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旅行

出去旅行被當成日本人是什麽感受?

2019-07-29旅行

非洲小孩沖我喊:「夾波尼,夾波尼!」

我沖非洲小孩喊:「西諾瓦,西諾瓦!」

你知道這個對話,是啥意思嗎?

原創照片:海邊玩耍的非洲小孩,拍攝於艾爾及爾

這是我1998年第一次去非洲,走在大街上,遇見當地小孩,無數次重復出現的一個對話場景。

一開始我還無所謂,一次次地給他們糾正。

慢慢地我就有點郁悶,甚至有點生氣了——因為有時候我走進大學校園,遇見非洲的大學生;或者走在大街上,遇見當地的成年人,也會上演這個對話。

你知道,非洲有不少國家,歷史上都曾是法國多年的殖民地;所以獨立之後,有不少非洲國家都會確定兩種官方語言——本民族語言和法語。

所以非洲小孩沖我喊的「夾波尼」,其實是法語「日本人」的音譯;而我沖非洲小孩喊的「西諾瓦」,其實是法語「中國人」的音譯。

這是我第一次去非洲,也是我第一次出國。

結果走在大街上,非洲小孩跟我熱情地打招呼時,就會頻繁出現這個互喊的對話場景。

我當時去的是北非的艾爾及利亞,是一個世俗化的阿拉伯國家;我被外派到該國首都艾爾及爾,工作了一年。

網圖:艾爾及利亞是世俗化的阿拉伯國家

那時候我還年輕,各種坐不住,所以工作之余就喜歡拎著相機到處轉悠。

然後我發現,當地的小孩幾乎個個都很喜歡相機。

比如走在大街上,只要你端起相機,想拍攝一棟漂亮的阿拉伯式的老建築;或者在地中海邊上,端起相機想要拍攝落日,這時候但凡身邊有當地小孩,那麽他們一定會跳到你的鏡頭前面,十分歡喜地等待你給他們拍上一張照片。

艾爾及爾模組屋

那就拍吧。

結果在大街上拍的時候,他們一邊很開心地沖著鏡頭微笑,一邊沖我喊:「夾波尼,夾波尼!」

我就必然會給他們糾正:「西諾瓦,西諾瓦!」

然後他們繼續沖著鏡頭微笑,沖我喊:「西諾瓦,西諾瓦!」

但是下一次換到海邊,換了一撥孩子,上述過程會原封不動地重演一遍。

我就有點生氣。

單說長相,非洲人分不清我是中、日、韓哪國人,這我能理解。

因為你讓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義大利人站在我面前,我也分不清。

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麽每次一上來,你們都先入為主,把我當成日本人呢?

當年本人與當地男孩在海邊合影

那時候我不但年輕,各種坐不住,而且還喜歡跟當地女孩聊天啊!

所以工作之余,我就喜歡去當地的大學校園裏轉悠,原因有三。

其一,我不會說法語,但會一點英語;大學校園裏的大學生,會說英語的多一些。

其二,大學校園裏,年輕女孩多。

其三,這一點最重要——既然大學校園裏的年輕女孩多,那麽漂亮的年輕女孩,自然也多啊!

