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搁了很久的问题,趁2014年未结束,明天飞去加州圣地牙哥前赶快回答。
- 还未开始读时,想自立门户,开宗立派,未想过要拿诺贝尔奖,但身边的亲朋好友总觉得到了美国就能拿诺贝尔奖,弄得自己感觉良好;唸研究员数年后,觉得能够tenure-track已经很不错了。
- 未开始唸时,不介意一生清贫;但当有了女友后,虽然不望成为富豪(或土豪),但总觉得做学术的钱太少。
- 年轻时,总觉得很多事情有目标就能达成;唸下去,才知道理论物理中未解决的问题可能终吾之事业也未能参透。从此学到:不要浮燥。
- 年轻时,以为做理论物理是做应用数学,后来被教授们重重教训。面璧思过后,决定洗心革面,做个有图象的人。后来我明白了,找工作时,其实就是做售货员,出售你做的那条数学问题。「为什麽你算这个?」没有好的物理触觉,答上来便支支吾吾。
- 立志做理论物理的同学,本科时都是GPA爆灯之优秀学生;到了研究院,身边有一堆不过二十岁的神童也算了,同学们都是同样的牛,优越感没有了,那个心理落差一开始很难接受。但后来学会了:没有跟人家比较的必要,做好自己的问题,多看文章,观摩人家的工作。
- 年轻的人总爱做最新最热门的东西,人做我又做,使得我们张张刀无张利,「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其实,还是专心做好自己的问题。
- 学多点技巧无所谓,但到了答辩时,原来我只有一门精。
- 做理论的人,总看不起做实验的人,可又眼红他们赚钱多。其实,世界之大,行行出状元,各有千秋,没有实验物理,便没有理论物理。
- 毕业的时候,本来一心找个博士后,无果。以为转投工业界便有前途,但也找了几个月。一年前,老闆还讥讽生物物理的人是骗饭吃,现在却苦口婆心叫我转行做生物物理,我不从。在工业界一段时间后,回头想起,其实輚行也不错。做理论物理的人,不一定是因为物理,而是喜欢做quantitative research,只不过现在不是quantum field罢了。
- 转行后,有时也上一上Physics Today或cond-mat,看看最新发展,心胸广阔后看东西,还真的有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