 |
尖叫,回避,
但是蟑螂不爬過來或看不到時,恐懼就會慢慢消退。 (正常恐懼具有調節性) |
除了驚嚇恐懼,還出現頭腦空白、四肢無力、發抖、心悸甚至無法行動等過激的反應。
「蟑螂不死,我死」,並持續一晚地焦慮及過分擔憂。 (恐懼癥具有持續性) |
要去可能有蟑螂的房間拿東西 |
心中不情願,但調整心態,也還是會前往那個房間。
(恐懼感會慢慢降低克服) |
但凡有一點可能出現蟑螂的地方,絕不肯前往。如果要前往,會在痛苦中掙紮。
(選擇刻意逃避,無法克服,影響正常生活) |
看到蟑螂圖片、玩具 |
輕微害怕,覺得很惡心,仍然可以偷看。
(隨著接觸看到次數多了,可以緩解) |
看到蟑螂相關的,即使理智上知道不真實,但仍會產生焦慮、恐懼感,,影響一天的心情和不能正常工作。
(不合邏輯的恐懼,丘腦未下達危險指示,杏仁核卻搶先做出恐懼反應) |
蟑螂恐懼癥是否可以治愈或克服?
對蟑螂的正常恐懼是不必要治療的,但恐懼癥就需要選擇積極面對,過於逃避恐懼會支配你的精神和肉體。 有幾種出現了幾種不同流派方法驅散恐懼 ,希望能將恐懼不斷縮小直至消失。
認知療法
知行為療法,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分析恐懼物件,指出其恐懼的原因是因為缺乏認知的反映。
醫生透過會談模式,引導一步步對自己原來的錯誤認知進行矯正,使之能夠正確認識恐懼及其恐懼物件幫助患者獲得自己我治療的能力。
虛擬+現實暴露療法
暴露療法,有點像置於死地而後生,循序漸進地應對自己害怕的情境。
可以透過大螢幕模擬蟑螂出現暗黑場景,引導灌輸一些讓患者感到害怕的場景細節進行想像,刺激患者產生回避,逃離等植物神經上的反應。隨著刺激加重,恐懼的場景並未如想象中發生,焦慮感大大降低。建立一種認知,蟑螂的出現不過如此。
系統脫敏療法
系統脫敏療法,設定「階梯」性恐懼值,可讓患者依此循序漸進地暴露於蟑螂出現場所情景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對蟑螂的恐懼程度逐漸降低,最終達到癥狀完全消失。
看看蟑螂的照片或視訊。透過視、聽、觸等感知渠道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其次,可以遠遠的看著,自己不要靠近。
接著,在可以控制的情況下接近,嘗試控制或消滅它們。
證實蟑螂對患者並沒有受到實質性大的傷害,從而建立對蟑螂的認識,慢慢消除恐懼心理。
最後,在有人陪同的情況下,試著控制蟑螂和消滅它!
治蟑螂恐懼癥,不如防制蟑螂?
如果實在是下不了手怎麽辦?
那就要給蟑螂下藥吧!記得使用專用的蟑螂噴霧。助你克服恐懼,戰勝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