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安防巨頭急斬歐美業務,寒冬之下如何輸血回暖?

2022-11-29科學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李水青
編輯 | 雲鵬

作為萬億智慧城市「蛋糕」的一路建設主力軍和分食者,海康、大華等智慧物聯企業正被歐美市場管理者更強地針對。與此同時,它們不得不在一場幾乎前所未有的「寒冬」中調整步伐,甚至斷臂求生。

11月25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FCC)宣布,禁止海康威視、浙江大華、華為等五家公司在美國銷售裝置。就在前一天11月24日,英國內閣辦公室的一則書面聲明也稱,停止在敏感地點部署中國生產的監控網路攝影機。


▲美國FCC相關公告

這意味著和華為、中興等通訊企業處境類似,做安防攝影機、智慧物聯系統的海康、大華也無法在美國繼續發展,緊接著可能是結束歐洲市場。

11月23日,安防龍頭企業大華股份宣布出售海外品牌Lorex,作價7219.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2億元),放棄在歐美地區的這一企業級和消費級業務,標誌其將在政府、企業、消費全線結束北美市場,收縮歐洲市場。

行動如此果斷,作為行業市場份額第二的玩家,大華對這一天早有準備。海康、大華自2019年起就被加入美國政府的經濟制裁實體名單,歐美市場收縮是一個近年裏漸進的過程。

與此同時,伴隨「外患」,2022年新的「內憂」也在智慧物聯行業蔓延。業績猛跌,國內業務多線失速,首屈一指的安防龍頭股價一年跌去一半,蒸發數千億元。

▲海康威視近一年裏的股價走勢(圖源:同花順App)

在最近兩個季度裏,寒氣下潛到智慧物聯行業多個玩家的業務一線,智慧物聯玩家們不得不開始了大調整,削減產線、裁員、降薪接踵而至……

一、美國制裁加碼,安防龍頭斬斷歐美業務

11月23日,大華股份審議透過了【關於出售海外子公司100%股權及相關資產的議案】。公司與Skywatch簽署協定,將大華歐洲持有的Lorex Technology Inc(加拿大Lorex)、Lorex Corporation(美國Lorex)、Lorex Technology UK Limited(英國Lorex)共三家公司(以下合稱「Lorex」)的100%股權,以及公司持有的Lorex商標等資產出售給Skywatch,交易價款確定為7219.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2億元)。

這些年來,隨著國內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國家級大計畫完成度趨近100%,海外市場對於海康、大華這樣的國際化企業來說尤其重要。

為此,大華在2018年收購了美國紅外熱成像制造商FLIR子公司Lorex,並逐步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多地創立了以此為品牌的公司。這類似於海康在多國布局的Ezviz,Ezviz與其消費級品牌中文名「螢石」相對應。根據公開訊息,除了Lorex、Ezviz,海康、大華在北美沒有其他別名品牌。

安防龍頭在美國市場收縮自2019年就已有明顯苗頭。當年,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公司被加入美國政府的經濟制裁實體名單。不過,制裁不涵蓋大華和海康威視的子公司,如Lorex和Ezviz,同時不適用於美國聯邦政府之外的業務範疇,消費者仍然可以廣泛自由地購買該產品。

2021年10月,家得寶、百思買等多家美國零售巨頭已下架了中國廠商Lorex、Ezviz監控網路攝影機產品,但下架原因不明。盡管沒有銘文規定,但美國要徹底封禁海康、大華產品的訊息不斷傳出。

根據知名安防垂直領域媒體A&S報告,在今年的全球安防50強榜單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分別位列第一、二,宇視科技、天地偉業均位列前十。從技術、價格、市場份額來說,中國安防企業在歐美市場原本有很強的競爭力。

但受政策影響,歐美本土品牌正快速擠占海康、大華等公司的份額。比如,根據A&S報告,美國AI非接觸式安全檢查系統供應商Evolv就成為了全球年增長最快的安防企業,增長率達456%,達到了2177萬美元。這些企業的崛起是海康、大華讓出歐美市場的側面體現。


▲Evolv(美國)成為2021年增長最快的安防企業

直到今年11月23日美國FCC再發禁令前夕,大華到了不得不放棄Lorex的時候。

買方Skywatch是一家2022年9月創辦的新公司,註冊地在開曼群島。股權交割時Skywatch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富代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為交易交割後的分期付款提供連帶擔保責任。

這意味著Lorex品牌產品將能繼續在美國流通,而Skywatch交易交割時立馬支付的6169.2萬美元(約占全部價款的85%)也將為大華股份輸血。

二、輸血5.4億元,大華疲軟業績將被改善

大華股份剛剛在11月初公布了堪稱慘淡的Q3季度財報。第三季度,大華營收達70.85億元,同比降低11.22%;歸母凈利潤為1.73億元,同比下降77.08%。

從股價上也能側面看出其正面臨挑戰,一年裏股價跌超一半,截至11月29日收盤,市值跌至362.77億元。對於股價情況,大華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投資者問答中談道,提振股價的核心還是需要業績的改善,除了大環境較弱以外,公司還處於向高品質發展的戰略調整所帶來的陣痛期中。

▲大華股份近一年裏的股價走勢(圖源:同花順App)

出售Lorex是大華改善經營的一大舉措,有望對其業務及時輸血,改善下一季度的業績表現。

根據官方公開資訊,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預計實作股權轉讓收益約為人民幣54020.53萬元,約為5.4億元(不考慮所得稅,最終以審計結果為準)。

