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为什么古代科举不考数学?

2024-05-15科学

因为科举选拔的是官僚,考数学能选拔出什么?大锅工酱么?

人家李世民看了如过江之鲫的大唐士子,都得意洋洋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翻译一下:天下英雄,都进了我的圈套了。

谈科举,就要谈谈科举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

科举,最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央集权。就是为了皇帝把地方官僚的选拔权限掌握在自己手里。

因为九品中正制,选拔的地方官名单都是地方乡贤们提供的,高层官僚则是原有的高层官僚互相保举的。皇帝就是在这个名单里画几个圈。这个就像满清的皇帝在什么科尔沁旗贵族圈子里选妃子,适龄的,又是蒙古王爷女儿,那选来选去不就是那么几个人么。那皇帝只能在那么几个人中选一个能看的,没那么龅牙的。那皇帝肯定不爽啊。

怎么让皇帝爽?那也很简单么,就是在民间搞选美。基数一上来,最后的人选由皇帝亲自过目。虽然一开始的海选阶段肯定还会存在一些后门,但是那选出来的妃子的颜值让皇帝满意的概率就高的多了。

我大清的「如花」们。

至于什么民间选出来的秀女的综合素质,真的能比科尔沁亲王家的女儿高么?这要看什么素质,是床笫功夫?还是骑射弓马?还是拉拢人心、维稳地方?也就第一个估计民间秀女还能秒杀科尔沁郡主,其余两个真的要被完爆啊。当然,我们的目的是让皇帝爽,因此自然第一个最重要。

上面谈到了科举的本质——从一开始人家就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在地方官内安插自己的心腹,从而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地方上被地方乡贤们渗透成筛子,从而让中国「西欧化」、「分封邦国化」。

首先,如果地方上的有钱人又有了权,那中国肯定就逐渐「分封化」了,中央集权搞不下去了。所以,我们科举,一开始的目的就是选些地方上最好没有根基的屌丝,因为这些屌丝没有根基,他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因此想用的时候把他们一手提拔起来,想废掉他们的时候直接九族抄斩,根本不需要担心他们在地方上有什么根基,瓜蔓抄他们会给地方维稳造成什么障碍。

以上这只是最理想的科举模式—— 对于中国皇帝而言,有一个巨大的遗憾,那就是乞丐实在不识字,连最起码的文书都看不懂。如果不然,科举官僚最好每一代都从乞丐里面选。因为这样选拔出来的人真的一丝一毫的根基都没有,纯纯的天子门生,这可以彻底避免地方分封化。 当然,正如我上面所说,因为古代皇权没有能力下县,哪怕是民间广选秀女,在一开始海选阶段,也保不齐地方县级婆罗门会让自己的女儿走后门参选,挤走那些真正美貌的渔家女周芷若之流,因此哪怕是到了明清时代,科举仍然不是纯粹理想化的——地方上一些关系户垄断乡试、会试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

既然如此,那科举考试肯定要考些简单的,你上来就考什么四大力学、朗道十诫、复分析李代数.............这东西屌丝根本不会啊,什么人能会这玩意?想来无非就是各色院士、专家教授的子女,要不然就是地方上能请得起院士和教授做家庭教师的百亿级富豪——那地方上不就又分封化了,又不利于中央集权了。

谈到中央集权,我们还得谈谈古代的印刷。中国古代所谓的活字印刷根本不实用——英文就26个字母,自然可以活字印刷颠三倒四地排版;汉字几万个字,要怎样活字印刷呢?古代常用的,就是雕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然后刷上油墨,直接覆在纸上就印刷好了。

这就是古代的雕版印刷。

可想而知,雕版印刷可以让识字门槛极大地降低——如果是海量印刷的书籍,雕版可以反复的印刷至少几万次甚至十万次以上;如果纸张质量再次一点,印刷一些海量流传的书籍四舍五入等于不用钱。在儒教统治的大明,说人手一套四书五经夸张了,每个村有几套四书五经,足够让每个村的适龄青年都能沐浴在四书五经的「圣光」之下,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所以,我们要列一个教学大纲——考的科目要尽可能少,最好就从流传最广的四书五经里面考,反正颠来倒去也就考这些东西,其余的一概不考。

