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我们总说农民是质朴的,为何在七武士中农民那么龌龊?

2016-04-14影视

在很多作家的笔下,农村人经常是与淳朴和善良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而在赵本山的小品里,农村人往往是以愚昧和滑稽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我所生活的农村,有着另外的一面。

印象最深刻的是家乡人的势利,在这里,固然有少数人会尊敬能干而正直的人,但让大多数人恭维的还是村里比较富裕有钱的人和为官的人;村里人也尊敬老师,但并不是因为老师是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是因为老师「每天和学生吹吹牛,一个月就能拿到工资」,说到底还是盯着老师的钱袋子;一个人如果只有「善良、正直、勤劳」等美德,生活却一贫如洗,所能受到的,只会是大多数人的歧视和少数人的同情。

在我上初高中的时候,村里突然兴起偷盗之风。当时彩电洗衣机之类的家电还比较少见,是很多姑娘想要而不一定能得到的嫁妆。某一天早上,村里某户人家起床洒扫时发现昨晚从里面锁得好好的门,居然被人撬开了,家里的彩电、影碟机、洗衣机什么的都不翼而飞。从那之后,经常听闻村里谁谁谁家又被盗了。开始失窃的只是现金或者贵重的家电,后来蔓延到马车、木材、稻谷和玉米,甚至是牛马猪羊等牲畜。在那几年里,虽然家家户户都生怕自家被贼盯上,做足了防盗工作,但是,当听说某某就是村里东偷西摸的那个时,不少人会一脸羡慕地说上一句:「也算是人家有本事。」

当年的我不喜欢这些,但我知道自己无力去改变什么,因为换作是我,也不可能自家养孩子都困难还承担照料村里孤寡老人的重任,所以只能在某个听说那老人已经在家中饿死发臭的时候轻轻叹息一声,眼不见心为静。「衣食足而知礼仪」,在一个维生尚且困难的地方,人们崇尚金钱和权势是一种必然。我想,两千年前的项羽,想必正是因为知道农民势利的一面,所以失败之后才不肯过江东。

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许多人老无所依。家族的一位奶奶级别的人物,结婚后生到第三个孩子才是儿子,她那一辈人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很重,加之又是晚年得子,自然是关爱有加,听说一直到小学六年级,她儿子回家还要缠着那个奶奶要奶吃,而她居然还有奶水。甚至到现在,我也无法明白,父母对子女的爱要有多深,才能爱到这样的程度。但是父母对子女而言,除了是依靠,是否有一天也会成为包袱和负担呢?这是农村人的务实或是残忍?

十五年过去了,她儿子也已经为人父母,在村北公路边盖了新房,但把父母留在了这边老房子。我去探望两位老人时,他们唠唠叨叨地跟我说起了儿媳妇的种种不是,还谴责儿子与儿媳沆瀣一气忤逆自己。

我静静地听着,但什么都没有说,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这样的事情见得太多了。在我的印象中,村里十个家庭,大概只有那么一两家能够尽心地赡养老人。听过老人被成家立业的孩子占了正房赶到小耳房度过晚年的事情,也听过老人儿女齐全却无人赡养在外面捡垃圾为生的,见过老人不堪忍受儿媳的谩骂喝农药上吊自杀的,也见过独居的老人死了近半个月蛆虫都爬满了才被儿女发现的。即使是亲戚家的老人,他们遭罪的时候,我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因为身为孙子辈的我,相比他们的儿女来说,只是局外人,我的搀和不仅无法让任何事情变得好转,反而极有可能让他们受到更糟糕的待遇。

你如果不生在农村,永远只能看得到农村的落后和淳朴,或是热情和憨厚,很难了解他们骨子里那种卑微和狡黠,生存的本能让他们中的有些人显得残忍而无情,黑泽明的电影借用一场战争,把农民的这些特征表现了出来。

是的,农村生活的艰辛塑造了农民性格当中势利和残忍的一面,但即使荒漠中也会有仙人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耻笑贫穷,还是会有好心的妇人给村里困难的家庭偷偷送上自己园子里丰收的食物;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为了自己生火做饭胡乱砍伐山上的树木,还是会有有见识的妇人扯着自家把小树整棵砍了拿回家的男人的脸教训说:「小树的头你都忍心砍,你咋个不拿刀把你儿子的头砍掉呢!」并不是每一个人见到拆房抢牛的恶官都点头哈腰,还是有人信奉「老子行得正走得直,怕你个毬!」的理论,不亢不卑地打恶官的面前经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巴不得把别人家种的瓜别人家养的猪都偷到自己家,还是有人拾金不昧,还是有人为了维系公道而替别人出头。

我所认识的农村人,是懂得知足常乐的一群人。网上大家讨论贫富差距,觉得中国马上就要完蛋了,大家常用「水深火热」来形容农民生计艰难,但真的和村里人谈起来,他们都觉得自己赶上了好时代,「不用交公粮,不用纳税,自己苦得多少都算自己的」,这是让他们最高兴的。他们只是把富人的挥金如土当作传奇在茶余饭后拿来说说笑笑,他们一个周能吃到一餐肉就觉得非常满足了。

或许对农村人来说,只要官府给他们一条活路,让他一家人饿不死,他就能继续忍受各种艰辛和不公。要是能够这样容忍的一群人,你都能逼得他们造反,你需要多差劲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