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爭氣彈」有多爭氣?

2024-09-14科學

回顧他的一生,便能看到中國研發核武器的全部歷程。他為中國原子彈、氫彈、中子彈的發展奮鬥終生,他就是流體力學和爆炸力學專家——朱建士。

朱建士(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研制「爭氣彈」

朱建士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第九研究所任職。當時,他對原子彈領域一無所知。在北京第九研究所,朱建士跟隨核物理學家鄧稼先,深入學習了原子彈設計理論。

1959年6月,國際形勢風雲突變,蘇聯撤走專家團隊並停止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相關技術資料。面對這一挑戰,黨中央果斷決定自力更生,啟動了原子彈的自主研發計劃。為了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他們將第一顆原子彈的代號取名「596」,並將其稱為「爭氣彈」。

為了造這枚「爭氣彈」,海量的計算工作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這項重任主要由朱建士所在的力學組承擔。

在資源匱乏、經驗不足的情況下,朱建士以身作則,帶領團隊「三班倒」,使用簡陋的手搖電腦、計算尺,甚至算盤,夜以繼日地運算相關數據。

朱建士使用的計算尺(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在計算過程中,他們遇到了難題:一個計算結果始終無法與蘇聯專家先前提供的數值相吻合。為此,團隊歷時半年多,反復驗證了九次,消耗的稿紙堆積如山。這就是中國核武器發展歷史上著名的「九次計算」。

這段經歷讓朱建士與全國頂尖科學家展開了思想碰撞與激烈討論,鍛煉了他的科研思維,使他對原子彈物理變化過程及其規律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把握。

朱建士(左一)與同事在核試驗基地沙漠中行走(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1964年7月,朱建士前往新疆,全身心投入原子彈研制工作。他參與了從原子彈的理論設計到將試驗裝置送上試驗鐵塔的全過程。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的廣袤大地上成功引爆。這顆「爭氣彈」的成功爆炸,代表了中國科學技術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朱建士參加核試驗時在羅布泊留影 (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一心鉆進去」

「一心鉆進去,是可以很快取得成績的,大學學的即使全部用不上,但培養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工作能力等是最寶貴的,現在深感缺少的倒不是少看了幾本書,而是處理問題的能力。」

這是朱建士致其摯友曾錦光書信中的話。

一直以來,朱建士潛心鉆研,勇攀科學高峰,這或許就是他的工作方法——「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形成的基礎。

在科研實踐中勇於構想,經過周密推理與反復探討,最終以實驗驗證。這是核武器理論設計者不可或缺的核心素養。

朱建士給研究生上課(九所提供)(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在他的整個學術科研生涯中,無不貫穿著對工作效能、思維模式及問題解決策略的強調,這些也是他不斷向自己的學生傳授與強調的核心理念。

時代的煙火氣

「我原打算春節能回家,不過工作不一定能行。」

「幾個月沒通訊,也想念你!我這裏很好,工作忙起來了……學校很久沒去了。」

朱建士的信件(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在朱建士與曾錦光的書信往來中,記載著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字裏行間中也透露出時代的特色與痕跡。

科研工作緊迫、繁忙,朱建士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即便如此,朱建士與科研人員在北京共度的春節也洋溢著別樣的「豐富與多彩」。

除夕夜,眾人一起包餃子增進情誼;單位組織科研人員一同觀賞京劇【滿江紅】……

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盡管春節慶祝變得樸素了,餐桌上的食物種類也十分有限,朱建士卻認為眼前的這些困難微不足道,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

這些書信提示出朱建士先生親切自然的一面,帶有那個年代的煙火氣,似乎離我們很遠,又很近。

人物生平

朱建士(1936年3月28日—2011年12月18日),湖南長沙人,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著名流體力學、爆炸力學專家。1958年從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畢業後被分配到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院,歷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員等職;1990年擔任北京套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博導;2002年至2004年擔任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主任。

他長期從事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及檢驗核武器爆炸效能的試驗結果分析工作,為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突破作出了傑出貢獻。作為技術負責人之一,他在目標規劃的制定、技術路線選取、組織實施以及具體技術工作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各次核試驗的成功和中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了解更多科學家故事可參觀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我們將陸續釋出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相關活動內容,敬請期待,歡迎參觀!

責任編輯 | 趙青雲

營運編輯 | 趙青雲

品質稽核 | 業蕾

❖ 來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