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旅行

纽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2013-08-29旅行

有些城市宜居,有些城市宜逛,有些城市宜逃,但像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你总是很难定义它的属性。

2014年1月,一位名叫克莱格·泰勒的加拿大作家拿着签证只身前往纽约,为的是一场范围广、人员多、时间长的采访。

近400小时的录音中,收录了超过180个人的声音,笔记写满了整整71本。而后,基于这串数据,有了【纽约人】这本独属纽约的「自画像」。

要想刻画纽约这座常住人口达800多万的「超级城市」,找到能够为它发声的「纽约人」很重要。

为此,泰勒深入各行各业,与歌手、摄影师、心理咨询师、示威者、退休人员、临终护士等在纽约「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物对话。

其中,有作为「土著」般的纽约人对它毫不留情面的吐槽与厌弃;有「外来客」般的受访者对它的水土不服;有「假面人」般的倾诉者对它的顺从与抗拒……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保姆的陈述。

她说:「(纽约是这样一座城市)你陷得越深,就越无法坦然坐下来思考,因为你甚至没机会思考。」

作为一名自小接受富裕环境熏陶的高知保姆,来到纽约,她仍感叹于纽约的财富与速度,这就是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独属于「超级城市」的光环。

可谁能说这光环不是天使头上的枷锁呢?

正如保姆所说,任何一个毫无野心的人,在进入纽约这个竞技场后,都不能全身而退:

成年人为了比「酷」不断追名逐利,孩子也成为他们实现成功人生的工具。

在纽约,对个人而言,成功意味着放弃一部分自我;而对整座城市而言,成功意味着排除一切慢调行业,只关注房地产。

没错,你也许从各种途径看到或听到过,在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无家可归者」正日渐成为它显著的社会问题。

讽刺的是,本书受访者中不止一位提到过类似的话:

「纽约市本可以没有流浪汉的。」「纽约本可以使大片闲置房产让位给投机以外的事。」

即便纽约的繁华有目共睹,但共存在纽约人心中的空洞也越来越大。他们被天然地划分成两派——有钱、没钱。

没钱人心中忧虑着日子过不下去,因为「纽约从来都不是一座会等你的城市」;有钱人心中忧虑着没钱的日子,因为「生活成本高所带来的不安全感正击溃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

如此看来,纽约的富人与穷人在某一心态维度上竟能出奇地一致,这也许又是「超级城市」纽约的一大特色。

读完这本书,你也许会痛苦地发现:那些扎根在你头脑中对纽约的固有印象,还不如手中正啃咬着的面包真实。

而那些仅有的让你觉得纽约还不错的发言,都是人性的光辉在做注脚。

以片面的人生试图分析一座现代之城的全部。

【纽约人】一书也许不足以概括所有人眼中的「大熔炉」,但也足够我们了解熔炉里的人在经历什么,熔炉外的人何以狂热地向往「入城」。

我们无法质疑奔赴纽约的人,也无法谴责逃离纽约的人。归根结底,如何选择是每个人自己的人生课题。

作家麦家曾在他的小说里写下「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这是对人生有所证悟的人才拥有的心境。大多数的我们不过是世俗里的凡人,没有什么「上帝视角」,能做的只有悲喜自渡。

到了今天这个可以自由决断人生的时代,之所以你会走你的人生路、我走我的人生路,是因为我们坚信着:

就人生而言,经历比成功的内涵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