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電視劇要演員扛,難道電影也要他們扛?

2024-08-29娛樂

2022年電影【人生大事】作為黑馬總攬17億票房、2023年電影【消失的她】作為爆款總攬35億票房。時人撰文稱演員朱一龍是「中國電影未來的中流砥柱,最扛票房的人,不受類別片限制」,並認為他會「走出國門走出世界,不僅康城,還要直奔奧斯卡」……

然而今年朱一龍經歷了一次事業波折。

註意,是波折,不是失敗。

暑期檔由其主演的電影【負負得正】票房失利,朱一龍「扛不扛票房」的問題似乎成了顯學:

電影票房好,你就是「中流砥柱」,你就能扛票房。

電影票房不好,你就不是「中流砥柱」,就不能扛票房。

不受類別片限制?

只能說「踩低捧高」的語言藝術,對於演員是一種PUA。

「演員扛票房」倒和前陣子樊振東談飯圈文化的熱搜內容相近:

他說:

「輸球不行,贏球也不行,對我、對隊伍、對乒乓球、對大家的團結,有百害而無一利」。

體育界飯圈文化的畸形現象同樣適用於影視界,這句「有百害而無一利」對朱一龍們的影響更甚。壓力給到「沈馬組合」也不見得會減輕多少,盡管【抓娃娃】目前穩居暑期檔票房前列,但在此之前沈騰、馬麗的部份作品同樣遭遇過類似【負負得正】的失利,那時坊間也有人說他們「過氣」「才盡」,只是當【抓娃娃】出盡風頭,各種溢美之詞掩過負面評價。

所以,演員們也要面對 「看著答案寫問題」 的世態炎涼。

就像樊振東的無奈:

「打球打得好好的,有成績不是某一個人的功勞,為什麽有些言論看似捧人,實則殺人?」

朱一龍等也會同問。

負負得正

眾所周知,任何一部影視劇在市場上的成敗得失都不是「唯演員論」,題材、內容、主題、迎合度、輿情變化等都要綜合考量。

粉絲和粉絲經濟固然是影視劇投放前參考的市場價值,但不僅僅體現於此。尤其是電影,它更需要參考上映期間同類別電影競爭、觀眾分流、主題受眾和話題延展等多方面因素。

2024年電影市場有一種顯見的觀眾喜好:

要麽直白、要麽刺激。

年初位居票房前三的電影【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和【第二十條】,今年三月和五月上映的【周處除三害】【九龍城寨】,暑期檔前期的【雲邊有個小賣部】,以及上文提到的【抓娃娃】等(此處未計入進口片,只列舉國產片),以上電影話題度和網絡熱度都沒有聚焦演員,或者說「演員」並非主要討論熱點。

觀眾更在意電影帶給自己的觀感,同時社會輿論對影片的市場推動也是觀影的重要因素。

試想一下,假設【熱辣滾燙】在春節期間遭遇市場冷遇,是否就能簡單歸罪於「賈玲不行了」?【飛馳人生2】面對觀眾無感,也能粗暴斷定「沈騰的三板斧失效」?【九龍城寨】票房滑坡能否斷定「林峰等老港片演員被內地排斥」?【雲邊有個小賣部】無人問津可以看作「彭昱暢撐不起一部電影」?

然而票房結果依舊是 「看著答案寫問題」 ——

筆者不否認演員的表演對電影的貢獻和助力,問題是過分渲染演員因素,無論粉絲是否在其中推波助瀾,對於演員的未來發展、衡量一部電影的市場價值,都是短視的,甚至是致命的:

尤其在當下電影票房和市場反響愈發不可測的時代,「演員」本身就等於被捆綁在一艘航於怒濤的船上。票房好皆大歡喜,票房差演員則成為口碑獻祭。

綜上,【負負得正】之於朱一龍,是失敗還是成功?

筆者認為這部電影是他拓展表演、探索藝術的嘗試。

不必過度解讀。

「演員扛票房」這個偽命題,不只是飯圈文化的畸變產物,也是部份資本「輕故事,重人物」的買櫝還珠。這種雙向奔赴導致演員今後可能迫於壓力只選擇「穩定」而非「突破」,電影只選擇「保險」而非「探索」。

這無異於慢性自殺,絕不是「負負得正」。

密室效應

和「演員扛票房」對應的是電視劇也有「演員扛收視率」的擁躉。

曾經坊間流傳一句話:

男靳東女孫儷。

足見演員因素在電視劇領域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以上兩位演員外,劉亦菲、劉濤、姚晨、周迅、楊冪、唐嫣、劉詩詩、趙麗穎、楊紫、迪麗熱巴等女演員多次被媒體列入收視率綜合排名中。胡歌、黃軒、張譯、王凱、張嘉益、孫紅雷、雷佳音、張頌文等男演員也都是收視榜單上的常駐嘉賓。

