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數以萬計文物流失,「這個國家的歷史正被摧毀」

2024-09-11科學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他們起初是為爭奪蘇丹的未來,而如今正摧毀它的過去。」一位逃離戰火的蘇丹民眾感嘆道。

去年爆發的蘇丹武裝沖突已持續超過16個月,交戰雙方蘇丹武裝部隊與快速支援部隊仍無停火跡象。綿延不斷的戰火裏,除了瀕臨崩潰的衛生系統和日趨嚴峻的 人道主義危機 ,這個國家的歷史文物也正遭遇噩夢般的浩劫。

英國【衛報】9日援引一名蘇丹國家博物館官員的話披露,這家位於快速支援部隊控制區的博物館已有數萬件文物被洗劫一空,被運往蘇丹國境線之外。蘇丹當地媒體稱,有部份文物甚至被掛在網上出售。不過,被指控洗劫博物館的快速支援部隊否認了相關說法,堅稱履行了保護之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前已警告沖突各方避免破壞文化財產,充分尊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規定。

資料圖:位於喀土木的蘇丹國家博物館

位於首都喀土木市中心尼羅河岸邊的蘇丹國家博物館(SNM)建立於1955年,是蘇丹最大的博物館,也是非洲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該館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努比亞考古收藏,囊括了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努比亞時期的文物。館藏文物數量超過十萬件,包括從石器時代到基督教和伊斯蘭時代的石雕、陶器、古代壁畫,以及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的木乃伊等珍貴歷史文物,具備極高的文化和考古價值。

但早在去年4月沖突爆發不久,工作人員便被迫撤離博物館。兩個月後,社交媒體上還流傳出據稱是快速支援部隊武裝分子洗劫博物館的畫面——他們闖入博物館生物考古實驗室,破壞了裝有木乃伊等遺骸的容器。

不過對於損壞館藏文物的指控,該組織武裝分子予以否認,堅稱履行了保護文物和博物館的責任。

根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蘇丹國家博物館官員的說法,去年拍攝的衛星影像顯示,滿載文物的卡車駛離博物館後直奔國境線,包括與南蘇丹的邊境。但這名官員並未指明是誰幹了這件事。

本月早些時候,蘇丹國家廣播公司(SNBC)也在一篇報道中稱,國家博物館已成為「大規模搶劫和走私活動」的目標。報道沒有具體說明哪些文物被盜。報道還援引訊息人士的話說,博物館的部份藏品已被掛在網上和社交媒體上出售,但目前尚不清楚交易是否已經完成。

不只是國家博物館,蘇丹另外兩個主要博物館也遭到搶劫:位於恩圖曼市的哈利法博物館和南達爾富爾州的尼亞拉博物館。

蘇丹國家博物館藏品,上圖為公元十世紀的基督教藝術品,下圖為館藏木乃伊。法新社

「獲悉博物館遭洗劫後,我們三四天沒睡著覺。」上述官員說,「這些文物就是我們的身份,是蘇丹人民的身份。你能想象失去自己的身份是什麽感受嗎?你在這個世界上就失去了存在感。」

他表示,他們正在與地方政府討論追討文物的事宜。「正常情況下,如果警察不在場,文物甚至在博物館內都不能隨便移動。」

談到蘇丹內戰導致的文物流失,曾在國家博物館工作的雪梨麥考瑞大學考古學家朱利安·庫珀( Julien Cooper)十分擔憂。

「博物館收藏了大量來自不同歷史、時代和文化的文物。這是我們真正應該珍惜的東西。」庫珀對澳洲廣播公司(ABC)說,「沒有人真正確定失蹤的物品有哪些。自沖突爆發以來,博物館一直處於戰爭迷霧之中,很難獲得有關內部情況的報告。」

在蘇丹長大的德納·易蔔拉欣(Dena Ibrahim)去年沖突爆發後便逃離了這個國家,她在寫給【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痛批武裝分子對博物館的洗劫,對整個國家人民造成的創傷。

她回憶道,去年5月,快速支援部隊武裝分子闖入國家博物館後,幸災樂禍地開啟了古代木乃伊的棺材,擾亂了3000年前的遺體。他們不僅把博物館洗劫一空,還把那裏當成了該組織的墓地。他們洗劫和燒毀了大學圖書館和檔案館,將稀有樂器付之一炬……

「一年前我逃離了蘇丹的家。但數百萬人仍被困在那裏……饑荒蔓延,一座又一座城市被民兵蹂躪。」她寫道,「他們偷走了我們的未來,如今正抹去我們的過往。」

2023年5月1日,蘇丹喀土木北部,蘇丹武裝部隊與快速支援部隊爆發沖突。路透社

2023年4月,由於政見不合,蘇丹武裝部隊(SAF)與準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RSF)在首都喀土木爆發武裝沖突,戰火隨後蔓延至該國其他地區。至此,蘇丹陷入了一場致命的沖突。

持續的沖突將本就脆弱的蘇丹經濟推向崩潰的邊緣,當地民眾的生活雪上加霜。沖突迄今已造成2萬多人喪生,2560萬人(超過蘇丹人口的一半)將面臨糧食危機,境內1000多萬人流離失所,另有200萬人被迫逃往鄰國。

去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已開始摸底蘇丹內戰對喀土木主要文化遺址和遺產地的影響,並特別關註有關總統府及其所在歷史建築內的共和國宮博物館遭到破壞的報告。

教科文組織重申,根據蘇丹已簽署的【1954年關於在武裝沖突情況下保護文化財產的海牙公約】,締約國有義務避免破壞或損壞文化財產。教科文組織譴責對所有形式的文化遺產的攻擊和破壞、對文化專業人員和藝術自由的攻擊,以及任何對博物館和文化機構的掠奪行徑。

在中東地區肆虐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曾導致大量敘利亞、伊拉克等地文物流失,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對於蘇丹面臨的相似困境,非洲媒體「現代加納」網站9月4日發文指出,當前對蘇丹國家博物館的系統性盜竊,與帝國主義勢力企圖抹殺和瓦解蘇丹人民文化和歷史特征是分不開的。文章指責快速支援部隊全面參與了焚燒和系統性破壞工作,藏有2000萬份檔和1.3萬冊歷史文獻的國家檔案館、喀土木國家和公共圖書館、國家廣播電台檔案、首都及各州移民總局的檔案均受到波及。

文章呼籲國際社會立即進行幹預,避免蘇丹數百年歷史和文化遺產因被忽視,從而遭受悲慘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