至于选上来的人很蠢——连数学都不会,这个古代皇帝并不介意——人家的目的是选出聪明人么?人家的目的,无非只是为了选拔些牧羊犬代天牧民罢了,牧羊犬太聪明,整天想着拱走农场主「单干」,对于农场主又有什么好处呢?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举逐渐废除数学,也就顺理成章了。正如下面很多人所说,哪怕是唐朝的明算科,也是完全不受重视的呀。选拔出来的人选官都是「 书算于从九品下叙 」(【唐六典·尚书吏部】)。而整天研究什么儒家经典还有策论的进士科,上来就是五品官。傻子才去学明算呢,还不如把进士科学学好那是真的光耀门楣。

至于为什么待遇和学识倒挂——没有真才实学的进士那都是人上人上人,明算科「大锅工酱」那都是官僚地基了。这也好理解啊,我们大唐选拔明算科,就是为了选拔「大锅工酱」,让你一辈子扎根基层啊。明算科选出来的人可以做什么?要不然就去地方上勘算田亩、核对账目,要不然就去钦天监推演天文,要不然就去宫廷军队里设计机括;反正就是一辈子「大锅工酱」的命。你都掌握明算了,肯定不能让你升官去转管理啊,懂行的人都转管理了,地方上还有懂行的人么?没有懂行的人,谁去勘算田亩?谁去设计机括?谁去推演天文? 大家都当老爷去了,谁来干活呢? 我们古中国的优势就在于—— 让不懂行的牧羊犬当老爷坐轿子享福,让懂行的牛马牵着帝国负重前行。整个帝国就能完美地运转了。

所以这也好解释为什么中晚唐一推行雕版印刷,明算的基础——祖冲之的【缀术】就逐渐失传了。这必然要失传啊。【缀术】在隋朝就被人吐槽「看不懂」、「不知道写的什么东西」。在唐朝早期,还能勉强靠着一些手抄本在大家族中流传——主要也就是大家族庶出的没什么指望的子嗣们,如果对数学有兴趣的,还可以考门明算,做扎根基层的「大锅工酱」混口饭吃。到了晚唐乃至五代十国,随着雕版印刷效率爆杀手抄本,这下彻底失传了。现代搜索引擎的PageRank是根据搜索数来判断权重的,古代也同理啊,【缀术】这种东西既难学到逆天,就算勉强学成,也就是个从九品一辈子,学这玩意简直事倍功半啊,注定是没什么人学的。这样权重就会越来越低,越来越低,既然刻的书都卖不出去,雕版刻匠就会逐步降低雕版的权重,最终也就失传了。而那些本身就容易学,很容易事半功倍,而且钻研之后就能「龙场悟道」的书籍,典型比如四书五经,随着搜索权重越加越高,终于普及到全中国每个村子都有好几套。

所以,古中国的数学,由于逆天的泥石流反向选拔机制,必然是日渐崩坏的。在帝国需要最高算学人才的钦天监,很多时候都是一帮子大鼻子掌舵。

中国的钦天监,离不开大鼻子们,毕竟古中国的数学选拔机制太逆天了。

比如大唐的钦天监,负责掌舵的就是一群阿三——

「今有迦叶氏、瞿昙氏、拘摩罗等三家 天竺历 ,并掌在太史阁。」
——唐帝国司天夏官.杨景风
这个掌握大唐帝国钦天监百余年的瞿昙家族,「瞿昙」是汉文转写,翻译成我们熟悉的语言,就是「Gautam乔达摩」。

至于元帝国执政钦天监的高层,主要就是西域回回,这个很多史料都有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到了明朝时期,随着西域回回逐渐引退,整个帝国的历法都日渐崩坏了。

前段时间很火的剧【显微镜下的大明】,像这种可以用几何解法推算田亩面积,从而计算税收的人才在我大明必然是要作为「大锅工酱」扎根基层一辈子的。否则能根据田亩推算税收的人才都入内阁了,谁来负责计算税收?没人计算税收,那整天研究四书五经驭人之术的严阁老吃什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