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9旅行 2017年8月11日更新: 准备去京都之前,我又想起了少时读过的川端康成,并最终从老家落灰的藏书中,找到了那本封面就是金阁寺雪景的小说合集。翻了翻才发现,里面的【古都】一篇,正是以京都为背景。带着故事的点滴和过往的回忆游京都,似乎更能体会这个城市的魅力。 「低下头来的千重子,把目光停在枫树根旁那座雕有基督像的灯笼上。借助屋里的灯光,已经看不清那剥蚀了的圣像,但她好像在祈祷什么。 ‘妈妈,真的,我是在什么地方出生的?’ 母亲和父亲面面相觑。 ‘在祗园的樱花树下呀!’太吉郎断然地说。」 这里面提到的祗园,正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故事里的父亲,为了安慰收养的女儿,哄骗说千重子并非被遗弃,而是从别人那里抢来的。而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地方,就是祗园。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祗园一直以来就是京都传统的繁华街区,并且酒肆商店林立,至今在祗园地区的花见小路等地也常有舞伎和艺伎出没。 而我们这次安排的住宿,第一晚就在祗园的八坂神社附近,是一家传统的日式旅馆-祗园畑中。 虽然早就打定主意来到京都一定要体验一下当地传统的住宿方式,但真正订房间的时候才发现这种旅馆的价格令人咂舌。之前一直惦记着俵屋旅馆的甜品,但一查才知道,俵屋是京都最有名的日式旅馆之一,也是乔帮主每次来京都都会下榻的地方,哪怕淡季,一晚的价格也在大几千的样子。这样一来,畑中的价格虽然也不菲,但相比之下还是好多了。 日式旅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宁静,比较低矮的层高,开阔疏朗的布局,米黄色的地面和灰褐色的墙面,会给人沉下去的感觉。 房间一角的壁龛布置了香炉和画轴,据说好的日式旅馆,主人都会根据季节和风景按时更换画作,以体现四季更迭,风景变换。日式的壁龛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存在,其原型来自禅宗僧侣的房间,后来逐渐成为日式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看到中村好文在【住宅读本】里提到「居心地」这个概念的时候,一直觉得是神来之笔,这次看到壁龛在日式住宅里的存在之后,终于能明白作者对于居心地这种概念的提炼,大概也非偶然,而是环境潜移默化带来的福至灵开。 青莲院的壁龛 虽然房间的空调有些吵,我和M先生仍是一夜好眠,直到早上七点半的电话铃声响了很久都不愿去接。说起来这也是传统日式旅馆的奇特之处,需要遵从店家的规定,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吃早饭。来之前M先生特意找出了晓松奇谈里面谈到日本的一期节目给我看,里面有提到日本是一个很固执的民族,做事情有自己的原则,如果客人有异议,日本人大概会一直好的好的,但最终还是按照自己的章程办事。这一点我在日本的这段时间还是很有感触,就好比服务我们的这个小美女,前一天晚上跟我们沟通用早饭时间的时候,我们说八点可以,小美女就用很生疏的英语和我们说她七点半过来,因为语言不通,到最后也没弄明白为什么我们八点用早饭她七点半就要过来。第二天早上才明白,她要过来给我们收拾床铺、摆放桌子,再从楼下厨房把温热的早饭端上来,所有步骤的时间大概都要很精确,才能保证食物在最合适的温度被吃掉。如此一来,我们在京都的第一个早晨,竟然比平常上班起的还要早了。。。 日式料理味道清淡,得有个没被色素味精浸淫过的舌头才更能体会个中滋味。我觉得祗园畑中这家店的料理还是很不错的,茶汤饭端上来的时候,上面一层薄薄的绿色茶汤已经凝结成果冻一样,和温热的米饭嚼到一起感觉唇齿生香。我们后来也在其他地方点过茶汤泡饭,但奈何上面放了一些抹茶粉末,吃到嘴里微微发苦,对于国人来说应该并不是很习惯。除开茶汤泡饭,还有一个饭后甜点味道也十分清新,甜度合适,带着葡萄本身的香气和微涩的口感,让我想到年代久远以前在也门喝到的葡萄汁,也是夏天冰在深井里,放在锡罐里端上来的时候,喝到嘴里都是葡萄和蜂蜜的香气。嗯,看来葡萄是适合夏天的味道。时间虽然过去了,这些味道和感觉还残留在记忆里。 姑娘的嘴角一直维持在一个合适的弯度,顶多可以用不卑不亢来形容,这与我想象中的日式服务还是不太一样的。又或者这里的店家更欢迎那些每年都来小住的客人,而不是像我们这样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飞鸟。 祗园畑中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距离祗园代表性神庙-八坂神社可谓只有几步之遥。而在【古都】里面,情节最丰满,冲突最集中的一个场景就是在祗园祭发生的。