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中国怎么不拍像日本大河剧一样的历史剧?

2014-12-05影视

21世纪以来的大河剧总体在走下坡路,最近十年更是如此,说实在也没太多可以学的了。

大河剧这种制作体制,本来就存在一些问题:

  1. 选材范围窄。基本就是平安-镰仓时代、战国时代、江户时代、明治维新这几个时间段,最近连江户时代都不怎么挖掘了(以前还有【八代将军吉宗】这种历史正剧)。个人认为,2000年的【葵 德川三代】就是大河剧中历史正剧最后的高峰了。
  2. 主角选择空间小。很多角色历史上其实没什么影响力,至多只能算「名臣名将」的水平,还没有咱们五虎将的名气大。你看有把五虎将里马超、黄忠单独拎出来拍一部剧的嘛?张飞都没有吧。
  3. 硬性篇幅要求导致没话找话,硬拖长度。选来选去就那些人,其中大部分都没那么丰富的历史故事。选真田信繁这样的,好歹也是奉命于危难之间,算得上波澜壮阔。要是剑走偏峰选个明智光秀这样的,我都不知道除了最后本能寺,明智光秀到底还有啥可以说的。但是,大河剧要50话剧本长度啊,到底怎么才能填满这么长的剧本?
  4. 大河剧是每年的政治任务。每年都要拍,每次都要准备50集剧本,还必须是基本基于历史,历史资源不够挖的,过度开采。
  5. 大河剧预算有限,动作场面和战争场面十分敷衍。看过的都知道(【葵三代】第一话的关原之战,已经是大河剧战争场面的巅峰了)

21世纪以来的大河剧,还在逐渐放弃历史正剧的模式,强化偶像剧要素,具体表现在:

  1. 谁是主角谁就伟光正。什么体恤民情、温柔善良、傻白甜全都往角色身上堆,也不想想乱世里搏杀出来的人,哪有那么多愁善感?
  2. 视野局限在主角个体,再难体现宏伟的历史变迁。因为部分角色本身的历史地位问题,能表现的主题、能反映的历史长度、社会复杂性非常有限。
  3. 过分强调对主角的现代化的浪漫主义塑造。明明是历史人物,却非要给主角安排一些非常现代化的意识形态作为核心动机。很难见到能很好阐述「个人野心和历史进程相互统一」的例子。

比如,拿【葵三代】对比,家康是个大野心家,但是他知道做军阀的老大是没前途的,要建立一套普世的稳定的秩序,点出了这个主题,家康作为日本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政治家的形象才能立起来。反过来,你说家康什么心地善良、性情温和,老爷心善见不得百姓受苦,肯定就出戏了。

当然,浪漫主义塑造也不是不行。真田小队长主演的【太平记】就挺浪漫的,不过这是因为足利尊氏的一生足够跌宕起伏,也就是角色经得起挖掘。

总之大河剧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遗憾。还不如放弃一年50集,改成几年一部,或者根据选材灵活控制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