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醫療機器人在工業和學術界的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2014-10-07科學

Dupont, P. E., Nelson, B. J., Goldfarb, M., Hannaford, B., Menciassi, A., O’Malley, M. K., ... & Yang, G. Z. (2021). A decade retrospective of medical robotics research from 2010 to 2020. Science Robotics, 6(60), eabi8017. DOI: 10.1126/scirobotics.abi8017

聲明:本文內容根據本人理解有所調整。

醫療機器人技術是一種前沿性的學科,其未來發展方向受到了極大的關註。理解近期的研究成果與臨床需求以及商業化進度,對於未來醫療機器人的研究規劃十分重要。根據過去十年科研文章參照率可以確定過去十年醫療機器人的技術研究與發展集中在8個關鍵主題。未來研究學者應該平衡技術研究與套用需求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動機器人技術健康的發展趨勢。參考文獻中絕大多是是臨床實驗結果的報告,只有不足25%的文章是關於工程描述的。

三十多年前,人們采用工業機器人做了第一台手術。二十多年前,手術機器人在裝配到醫院中開始科學實驗。過去十年內,醫療機器人飛速發展,全球數以千計的機器人手術系統已經進入臨床,並開展了百萬級的機器人手術。手術機器人已經成為醫療領域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當然,除了手術機器人,康復型機器人以及健康監護系統也是醫療體系未來研究和發展的趨勢。

醫療機器人最早是采用遠端控制形式,並以提高操作精度作為研發目標,並最早套用於神經外科手術和骨科。第一台真正意義的遠端是20年前跨大西洋的膽囊手術。雖然早期的技術並不穩定,但是新技術的整合,手術機器人必將推動醫療健康產業重要的發展。

圖1 醫療機器人領域的熱門課題

熱門主題:

  • l 腹腔鏡機器人 (占醫療機器人領域研究的60%-70%)
  • l 用於微創手術的非腹腔鏡機器人
  • l 穿戴機器人
  • l 康復機器人(占據醫療機器人領域工程類期刊中的80%)
  • l 膠囊機器人
  • l 磁驅動
  • l 軟機器人
  • l 連續體機器人
  • 過去十年中,腹腔鏡機器人占據了絕對主角,但是磁驅以及其所代表的微納機器人在工程以及臨床中的論文正在成指數趨勢增長,其在臨床中的套用前景也受到了廣泛關註。

    軟體機器人目前正在飛速的發展,研究學者普遍認為軟體機器人在醫療領域的套用未來可期。

    相比較而言,連續體機器人在1990年以前至今一直不溫不火,所以連續體機器人的機械設計並不是目前的研究熱點,而數學建模才是研究的重點,因為臨床需要嚴格的控制精度。由於商業效果,連續體機器人的研究熱度正在逐年下降。但是Intuitive Surgery的Ion機器人系統的成功觸發了連續體機器人未來的發展動力。

    膠囊機器人是八大熱門領域中熱度最低的,雖然它的效能在近十年來發展迅速,但是它在臨床中的套用價值還有待於進一步的驗證。目前軟體膠囊機器人更多的是作為磁驅式的,未來將作為腸胃系統無失真診斷、治療的手段(其實,國內外都已經實作了多種商業化膠囊機器人作為腸胃診斷、治療方法)。

    腹腔鏡手術機器人

    因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成功的商業化示範,無論從臨床、商業化和學術圈,腹腔鏡機器人是目前最大的熱門。同時,圍繞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直腸癌切除術、子宮切除術作為效能比對試驗。

    過去十年,五十多種手術工具專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研發,促進了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快速發展,並形成了絕對的技術壁壘。因此,大型醫療機器人公司開始與直覺公司在此賽道上開展業務競爭。

    過去十年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兩大方向:腹腔鏡平台的效能增強,主要是增強腹腔鏡的自動化程度,並將力感知整合到工具中促進連續作業。第二個研究方向是設計能夠降低創傷的新機器人架構。例如單孔鏡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註。