根據權威部門統計,電視劇觀眾年齡段主要集中在70、80和90後這一批觀眾,約占總體收視群體的85%以上。「兩性婚戀」「職場愛情」「家庭關系」長期占據小屏,同時「仙俠亂鬥」「古裝懸疑」「民國諜戰」也擁有相當數量的觀眾基礎。

以上,都沒有「文藝類」電視劇的市場概念,無論什麽類別的電視劇,都是有的放矢,各自收割屬於自己的觀眾群體。

電影,尤其是「愛情文藝」這種類別的電影面臨的市場風險很大,這四個字歸納代表的成功作品如【前任】系列,其確有成功前作,但後期投放也要考慮到社會環境和兩性關系的階段「性觀念」變化。何況如【負負得正】這類影片留給觀眾對情感探討的空間之余,沒有意識到它不適合今年這波觀眾的口味。

那麽換個平台是否結果就不同了呢?

智能電話的普及和各大影片平台的會員價格戰,讓「在網上追劇」和「進電影院看電影」的生活成本對於普通人而言具有明顯的選擇傾向。它促使觀眾自然分流,也讓電視劇較之電影有明顯的集約效應和聚焦熱點。

最重要的是傳播環境之於影視兩者的情緒感知度:

電影面向市場,開始就要考量檔期、路演、影院排片等客觀條件制約。買了票,走進影院看電影,觀影條件、觀影體驗,對於愈發社恐的現代觀眾而言,恨不得人人都有一個包間,互不打擾。

電視劇不同,追劇群體隨時可以在任何場合觀看上線劇集,觀眾可以任意選擇觀看環境,不用擔心影響到別人。只要戴上耳機,就能實作「上班能看、下班能看、熬夜能看、洗澡也能看」的觀劇自由。

這種傳播條件促使「臉熟」的演員對於觀眾而言不僅是作品保障,在相對更加私密的環境中,也讓觀眾更容易產生共情和代入感,對故事主題、角色立意乃至演員本人的口碑傳播更容易發酵。

心理學上稱之為「密室效應」,即在更加密閉的空間中,人們往往對畫面感知和情緒波動更加敏銳,對陪伴自己的「人物」更能產生好感。

因此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上述電視劇市場主流的題材,依照現今電影市場趨勢未必討喜,但在電視劇領域經久不衰。不是演員給不給力,而是情緒感知度因為體驗的環境差異產生認知錯覺。

必須承認,和電視劇以及大部份商業片相比,有些影片不適合走商業化市場路線,或者更適合在藝術院線上映。但國內的藝術院線每年電影票房產出有多少?這個領域任何人出演都有風險。

不過在電視劇領域「演員扛收視率」確實成立,話題、熱度、人設、作品……在公眾面前展露的大多還是演員的因素。

需要註意的是,「一人崩而劇崩」的情況同樣存在,在此不做贅述。

快樂星球

筆者認為,「XXX扛票房」和「什麽是快樂星球?」都是娛樂話題,也僅限於娛樂。不能讓「市場——行銷——觀眾」中任何一個環節做到清晰了然。

「演員扛萬物」需要參照具體的傳播環境,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間雜並存。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最終口碑憑借的還是故事的可看性。

在現下的部份輿論場中,「演員扛+」被刻意提升到遠超其本身的位置上。

部份粉絲對於「唯一的神」執念太深,隨之引發的則是另一部份對「真神」無感的觀眾群嘲。在雙方罵戰中,幾乎無人分析一部影視劇市場反饋的客觀原因。對於保持中立且無所謂的觀眾而言,不但會對演員平添惡感,還會導致演員本身受到極大幹擾,同時對其自身長遠發展及業內評價產生負面效應。

就像「流量」本身是個中性詞,但被許多騷操作玩壞了一樣。

現階段,資本看好、電影大賣,必然有一群人熱捧演員,認為他們是「中流砥柱」。

當演員歸於本位,讓故事本身的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均值得探討的時候,「誰來扛」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觀眾認不認可演員的表演和作品本身的價值觀導向。

換而言之,無論在「場外」多受歡迎,「進場」後就是一部影視劇裏某個角色的扮演者,要服從整體的場內排程。「場外」因素只具備參考價值,不是決勝因素,更不能喧賓奪主。

尤其對一部電影來說,或成或敗都不是演員能決定的,不能憑單部電影的票房「鎖死」演員的未來,認定這位演員能不能「扛」。

對演員不公平、對電影不公平,對付出辛勞的全體演職人員更不公平。

至此,樊振東所說的畸形粉絲文化,在「扛票房」這個問題上也能讓演員們感同身受:

一捧一殺,演員何辜?

就事論事,藝術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