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如何分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人物?

2019-02-08影视

调整顺序,先说配角,比较欣赏的是张氏。

张氏其人,出身将门,少时多顺遂,唯有婚姻一事并不如意。丈夫念旧,贵妾当家,一身傲气,怎肯低头,可是就如她自己后来所说,"恁是九天玄女,到了这凡尘世间,怕是也当不成仙女了。"难产之后,重整内宅,然纵使举案齐眉,终究意难平。直到后来京城大乱,蟊贼入府

当下,(张氏)便以贴身软弓亲自射伤数名贼人,其中两个勇悍的贼人被擒后见一屋子妇孺,犹自狂妄,满嘴污言秽语的吓唬。张氏怒极,二话不说,刷刷数剑削下那两贼的耳朵,甩在地上喂了黑獒——当时满场肃穆,沈府众人敢出声。 至此后,沈府上下见了张氏都绕着走;张氏其后数十年的日子也过得极有派头,妾侍不敢顶嘴,继子女不敢啰嗦。

看到此处,方才长出了一口气啊。后来又看到张氏去郑家吊唁

她一踏进郑府的迎客厅,本在叽喳闲话的贵妇们忽的寂静无声,看她的目光又敬又畏,说话莫名客气起来。 这就是厉害的泼妇与 武林女高手 之间的待遇区别,适才绿枝几个在跟前服侍时,对着张氏也是战战兢兢的,大气不敢出一下

本就该是个提刀立马的巾帼英雄,困于后宅,已是无奈,与其被人时时怜悯,不如让众人畏服。书中最后写到,张氏后半生子孙绕膝,热闹烦恼不得闲,再无功夫空叹落寞。结局虽然是俗了些,可总归是刀剑出鞘,又何惧世俗。

再说主角,这部小说的女主角打动我的只有一个点:

顾廷烨怔怔的看着对面的女:「我……不是有意怪你,只是每回提起齐衡,你总是莫名心虚……」
明兰仿佛被触及心底最深处的地方,心中隐匿的那一处轰然塌方,被掩藏住的丑陋无处躲藏。她一手撑着桌,哀戚道:「 ……我心虚,是因为,当一个人待我真心真意时,我却只想着自己 。」
顾廷烨倏然抬头。
明兰泫然欲泣:「 他待我很好,不计较得失脸面,没因我是庶出就瞧不起我,只是想待我好。并真心想娶我,为此辗转耗力。可我……我只顾着自保。只要自己能安安稳稳的,我从不曾顾惜过他半分。 」大颗的泪水滚下精致的面庞,她泣不成声,「你疑我的没错。这辈,我从来只爱自己。」
PS:详见第190章 世间道 之 君心我心 惟愿知心

感念别人对自己的好,但由于环境所限不敢有半分回应,从而心怀歉意,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才觉得明兰 是活的 。之前一直循规蹈矩,看不出她有什么区别与其他角色的特质,为什么就成了主角呢?还不如如兰来得真实。

补充:

1.评论区有人说女主是反省了,但心不诚。

我强调一下,我认为女主至少在那一刻是 真的感怀齐衡 的,我只是从女主的反省行为中感觉到女主的 真实性 ,之后的行为也是符合女主人设的,都只是个人看法,无关其他。

另外读完上面这段话之后,我对齐衡的好感>女主,以至于倒回去重新翻看了齐衡的部分

(齐衡父母谈论齐衡的第一次婚事)
平宁郡主看着丈夫慈善的面容,想起适才 儿跪在自己跟前哭着苦苦哀求的模样 ,也有些心软,夫妻俩对坐一会儿,只闻得平宁郡主用汤匙搅动盅碗清脆的瓷器碰撞声,过了一会儿,平宁郡主面色松动,缓和下口气道:「我也心疼儿,若……他真喜欢,不如待县主过门后,咱们去求了来给衡哥儿做个偏房吧?不过是个庶女,也当得了……」
(……齐衡父亲反驳,不会让明兰为妾……)
平宁郡主轻轻放下碗盅,笑道:「我笑你们父俩一个样,适才衡儿求到我跟前来,好话赌咒说了一箩筐,我被他夹缠不过,当时也说不如纳明兰为妾 ,他当时就慌了手脚,连连说不可,说明兰是个刚烈性,当着一地的碎瓷片差点就要跪下来 。」
PS:第55章 儿媳的典范(前半部分)
后面丧妻再娶之前,应该也有关于齐衡对明兰的描述,小说太长,不好找(懒得找)

齐衡或许不懂明兰,或许还有些懦弱,但是 他对明兰是真心的 ,只是囿于家族门第,最终无法在一起。况且书中明兰对他没有一丝回应,齐衡曾经说过明兰但凡有丝毫回应,他也会排除万难跟明兰在一起,所以齐衡就连争取的底气都是不足的。

我怜惜的是齐衡的这份真心,同情的是他的无奈。

虽然我更支持明兰选顾廷烨

2.关于知否被称为"小红楼"

我不知道这个说法从何而来,我也算不得什么书粉,只是当时比较闲、看网上推荐的人多才读的,也只是因为作者叙事流畅、语言多有诙谐之处才把这么长的小说读完了。个人感觉可能只是因为出场人物多且关系复杂,又都是描述后宅之事,和红楼梦有些相像,才有了"小红楼"这种说法,但两部小说所传递的思想完全不一样。 知否于红楼,只是形似,未得神韵。

知否确实存在封建糟粕思想,我读的时候也能感觉到作者对于恶毒女配的刻画过于单一,比如林小娘、墨兰、康姨妈、被休的那位余家大太太,小秦氏等。 个人最不能接受的是小秦氏的那两个孙儿(女),顾廷炜的妻子,她的结局不该如此悲惨。

读的时候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者持批判的态度,又或者干脆就把它当作一普通网文读完就完了。要知道它本来就是一部网络小说,真的需要拿出读红楼梦的态度来细细研读、分析每一个人物吗?至少我认为,大家没有必要揪着小说的一个"黑点"不撒口。

最后,就算是要用 批判 的态度读小说,但批判也不是一味的批评,故事的设定、人物的塑造,又或者小说中有一处描述打动了你,都应该算是这部小说的可取之处。

我是因为小说最后的结束语而对作者、小说持正面肯定的态度。

但,也只是个、人、态、度,而已!

结束语:

这个故事,起始于一位盛六姑娘,也结束于一位盛六姑娘,最后她们都很幸福;
所有的情感纷扰,起始于一个齐姓少年掀帘而入的一个下午,也结束于这个少年的过世,他最后是否幸福,谁也不知道;
我们的怀念,起始于一个家族的即将兴盛,也结束于这个家族的花到荼蘼。花开花落,周而复始。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血脉,都是如此。我想描写一个繁华的盛世,有英明的君主,果敢的将军,狡黠的投机者,算有遗策的谋略家,有鲜血,有惨烈,更有辉煌的未来。
我想描写一个正在走上坡的家族,有深思熟虑的家长,有光明磊落的男儿,有刚烈妩媚的女儿,有泪水,有伤害,更有苦尽甘来的团圆。
在【知否】正中出现过的所有主要人物,无论他们哭过,笑过,欢乐过,悲伤过,无论是强大的,卑微的,善良的,恶毒的,成功的,失败的,他们的故事都已经结束了。
此后,我不会再写关于他们的故事了。
谢谢大家,非常感谢。
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很高兴认识大家,写到这里,我有些想哭。
凌晨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