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红楼梦】中,宝钗是在讨好所有人吗?

2019-11-26影视

宝钗的人际交往,其实就是成人世界的处世原则:跟任何人都保持合适的距离,不远不近,不亲不疏。

比如帮湘云办的螃蟹宴,这其实也是对贾母为自己做生日的回请。

借着湘云为由头,一是解了湘云经济之难:即便她像黛玉探春等人,只备几碟果子和素酒,手头也是很紧张的。身为贵族小姐,办诗会大概什么规格,她应该是大致明了的。况且怡红院奴婢传话时说「听说你们办诗会,云姑娘急得不得了」,既然心里渴望,估计也会详细咨询,津津有味的听听各个细节。身为奴婢能说什么,无非是吃的玩的场合人物。那么贾府诗会的规格,湘云心里也肯定有点儿数的。

如果肯定办不到,这小姑娘也不会豪爽的开口便要做东了。湘云看似咋咋呼呼,但何时真正让自己陷入过困境呢?她应该还没有详细的安排,当晚便被宝钗请入蘅芜苑了。所以宝钗一提,她便「为难」起来。

在她的模糊意识里,她大概就是想请几位作诗的姐妹。但这就很显小家子气了。她跟黛玉还不同,黛玉长住贾府,算自家小姐——「从我们家四个女孩算起...」,这四个女孩里,明显是有黛玉的。

但湘云再频繁光顾,也是客人。估计她是以自己的名义,第一次请客。肯定是把贾府众人都请上,才更合适!宝钗的安排,明显考虑到了她的方方面面,且都替她打理周全了。湘云虽然豪爽,却也是敏锐通透的!这场宴会,对湘云应该算是有利无害,所以湘云才感动非常,从此一厢情愿的要为宝钗「肝胆相照」「两肋插刀」。

但于宝钗来说,这场宴会,完全是「双赢」的:首先,湘云是贾母的娘家侄孙女,娘家人请婆家人的宴会风光体面周全,这其实也是贾母的面子。而且,宝钗资助湘云,贾母明显是知道的,否则也不会在湘云邀请时欣然赴约——「她有这心,须扰她这雅兴」!湘云的经济情况,贾母能不知道吗?

如果没有宝钗的帮忙,估计贾母也就暗里资助了吧!但肯定没有宝钗大大方方的帮忙更好看!。这个人情,贾母是要承的——「我说这个孩子办事周全」。而且,这也在人前展示了宝钗的办事能力——「这是宝姐姐帮我准备的。」

所以我认为,这一场螃蟹宴,其实是湘云贾母宝钗三方都得了方便和实惠。于物质上来说,是三方共赢的!于宝钗来说,如果没有这场螃蟹宴,可能就要由薛姨妈出头——「借一两日园子,摆酒请客」,作为贾母为宝钗做生日的回请。这个,算不上讨好谁,只能说宝钗对人情世故的把握很好。

除了这个,其实也说明了宝钗心地善良,她经历了世态人情,便由己渡人,体会到了身边人的经济困窘,并在能力范围内伸手相助。比如给黛玉的燕窝,比如给岫烟的资助,这份情怀,放在成人的世界里,我认为是很可贵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就是社会,对每一个普通人道德和爱心上的至高要求了吧!而红楼梦开篇,便把这一群红楼女子定性为「普通人」了——「不过是几个异样女子,亦无...」

之后,湘云热情似火的跟在了宝钗身后,宝钗,接受的却是有分寸有距离的。湘云是「家常话犯难事尽情告诉」,宝钗对之,应该像对黛玉说的那般吧——「我在一日,且与你开解一日」。

但湘云认为的那种「生死相依」的年少时期的闺密情——「我若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即便没了父母也是无碍的」,却始终是一厢情愿的。在湘云的心里,宝姐姐是超越了人情欲望的菩萨似的存在吧——「宝姐姐,你那样说,恰有人那样想呢」。宝钗「整哭了一夜」的那份委屈和心酸,「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那份艰难的攀登,湘云,始终是不明了的。

所以,抄捡大观园的第二日,宝钗便不声不响的安排湘云别处居住,擅自清空了蘅芜苑。那一日,湘云彻底安静下来,安静的就像不在场。这算是少年世界里的狂热赤诚的心,触碰了成人世界里冰冷坚硬的墙。

但整个过程,我认为宝钗都没有讨好湘云的动作!只能算是两人用各自的方式,去相伴吧!只是,湘云在相交,而宝钗,在相处。

不光是湘云,对同辈的公子小姐们,感觉宝钗遵循的,都是成人世界的处世之道,不远不近,不亲不疏!从湘黛到环兰,送的礼物不分彼此,连赵姨娘都感叹「我们这样没时运的...」我觉得,宝钗的依据,就是当时社会的划分标准。贾环再没时运没品格,他也是贾府的庶出公子,贵族送礼,自有一套阶级标准,宝钗是在严格遵守。她不曾去找贾环玩,但贾环找上门来,她便按照标准来接待——「宝兄弟,快别这么说...」送礼,严格按照标准来,「不露谁厚谁薄」!这个,说不上是讨好。只是她的处世原则。

但是,黛玉是唯一的例外。记得哪位红友写过的一篇文章「宝钗何曾让过黛玉啊」,最初,两人是摩擦不断的:黛玉明嘲,宝钗暗讽。后来,黛玉丧父失了依靠,宝钗婚姻处处碰壁,宝黛爱情明确!两人开始惺惺相惜!黛玉葬父归来分发礼物,宝钗是第一个。

那么宝钗送燕窝,我觉得主要还是真情真意,不算讨好。品品那段话——「看你的药里,人参肉桂太多...」,宝玉也是杂学旁收的,有没有替黛玉想到这一点?而且,宝钗资助燕窝是「悄悄的」,若不是紫鹃告诉了宝玉,贾母根本不知道的。燕窝的物质价值,黛玉是看不到眼里的,她感动的,是宝钗这份心——「东西是小,难得你多情至此」,这跟凤姐儿对黛玉的讨好是不一样的。黛玉冰雪聪明,焉能不知真心假意?

宝钗是孤独的呀,同是寄人篱墙下,黛玉对宝钗来说是不同的。只有在黛玉面前,她才会说起自己的苦楚:「我和你是一样的」「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这些心酸,只有在黛玉面前,才略可倾诉。也只有在黛玉面前,宝钗才会无所顾忌的开那些没有分寸的玩笑——「别听她的,她耍你呢」......人是群居的,是需要伴儿的!这个,无关讨好。

而黛玉,也是唯一能跟她平等的辨理疏导,不是完全被她教育的!比如做香菱的老师,比如对宝琴【十美吟】的守护......黛玉是聪慧的,她的心,只能用真心换...如果说与世俗的妥协是黛玉的成熟,那么与自己心灵的和解便是宝钗的成长。

至于长辈,细思来话就长了。或许有讨好的成分吧!但绝不是全部。若说完全的讨好,就是对当时社会的礼教。只有讨好了当时的礼教,宝钗才能赢得好名声,「送我上青云」。

就像现代的孩子,他们的理想是清华北大。对老师同学,他们也会送礼物送祝福,也许为讨好师长同学,也许为感谢他们素日的帮助,也许是表达素日的情谊......但他们要达成理想,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和提高。

宝钗也是一样的。她要攀上青云,主要是要靠自身的优秀!那么,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有德」的社会要求下,怎样才算「优秀」呢?也就是恪守封建礼教吧。成为一位标准的封建淑女,这才是她「上青云」的基本。聪慧如她,自然不会「舍本逐末」的去讨好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