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文化在中國很流行的啊,知乎er們問出這個問題,大概是這些俄國元素影響太深遠了,以至於天天自己用著經歷著而不所知。我就說一個大概99%的知乎眾們美天都在經歷的俄國元素—住房。
大概絕大部份知乎使用者,甚至中國人的居住環境都是類似這樣的吧:
以小區為單元組成的生活布局。所謂小區,通常都是一圈圍墻,裏面是一座座小區樓。中間輔以綠化布景和配套設施。居民先要從圍墻上的門走入小區,再走到自己家的樓裏。
這就是典型的俄式規劃方式。1950年代,韓戰過後,中國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試圖開展全面的工業現代化建設,蘇聯為「一五計劃」中的156項重點工程提供科技、器材和人力的直接援助。與此同時,由於中國大部份城市還處在前工業化的狀態,中國很自然地開始向蘇聯乃至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尋求建築和城市規劃的經驗。僅僅在1954年,【建築學報】上的文章就有將近一半都是講蘇聯和東歐的城市規劃的譯文,影響了當時一批這行的中國專家。
來自蘇聯的大街坊(superblock)模式首先被用來進行試驗,但也很快被遺棄。大街坊模式是史太林的最愛,它強調對稱、圍合空間,卻有無數缺點,住在裏面的居民得面對西向窗戶、臨街噪音、汙染、空氣不對流等一系列問題。對當時的人來說,大街坊更為要命的是它具有「資產階級性質」。曹楊新村是大街坊模式代表作,但它的設計者發文檢討自己沒有采用蘇聯最新技術,而采用了大街坊這種無用的資產階級理念。
隨著中國規劃者將關註點移到居住區的經濟和效用上,一種被稱為小區(microdistrict)的蘇聯模式引起了規劃者的註意。小區模式最早來源於1935年的「莫斯科計劃」,在史太林時代受盡大街坊模式的排擠,1953年史太林死後得以重新出現。小區面積被定義為75-125英畝,人口則被限制在5000-15000人,小區模式有著更大的面積、更復雜的等級結構,但從空間結構來看它還是「鄰裏單位」的一種,和大街坊沒有本質區別。
不管怎樣,小區模式於1956年因一篇俄語譯文被引入中國,1957年作為概念性規劃方案送出給政府,1958年【建築學報】第一期上的4篇文章有涉及到小區模式,小區模式的理念還被納入人民公社的計劃中。到了1962年,水亞佑在【建築學報】上第一次系統解釋,小區是「由城市幹道所包圍,具有較完善的文化生活福利設施的城市住宅居住建設的基本單位」。小區模式逐漸變成了一個居住區規劃標準,小區要整合住宅和設施,設施數量要取決於服務多少居民,規劃者幻想著可以把全國的居住區都建立在小區模式上。計劃經濟的失敗以及十年文革,造成了嚴重的住房短缺。1978年經濟改革政策實施後,中國政府也實行了一系列對房地產的改革,以解決住房短缺問題。居住開發的任務從政府逐漸轉移到私人開發商手裏,而中央和地方規劃部門也依照塵封已久的小區模式標準,著手制訂對商業居住開發的公共設施的規定。
1986年至1990年代末,建設部在全國開展「城市住宅小區試點」及「小康住宅示範小區」等專案,影響力不容小覷。如1980年代的無錫沁園新村、濟南燕子山小區,1990年代的北京恩濟裏小區、上海康樂小區,它們常見形式就是以幾個組團相為圍合,中心部份按部就班地建設一定尺寸的綠化、休閑等公共設施。
於是演變出了現在廣大國內人民熟悉的居住方式。而如果你們看看其他國家比如歐美,其實這種小區並不常見,也不是沒有但是很少。他們的城市住宅樓往往是這樣
大樓緊挨著大街,人們回家直接推開樓門即可。
當然這類住宅形式國內也不是沒有,但是要麽就是豪華居住樓,要麽就是商住兩用,並不是主流。而絕大部份國人們每天最熟悉的家的規劃方式,就是典型的俄國文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