被收养自己的父母视如己出养大的千重子,在这里遇到了在神前参拜的孪生妹妹。夜游至此,我想象着御旅所前悬挂的灯笼照亮了这对失散多年的姐妹那一模一样的面孔的样子,似乎穿越回了半个世纪前的古都。 此图片来自@豆桑 https:// weibo.com/u/2819987734 以下为原文: 我和M先生一直很想年老以后开一家民宿,于是婚后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住了很多民宿,桂林的云庐应该算是我们去过的地方里,美感和舒适度都数一数二的,美中不足是费用较高,交通不太便利。 云庐藏在桂林兴坪镇附近,离阳朔市区大概一小时车程,民宿的四周就是桂林标志性的山水,云雾缭绕,青翠欲滴。民宿主人是租下了村民的六七栋黄土砖屋,又花了大力气改造而成,可以看出细节上十分注意。遗憾的是周围几栋农家对环境不是很在意,影响了整体观感。不过选择这种地方入住,也是贪图它远离尘嚣,带着老僧入定的清净,又有人间香火的气息。 [img= 116244940 我们入住的当天下午,就骑上酒店免费提供的自行车去周边探险,一路的景色是这样的: 可以感受到主人在规划设计云庐的时候十分用心,整个民宿走的是轻奢风格,如果你不愿出门,相信即使在酒店里呆着也会很惬意。这里的饭菜也值得一提,简单的一碗桂林米粉,用的也是进口牛肉,当然38元的价格也比桂林当地贵了不少。 不过既然住在这里,难免要在这里品尝一下美食,为此我们还专门到周边的农家菜考察了一下,价格大概是这里的三分之二,但环境确实差了很多。基本上来桂林都会要品尝当地的特色菜啤酒鱼和龙脊茄子,我们也不能免俗,相信大家光看卖相也知道味道不错~ 在桂林的三天正好赶上大雨,第二天本来安排了几个重头戏,包括竹筏漂流和印象刘三姐,结果因为下雨涨水全部不能成行,由此可见桂林游玩对天气依赖很大,大家出行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以前遇到这种事情,我一定会非常恼火怨天尤人,但随着出去玩的经历增多,遇到不可控因素的现象时有发生,慢慢也改变了心态,开始接受M先生说的"最美好的风景往往都在路上"这一论调,即使只能在车上看着雨中的山水,竟然也很开心了。于是后来也有了很多时间,拍下雨中的民宿房间一景。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们本来在对面的餐厅吃饭,前台的美女看我们在雨中穿过前庭,就拿了把伞放在房间门口怕我们淋雨着凉,坐在对面的我,发现此情此景甚是美好。
2017年8月11日更新: 准备去京都之前,我又想起了少时读过的川端康成,并最终从老家落灰的藏书中,找到了那本封面就是金阁寺雪景的小说合集。翻了翻才发现,里面的【古都】一篇,正是以京都为背景。带着故事的点滴和过往的回忆游京都,似乎更能体会这个城市的魅力。 「低下头来的千重子,把目光停在枫树根旁那座雕有基督像的灯笼上。借助屋里的灯光,已经看不清那剥蚀了的圣像,但她好像在祈祷什么。 ‘妈妈,真的,我是在什么地方出生的?’ 母亲和父亲面面相觑。 ‘在祗园的樱花树下呀!’太吉郎断然地说。」 这里面提到的祗园,正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故事里的父亲,为了安慰收养的女儿,哄骗说千重子并非被遗弃,而是从别人那里抢来的。而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地方,就是祗园。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祗园一直以来就是京都传统的繁华街区,并且酒肆商店林立,至今在祗园地区的花见小路等地也常有舞伎和艺伎出没。 而我们这次安排的住宿,第一晚就在祗园的八坂神社附近,是一家传统的日式旅馆-祗园畑中。 虽然早就打定主意来到京都一定要体验一下当地传统的住宿方式,但真正订房间的时候才发现这种旅馆的价格令人咂舌。之前一直惦记着俵屋旅馆的甜品,但一查才知道,俵屋是京都最有名的日式旅馆之一,也是乔帮主每次来京都都会下榻的地方,哪怕淡季,一晚的价格也在大几千的样子。这样一来,畑中的价格虽然也不菲,但相比之下还是好多了。 日式旅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宁静,比较低矮的层高,开阔疏朗的布局,米黄色的地面和灰褐色的墙面,会给人沉下去的感觉。 房间一角的壁龛布置了香炉和画轴,据说好的日式旅馆,主人都会根据季节和风景按时更换画作,以体现四季更迭,风景变换。日式的壁龛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存在,其原型来自禅宗僧侣的房间,后来逐渐成为日式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看到中村好文在【住宅读本】里提到「居心地」这个概念的时候,一直觉得是神来之笔,这次看到壁龛在日式住宅里的存在之后,终于能明白作者对于居心地这种概念的提炼,大概也非偶然,而是环境潜移默化带来的福至灵开。 