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健康

医学生规培制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

2021-02-02健康

看到规培又加三年之后,我终于明白韩国医生为什么罢工了。

韩国医生罢工事件沸沸扬扬,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据说目前还在僵持阶段。

事件一开始爆发的时候,我非常不理解韩国医生的行为。

第一,政府扩招是为了缓解紧张的医疗资源,使得韩国相对落后地区有更多的医护配比。另一方面,扩招之后不是也能扩充人手,降低自己的工作强度么?为什么要这么坚决地反对呢?

第二,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即使对政府政策有不满,也不能拿患者的生命作为筹码,甚至作为人质,来和政府对峙。

正在我疑惑之际,我在朋友圈看到了自己的大学同学,一个东北兄弟,在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读博。

嘿,这不巧了么这不是,跟兄弟打个电话聊一下。本来想整理成采访稿,奈何录音失败,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回忆一下和他的交流内容了。

我先问了问目前的情况。

他叹了口气,说还在罢工,他所在的医院年轻医生医生没人上班了,只有主任们还在上班。

当然,韩国的职称和中国的不完全一致,不过大体上也等同于中国的住院医、主治医、主任医生这种。

我问什么年轻医生们要罢工呢?」

「首先,他们不认为这是罢工,而是辞职。就是,老子不干了,我把辞职信交给医院,我就不上班了。按照规定,即使你不批准,三十天后自动生效,我也有理由不上班。」

「原来如此,那他们为什么要辞职?扩招不挺好的么,降低工作压力。」

「你可以去韩联社官网上用韩文搜搜看,其实报道得很详细了。就是政府扩招得太厉害,从每年3000人扩招到5000人,以下多了将近一倍。年轻医生认为将来自己的竞争压力会大很多,所以反对。」

韩政府向近5000名拒不返岗医师发送吊销执照通知 | 图源:韩联社

「那为什么主任们不反对呢?」

「其实很多主任也反对的,只是他们的反应没那么强烈,毕竟他们已经当上主任了,扩招也不太会影响到他们。」

原来如此。

「那患者们不是没法看病了,急诊手术怎么办?」「是啊,现在基本择期手术都停了,只剩我们这些进修交流的陪主任开刀了。急诊手术,就说手术间都满了,没法手术,把病人推走。」

韩大田市一患者因未及时找到接收医院而身亡 | 图源:韩联社

「那不是全国都差不多么,去其他医院不也是没医生开刀?」

「是啊,要不说老百姓苦呢,很多人都得不到救治。。。」

「不是,这些医生没有宣誓么,怎么能因为个人的利益就见死不救呢?」

「韩国这边,怎么说,大部分医生都仅仅把这个当作一个职业,没那么崇高的信仰的。他们认为政府就是在操纵民意,利用扩招让医生和民众对立,从而提高自己的支持率,所以他们不会罢休。」

尹锡悦批医师侵犯国民生命权称将从严惩处 | 图源:韩联社

「唔,韩国人的想法,跟我们其实很不一样。」

「是的,这边和西方类似,罢工太常见了。你看飞行员、环卫工、公交车司机不都罢工么,不也都影响了社会运转?这些医生觉得,这些职业能罢工,我也能罢工,当然他们明面上不说罢工,就说辞职,你也没办法。」

「那这个比例有多高呢?」

「基本上所有的实习医和住院医都辞职了吧,因为这是一种群体行为,你不跟着集体来,将来会被孤立和排挤的。」

经过这位兄弟的一番指导,我有点明白韩国医生们的想法了。就这几天,我又看到了两则消息,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韩国人的想法。

第一则消息是关于全面启动专培的:

重磅!规培十年后专培要来了?!中国卫生:从「5+0」到「5+3+x」,进一步完善!政协委员建议尽快全面启动专培!

第二则消息是网上看到的,很多大三甲开启入职全员博后时代。

意思是招聘进来之后,先不当住院医,先干两年博后,出了成果再进临床。

所以,看到这里,你明白了么?韩国医生为什么反对扩招。因为,如果扩招的话,很可能会面临和中国医学生一样的困境。

中国医学生扩招的具体数字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但从不断新建的医学院,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的硕博数量看,中国这20年医学生扩招的数量是惊人的。

大量的医学生毕业后涌入医疗行业,岗位又不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1. 延长培训年限。 不管什么学历都要规培,本科+硕士+博士+规培+专培,十几年投入进入,大大增加了岗位蓄水池,延缓了医学生真正进入临床的时间。

2. 提高准入门槛。 高分SCI有么?课题有么?基金有么?这些年三甲医院招聘的标准肉眼可见地水涨船高。所以网上抱怨声不断,但是你基本看到的都是硕博生、规培医生在抱怨,而其他主治医和主任医生们基本上不会抱怨,这个和韩国是一致的。

但我们国家还是坚定不移地在推进这些政策。

为什么?

其实,本质上就是牺牲一小批人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短缺,以及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博士一线城市留不下来,那我去二线城市吧?

硕士二线城市不要了,那我去三线城市吧?

本科生三线城市都搞不定了,那我去县城吧?

就这样,像婚礼上的香槟塔一样,医学生们就像葡萄酒一样,从灌满的一线酒杯逐渐外溢到最底层的基层卫生院。

慢慢地,二线城市也要博士了,县医院也要硕士了,整体的素质不就高了么?

而且每个人都是规培好的,甭管质量咋样,反正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研究生,培训过的,总比赤脚医生强。

我认识一哥们,就是复旦大学的博士,规培期间拿到了国自然,手头还好几篇10分SCI,没选择留院,而是回了山西老家。

作为一个「深受规培之苦」,但又「成功卷出」的医生,我深知这些制度对自己造成的损失,无论是时间上的还是金钱上的。

但我也明白,每个人在时代面前就是一粒沙,我们只能随着大潮起伏。生在了这个时代,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

今年是医学毕业生们最苦的一年,但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幸福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