而選擇Lorex作為棄子,按照大華獨立董事的意見,是為了「應對國際市場環境變化」。

實際上,盡管Lorex從戰略上代表著大華布局歐美市場的橋頭堡,但近年來,這塊業務已對大華的實際業績形成一定程度的拖累。

以本次出售的三家公司之一——美國Lorex為例,這家公司地址位於美國德拉瓦州,於2017年12月開始經營。根據公告,該公司截至2021年12月的總資產約為8.33億元,負債10.43億元,凈資產-2.09億元。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未經審計的凈資產為-2.22億元。2021年度該公司營收達14.88億元,凈利潤為3521.28萬元;2022年1-9月未經審計的營收為8.84億元,凈利潤為1129.59萬元。可以看到,美國Lorex幾乎不賺錢,並且負債累累。

加拿大Lorex、英國Lorex也面臨類似的問題。2018年開始經營的加拿大Lorex甚至仍在虧損,2021年度凈利潤為-2126.46萬元,2022年1-9月未經審計的凈利潤為-2206.11萬元。

實際上,這些目標公司資產組賬面價值為-3946.74萬美元(模擬合並口徑),但本次最終交易價格達到了7219.2萬美元,可以說賣了個好價錢。

既然業務不賺錢,還能賣個好價錢,大華也就沒必要在寒冬裏還留著它過年。

三、內憂外患,智慧安防企業如何過冬?

大華出售Lorex只是行業困境的一個縮影。實際上,縱觀當下智慧物聯行業,受貿易制裁、全球經濟下行、疫情反彈等因素疊加影響,智慧安防行業的眾多玩家都在面臨寒冬。

海康、大華、宇視等龍頭第三季度盈利猛跌,股價跌超一半。如果說2020年雪亮工程、平安城市等國家計畫紅利銳減,使安防龍頭告別了超高速增長時代,那麽今年Q3的新寒潮則使得安防企業幾乎掉進了冰窟窿。

除了前文提到歐美等國外市場的不利影響,安防企業在國內業務也承受重壓,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具體到業務層面,安防企業面臨著G端業務乏力,中小企業業務受挫,企業業務拉動力有限,創新業務仍在投入期等問題。

以大華股份為例,前三季度,其累計實作營收211.72億元,同比下降1.46%,實作扣非歸母凈利潤15.84億元,同比下降25.91%。

具體來看,其三季度的企業業務雖然實作了近10%的增長,但難以抵消G端及分銷業務的陣痛。根據投資者關系溝通紀要,在政府端,一些整合類計畫的壞賬風險比較大,同時宏觀大背景下大計畫數量減少;中小企業需求下降,且公司客戶覆蓋程度和品質與海康仍有差距。

寒冬來臨,「開源」已比較困難,智慧安防企業如何「節流」過冬?

削減產線、裁員、降薪等是眾多互聯網大廠在大縮減下的主要舉措,這些舉措同樣適用於智慧物聯領域的ICT企業。

削減在整體業務版圖中相對處於邊緣位置的業務線,換取輸血和聚焦精耕是一大重要舉措。

比如大華不僅在近期出售了Lorex公司,還在此前部份出售了華創視訊這一以音視訊為核心的會議視訊系統、裝置等資產,這一業務2021年營收超2億元,利潤超千萬。而為了聚焦主業務,大華便在這一相對增量市場相對不大、內卷嚴重的領域落刀。

除了削減業務,裁員和組織調整也在多家安防企業內部出現。

比如,海康在今年11月被牛客網使用者「廠妹要進廠」等媒體爆料,解散校招群聊、毀(招聘)意向,不少新員工在脈脈等社交平台上自稱被勸退,據稱研究院和演算法崗位受波及的新員工數量較多。盡管海康官方對此否認,但這家被稱為「安防茅」的企業在10月底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透露,其三季度已控制進一步的人員擴張,在經濟出現明顯好轉前將保持人員規模不再擴張,相應費用增長也會有所減緩。

不過,智慧安防企業的裁員調整是結構性的,整體來說可能出現「G端縮減,B端放寬」的分化趨勢。

根據【晚點 LatePost】報道,人工智慧企業商湯科技於今年9月就調整了其核心業務部門智慧城市事業群,該部門團隊規模人數超過2000人,當時已約有500人離職,收縮超20%。在調整安防業務的同時,商湯正在加碼智慧汽車業務,招聘不斷,並在內部開放了轉崗機會。

伴隨裁員的,還有降薪舉措。

今年11月,另一智慧物聯龍頭玩家宇視科技的一封總裁信件流出,信件提到:「行業寒冬正在來臨」,「在嚴重的內卷的行業壓力下承壓嚴重,表現為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增長乏力,今年營收及利潤及可能下滑,會出現成立來第一次收入負增長。」為此,宇視管理層全體成員申請集體降薪10%。

可以看到,各種方式的「節流」已成為智慧物聯企業過冬的一致舉措。而隨著大環境在後續好轉,如何「開源」則成為智慧物聯企業的新課題。

結語:應對寒冬,節流後還需開源

當下,各行各業的數智化轉型成為確定趨勢,兼具ICT硬體與軟體能力的智慧物聯企業本應是受益者。但全球經濟下行疊加疫情反彈等因素,這一市場的釋放不及預期,使得海康、大華等智慧物聯玩家的處境變得艱難。

智慧物聯玩家面臨「灰犀牛」已久,過去十幾年的雪亮工程、平安城市等紅利使其比較依賴政府財政。盡管它們提前布局了創新業務、企業級下沈市場,但在廣度、深度及智慧化程度上依然不足。隨著這一波調整結束,如何開源新的增量市場將成為產業重要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