青莲院的壁龛 虽然房间的空调有些吵,我和M先生仍是一夜好眠,直到早上七点半的电话铃声响了很久都不愿去接。说起来这也是传统日式旅馆的奇特之处,需要遵从店家的规定,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吃早饭。来之前M先生特意找出了晓松奇谈里面谈到日本的一期节目给我看,里面有提到日本是一个很固执的民族,做事情有自己的原则,如果客人有异议,日本人大概会一直好的好的,但最终还是按照自己的章程办事。这一点我在日本的这段时间还是很有感触,就好比服务我们的这个小美女,前一天晚上跟我们沟通用早饭时间的时候,我们说八点可以,小美女就用很生疏的英语和我们说她七点半过来,因为语言不通,到最后也没弄明白为什么我们八点用早饭她七点半就要过来。第二天早上才明白,她要过来给我们收拾床铺、摆放桌子,再从楼下厨房把温热的早饭端上来,所有步骤的时间大概都要很精确,才能保证食物在最合适的温度被吃掉。如此一来,我们在京都的第一个早晨,竟然比平常上班起的还要早了。。。 日式料理味道清淡,得有个没被色素味精浸淫过的舌头才更能体会个中滋味。我觉得祗园畑中这家店的料理还是很不错的,茶汤饭端上来的时候,上面一层薄薄的绿色茶汤已经凝结成果冻一样,和温热的米饭嚼到一起感觉唇齿生香。我们后来也在其他地方点过茶汤泡饭,但奈何上面放了一些抹茶粉末,吃到嘴里微微发苦,对于国人来说应该并不是很习惯。除开茶汤泡饭,还有一个饭后甜点味道也十分清新,甜度合适,带着葡萄本身的香气和微涩的口感,让我想到年代久远以前在也门喝到的葡萄汁,也是夏天冰在深井里,放在锡罐里端上来的时候,喝到嘴里都是葡萄和蜂蜜的香气。嗯,看来葡萄是适合夏天的味道。时间虽然过去了,这些味道和感觉还残留在记忆里。 姑娘的嘴角一直维持在一个合适的弯度,顶多可以用不卑不亢来形容,这与我想象中的日式服务还是不太一样的。又或者这里的店家更欢迎那些每年都来小住的客人,而不是像我们这样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飞鸟。 祗园畑中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距离祗园代表性神庙-八坂神社可谓只有几步之遥。而在【古都】里面,情节最丰满,冲突最集中的一个场景就是在祗园祭发生的。被收养自己的父母视如己出养大的千重子,在这里遇到了在神前参拜的孪生妹妹。夜游至此,我想象着御旅所前悬挂的灯笼照亮了这对失散多年的姐妹那一模一样的面孔的样子,似乎穿越回了半个世纪前的古都。 此图片来自@豆桑 https:// weibo.com/u/2819987734 以下为原文: 我和M先生一直很想年老以后开一家民宿,于是婚后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住了很多民宿,桂林的云庐应该算是我们去过的地方里,美感和舒适度都数一数二的,美中不足是费用较高,交通不太便利。 云庐藏在桂林兴坪镇附近,离阳朔市区大概一小时车程,民宿的四周就是桂林标志性的山水,云雾缭绕,青翠欲滴。民宿主人是租下了村民的六七栋黄土砖屋,又花了大力气改造而成,可以看出细节上十分注意。遗憾的是周围几栋农家对环境不是很在意,影响了整体观感。不过选择这种地方入住,也是贪图它远离尘嚣,带着老僧入定的清净,又有人间香火的气息。 [img= 116244940 我们入住的当天下午,就骑上酒店免费提供的自行车去周边探险,一路的景色是这样的: 可以感受到主人在规划设计云庐的时候十分用心,整个民宿走的是轻奢风格,如果你不愿出门,相信即使在酒店里呆着也会很惬意。这里的饭菜也值得一提,简单的一碗桂林米粉,用的也是进口牛肉,当然38元的价格也比桂林当地贵了不少。 不过既然住在这里,难免要在这里品尝一下美食,为此我们还专门到周边的农家菜考察了一下,价格大概是这里的三分之二,但环境确实差了很多。基本上来桂林都会要品尝当地的特色菜啤酒鱼和龙脊茄子,我们也不能免俗,相信大家光看卖相也知道味道不错~ 在桂林的三天正好赶上大雨,第二天本来安排了几个重头戏,包括竹筏漂流和印象刘三姐,结果因为下雨涨水全部不能成行,由此可见桂林游玩对天气依赖很大,大家出行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以前遇到这种事情,我一定会非常恼火怨天尤人,但随着出去玩的经历增多,遇到不可控因素的现象时有发生,慢慢也改变了心态,开始接受M先生说的"最美好的风景往往都在路上"这一论调,即使只能在车上看着雨中的山水,竟然也很开心了。于是后来也有了很多时间,拍下雨中的民宿房间一景。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们本来在对面的餐厅吃饭,前台的美女看我们在雨中穿过前庭,就拿了把伞放在房间门口怕我们淋雨着凉,坐在对面的我,发现此情此景甚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