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名义:
鄱阳湖是一个新生断陷湖,那么一个构造断陷湖泊怎样才叫消亡?
在地质工作者看来,只有当断陷活动彻底停止,曾经不断沉降的地区趋于停止活动,盆地/湖泊完全平原化才能叫做
消亡/死亡
。从这个出发点,鄱阳湖会不会消亡就不是与三峡有没有关系的话题,而是基于构造断陷盆地发展史的地质问题。
这并不是在否认三峡工程对鄱阳湖起到的影响:它改变了原有的枯洪水周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枯水的程度和枯水期持续时间
。但不会引起鄱阳湖的消亡/死亡。只要湿润的夏季到来,将复现碧波荡漾;而只要气候向着温暖潮湿的方向演化,鄱阳湖还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
鄱阳湖是个季节性吞吐湖泊,在洪水季节为湖,在枯水季节基本为河
。在了解这一点前谈鄱阳湖干涸,都是在扯淡。
鄱阳湖与三峡的关系也很复杂,完全可以另开个问题来讨论。
====================
第二次名义:
这篇回答在知乎日报和这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还引发了「科学界应该给公众传达怎样的信号」等话题探讨。逗比答主在欢乐的写下这篇「专业相关」的回答时,却是真的没有料到这个局面。
一些认为鄙答主太乐观、没有人文关怀、脱离生活、传递错误信号的评论看见了,有点哭笑不得。距离一个好的科普者,我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后这篇答案的门槛也是设的有点高了……不适合面向公众广为传播,写它的
初衷也只是小圈子里解惑与讨论(最开始要求展开的某人,怪你咯23333)
。
地质是一门冰冷的学科,让一个研究百万年尺度的地质民工生出些许重视人类因素的情怀,臣妾暂时真的没法做到……三峡能存在1.2万年不……额,扯远了。
请原谅一个地质民工的石头思维。
毕竟,路上随便踢开的一颗石子,它的年龄也往往是以亿年计的。
---------------------------------------
1.鄱阳湖不需要救,它存在的历史比
人类文明
久远,也可能会比人类文明更长久。
鄱阳湖,不能仅仅从现今湖面格局约形成于250a【1】以前来看,而应将目光放的更深远,从地质演化的角度对鄱阳湖及鄱阳盆地的演化进行认识。
(1)
鄱阳湖是第四纪以来区域构造活动的产物,是一个新生的断陷湖泊。
鄱阳湖盆地与其西部的庐山夹于4 条深断裂(从东到西依次为江南深断裂、九江—永新深断裂、赣江深断裂、湖口—上谈深断裂)之中,因此,庐山是—座典型的断块山,其
东部的鄱阳湖盆地为一个典型的断块盆地
。这
四条断裂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活动控制着鄱阳湖断坡发育,同时与湖平面升降一起控制着湖盆的沉积中心
,进而影响湖盆的沉积模式。【3】
通俗的说来,鄱阳湖是一个与庐山的相对抬升有关的相对下沉区,一系列
地堑
控制着鄱阳湖地区的
沉降运动
。这种缓慢但坚定的沉降使得江西的这片区域得以存在万山丛中一点平的地貌格局,而庐山-鄱阳湖惜惜相生的关系则是第四纪以来变得更刻骨缠绵。
(2)
鄱阳湖是继承了中生代鄱阳盆地继续发育的沉降区
发生在中晚中生代(晚三叠世至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形成了鄱阳湖断陷, 奠定了中新生代鄱阳盆地的雏形。到喜马拉雅运动早期, 盆地大部分地区隆起, 老第三纪仅安义、南昌青云谱一带仍继续沉陷, 至新第三纪时全区上升, 形成了丘陵起伏的山间盆地, 从此奠定了鄱阳盆地的轮廓。【4】
如果将眼光放的更远,鄱阳盆地的演化早在2亿多年前就开始启动。燕山运动一声吼,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开始发抖。而惨烈的
青藏连续追尾事件
,则将中国大地上的新构造运动推向高潮。
(3)
鄱阳湖接受沉积始于12ka,至今是一个不断沉降、湖体范围扩大的演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