艾爾及爾商學院距離我們的駐地很近,所以我就經常去商學院溜達。

時間長久了,我不但跟商學院裏的三名大學生成為了好友,而且商學院很多女孩都知道門口的咖啡廳裏,有一個長頭發的中國人,老在裏面跟人喝咖啡、聊天。

好吧,有圖有真相,這就是當年我的三個當地朋友。

挨著我坐的那個名叫馬吉,跟我交流最多,算得上是我最好的當地大學生朋友了。

當時在大學外邊的酒吧裏混

這三個家夥在咖啡廳第一次跟我搭訕時,馬吉扔出來的也是:「夾波尼?」

我氣呼呼地回答說:「西諾瓦!」

他們就對我表示抱歉,要請我喝咖啡。

我用英語問:「為什麽,你們一上來會把我當成日本人?」

馬吉英語也不是特別好,只能用最簡單直接的句子來回答:「我們校園裏,沒有來過中國人,但是來過日本人。」

我搖了搖頭,對這個回答不滿意:「即便如此,為什麽不是問哪國人,而是直接問我是不是日本人呢?」

馬吉繼續簡單直接:「因為我們很少看見穿成你這樣的中國人,還拎著相機。」

我丟給他一個問號臉,等他說下文。

馬吉說:「我們見過中國人,但大多都是在工地上。」

我就不再繼續問下去了。

因為我已經知道了答案。

答案其實很簡單。

在二十多年前,中國人到包括艾爾及利亞在內的非洲國家,從事高端業務輸出的人並不多,有不少都是從事建築施工的農民工。

包括我在內,當時也是建築師,同樣是在為當地的工程施工服務。

而那個年代,日本人對非洲國家輸出的,是汽車、家電、相機、電腦等等產品。

這兩種不同的輸出,對應著不同的職業形象,也就是馬吉所言的「我們很少看見穿成你這樣的中國人,還拎著相機」;以及「我們見過中國人,但大多都是在工地上。」

原創照片:艾爾及爾海岸線

代入到更宏觀的層面,同樣能做出準確的解釋。

中國的GDP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是在1998年。

而1998年,美國的GDP是中國的9倍,日本的GDP是中國的4倍。

所以在那個年代,如果你去瑞士旅行,走進瑞士的名表店,裏面的招牌除了英文就是日文,基本上很少看見中文。

那時候日本遊客不但比中國遊客多,而且也比中國遊客更能花錢。

所以那個時候走進瑞士名表店的中國遊客,有的也會被店員首先用日語來打招呼。

這和我1998年在非洲的遭遇,邏輯上如出一轍。

瑞士街頭

除了當地的孩子和大學生,艾爾及爾街頭的成年人,跟我打招呼時,同樣會先入為主地喊一句「夾波尼?」

反正我每一次都會糾正:「西諾瓦!」

除了我經常經過的那個休閑廣場——經常在那個廣場上喝咖啡的當地人,都知道我是個中國人。

因為我沖他們說過無數遍「西諾瓦」。

尤其是我穿著正裝,出門去辦事的時候,我就更加不想讓我這身筆挺的西裝,被記在了日本人的賬上!

為什麽我會我沖他們說過無數遍的「西諾瓦」呢?

因為艾爾及爾當地人的工作效率,以及面對人生的躺平態度,真的很「感人」。

中國人很勤勞,想要發家致富的中國人,更是恨不得把時間掰成兩半來用。

而阿拉伯人你是知道的——比如說卡達的富豪這樣訓斥自己的孩子:「你們都太懶惰了,看看你爹我多麽勤勞,每天上班都超過三個小時!」

原創照片:艾爾及爾的傳統建築

艾爾及利亞人也是阿拉伯人,貌似時間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什麽值錢的玩意兒。

反正每次我外出去辦事,必然會經過這個休閑廣場,也必然會經過一個咖啡屋。

咖啡屋外面,經常會站著好幾個當地的閑散人員,他們手裏端著一個小玻璃杯,裏面是濃度極高的咖啡。

我經過他們身邊時,他們會沖我打招呼:「夾波尼?」

我就氣呼呼地回一句:「西諾瓦!」

然後等我辦完事,或許已經過去好幾個小時了,但等我再次走過這個休閑廣場,再次經過他們身邊時,那幾個閑散人員依然在那裏喝咖啡,似乎連姿勢都沒有變過。

我經過他們身邊時,他們終於記住了,會沖我打招呼:「西諾瓦!」

我就會微笑著回一句:「西諾瓦!」

但是,趕上不是同一撥人時,以上糾正的過程,會一遍又一遍地復習。

網圖:艾爾及爾城市形象

20年後,也就是2018年,我又一次去了非洲,並且還是北非。

這一次我是帶著家人,去北非的摩洛哥玩自駕遊——摩洛哥是艾爾及利亞的鄰國。

摩洛哥也曾是法國的殖民地,所以摩洛哥人也可以說法語。

而在摩洛哥旅行,當地人跟我打招呼,都直接是「西諾瓦」,一次也聽不到「夾波尼」了。

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自打摩洛哥對中國遊客實施免簽證之後,中國遊客就成了摩洛哥最大的旅行收入來源。

甚至摩洛哥的馬拉喀什老城、菲斯老城,其街頭已經出現了忽悠人的小套路,而且是專門針對中國遊客的小套路。

原創照片:摩洛哥的菲斯老城

這個時候,代入到更宏觀的層面,這個現象同樣能做出準確的解釋。

2018年,中國的GDP是14.72萬億美元,而日本的GDP是4.97萬億美元。

也就是說,20年前的1998年,日本GDP還是中國GDP的4倍;然後日本原地踏步了20年,到2018年,中國GDP已經是日本的3倍了!

所以到了現在,如果你去瑞士旅行,走進瑞士的名表店,會發現裏面的招牌除了英文就是中文,基本上已經看不見日文了。

而在澳洲,無論是雪梨機場還是墨爾本機場,裏面的標導識系統,同樣是除了英文就是中文。

所以對日本人來說,這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而對我來說,20年後再去非洲,我就不生氣了,因為已沒人再把我當成日本人。

這可真讓人開心!

我是老非,一個旅行達人,一個背包客。

關註我,咱們線上一起玩。

科索沃的旅行見聞:

來個有意思的拼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