  • 開放平台式內窺鏡機器人系統 新機器人的系統測試是一個復雜的、龐大的工作,因此基於da Vinci Research Kit或者dVRK控制套件。
  • 手術自動化 未來腹腔鏡手術機器人更加關註安全、高效的手術自動化所帶來的技術優勢,例如精度提升,以及視覺、觸覺資訊融合,高精度的術前規劃,二次創傷的改進等等。但是,制約手術自動化行程的最大障礙,是醫療手術導航系統中對手術的三維重構與配準,機構系統的可重復性和精度控制,以及感知系統的魯棒性,不同組織及個體的特性差異,以及其它進給情況。無論是半自動化還是自動化手術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必將高度依賴於空間配準,手術機器人的自動化將是未來一個十分活躍的問題。
  • 導航、術中影像和視覺化 手術機器人的自動化是早期醫療機器人的特性,特別是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的鉆孔。但是面向軟組織手術時,控制模型不斷變化,影像導航的參與對於保證手術安全更為重要。采用熒光標記的方式,結合近紅外影像,觀測血管、神經確保手術器械對血管神經的傷害。
  • 接觸力感知與控制 因為醫療機器人的使用,醫生與病理組織的物理隔離,導致觸覺和壓迫裏部份或完全消失,因此會導致機器人在切除或者操縱器械時出現實物,因此增加觸覺感知對於保證手術安全更為重要。但是微型力傳感與微創器械的整合受限於設計空間、熱耗散、滅菌環境腐蝕的影響。
  • 單孔腹腔鏡機器人 單孔鏡降低了創傷面,是未來腹腔鏡發展的大勢所趨。
  • 獨立的手術機器人 經典的腹腔鏡工具端與感知、電源分離,未來工具端將內部整合動力與感知模組。並且,機器人也將逐漸地實作自動化技術改進。
  • 自然腔鏡手術機器人
  • 微型手術Microsurgery

    視網膜手術帶來的對於手工手術系統現有效能的特別挑戰,為了解決這些挑戰提出三種解決方案:1)手持裝置的振動抑制;2)合作式機器人,3)遙操作機器人。

  • 第一類機器人:傳感系統感知醫生手持裝置的振動,機器人自動調整末端位置抑制振動。
  • 第二類機器人:本質上合作型機器人也是為了穩定手術器械、抑制工具振動所提出的一種替代性解決方案。透過導納控制,機器人與醫生合作完成操作。基於主動約束、虛擬固定技術的協作控制率,幫助醫生完成術前規劃路徑,
  • 第三類機器人:遙操作機器人透過運動的縮放和感知增強技術的整合增強了醫生的感官和操作的極限,。
  • 未來的技術發展

    新一輪的醫療系統將關註電極陣列面積和植入的發展,以及對軟體機器人的控制以及磁驅機器人導航平台的研究。為了支持這些技術能夠走進臨床,需要自適應的手術協作控制與術中感知技術等理論技術的支撐。

    輔助型穿戴機器人

    穿戴機器人學領域關註設計與穿戴裝置的控制,從而改善運動效能,從而促進個體運動神經功能的修復。這就包括面向中風和脊柱神經損傷後的上肢、下肢、手指等功能的重建進一步,與腦機、肌肉等神經介面融合是當前技術發展的主要形式,透過模式辨識感知神經意圖並控制穿戴裝置實作平滑運動。這一研究方向目前的效果讓人們對它未來的發展充滿了期待。對於康復訓練型機器人,與健康大數據相結合的技術路線是主要的研究法向。軟體機器人是一種物理實作形式,其未來的研發前景將極大受限於材料等因素的影響。

    總而言之,未來穿戴機器人最大的研究方向在於加強與類腦機介面的資訊融合。

    膠囊機器人

    未來膠囊機器人的發展在於進一步縮小體積,比如透過體外驅動技術、無動力源改進,例如磁驅與磁導航技術的整合。未來十年,聯合多模態影像的微型膠囊機器人的智慧磁場控制是主要的研究課題。

    磁驅動醫療機器人

    本質上屬於磁驅動的微納機器人。具體包括多自由度電磁導航系統建模、磁場引導技術、磁導航纖維機器人、微米級的此驅動運動控制策略(面向各類運動速度)。

    軟體醫療機器人

    軟體機器人除了直觀上的穿戴輔助外,在醫療方面更值得關註的研究課題包括:

    1. 面向手術和介入的軟體裝置,包括軟體連續體、軟體膠囊;
    2. 軟體、仿生、柔順結構,能夠整合到現有復雜系統中的元件,主要是面向環境互動任務。
    3. 面向先進仿真的軟體結構和系統。

    連續體醫療機器人

  • 考慮外部接觸力和負載的運動學模型 。運動模型是控制的基礎,考慮無模型反饋的控制策略是目前研究的人們問題。
  • 剛度控制。 綜合利用連續體機器人執行器的柔順特性設計控制器演算法,提供連續機器人的運動效能。
  • 軟體連續機器人 。連續體機器人可以用柔順的聚合物材料制作,並采用氣動和液壓驅動方式。這種驅動方式已經用於醫療方向。
  • 專用的連續體機器人設計
  • 醫療機器人技術的前進演化趨勢必然是朝著自動化趨勢推進的,其本質是控制系統與生理環境的互動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