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很重要的原因是歷史的積累。
雖然蘇聯和中國都是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革命過後也建立了相似的政治體制。但是兩個國家之前的歷史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
沙皇俄國從彼得大帝時期就開始學習西歐的科學技術,1724年成立了俄羅斯科學院(清朝雍正在位為1722-1735年),大數學家歐拉也長期在俄國工作。
18-19世紀的俄羅斯帝國是歐洲幾大列強之一,曾經挽回了整個歐洲的敗局。即使到了20世紀初,十月革命前夕,也只是內憂重重,而沒有中國晚清時期嚴重的外患。
國內有長期和平安定的環境,上層社會中已經出現了一批在世界有影響力的科學家、文學家等。
相比之下,中國是在西方的堅船利炮下開始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的,相比於沙俄在西歐列強面前強勢的表現,中國近代史是什麽樣子我想大家都比較清楚。所以國內科學發展一直缺少一個相對和平安定的環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大家對科學的理解也往往止步於堅船利炮、鐵路電報的程度。這一點可參考清政府早期公派赴美留學生的學習專業。
即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國家依然致力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工業、特別是國防工業的建設中。我雖然沒有親歷過那個年代,但是接觸過不少那個年代的教科書、宣傳資料,可以說那個時代依然是工業至上的時代。
華人物理學家楊振寧、李政道等的訪華,可以說讓中國領導人第一次重視到基礎科學研究的意義。
這個問題上,毛澤東曾經長期受唯物主義的影響,認為真理從實踐生產中來,對基礎理論科學存在誤解。對此李政道曾經解釋,基礎科學和套用科學不是理論和實踐的關系,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實踐和理論體系,真理從實踐中來這個說法並沒有錯。
這個說法顯然毛澤東聽了很受用。
1977年鄧小平批準建設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可以看做國內開始重視基礎科學研究的開始。
也就是說,從歷史來看,中國基礎科學發展步入正軌的時間可能不到40年。
歷史積累不僅僅是科研成果積累這麽簡單的事情,全社會從領導者到民眾對基礎科學的了解和尊重,都是需要積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