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為什麽電影裏美國人開的車都很一般?

2016-04-04影視

如果是2000年左右,能拿手機的人,都是生活層次比較高的,大老板們會那個進口的上翻蓋的,打完電話「啪」的一聲合上手機,相當氣派;買不起上翻蓋的人,可以降低點檔次,買個下翻蓋,雖然沒那麽氣派了,但是畢竟還有開啟合上的動作,也不賴;買不起進口的,可以買國產手機,雖然醜了點,但總歸是個手機,隨時隨地能打電話,比整天跑公用電話亭的人還是要從容很多。當然,實在買不起手機的,還能買個小靈通,雖然號碼不是138開頭,但總歸還是比沒有的好。

那些年,拿什麽手機,某種程度上就是身份的象征。

但是到今天,手機已經全民普及了,小學生都有手機了,手機再也不能體現身份了,集團CEO拿個3000塊的華為,沒人說掉價;打工小妹拿著5000塊的蘋果,也沒人說炫富。

一個東西一旦普及了,就不存在身份內容了,更多的是各取所需。

我們國家汽車還沒有普及。買車對很多家庭來說還是一件大事,而買什麽價位的車,也是很重要的。對大部份人來說,都會在承受範圍內盡可能買更好的車,有一些年輕人甚至會買超出個人承受能力的車來滿足虛榮心。所以在當下的中國,車的水平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個人或家庭的經濟水平。

美國的汽車已經普及了,基本上人人有車,註意我說的是人人有車,不是家家有車。絕大部份人成年之後,就會有自己的車,除了很少的地方(公共交通便利,出行不需要車)。車對於一個人人有車的社會,就像我前面提的,手機對於一個人人有手機的社會,自然是不會成為身份象征,各取所需最重要。

當然國內情況也在慢慢的發生改變。比如我在上海的感覺是,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車只不過是代步工具,不需要花額外的錢。我有個朋友年入百萬,老婆也是大幾十萬,他家一個二十萬出頭的mpv開了五六年,出行更喜歡打出租。隨著汽車的普及,汽車會變成普通消費品,生活回歸生活本身,汽車不再會成為身份象征。我相信很近的將來,我們國內的影視作品裏面,也不會過度去渲染車子的層次。

最後再說一點,以上所說的,都是針對普羅大眾,那些花幾百上千萬買車的富豪,車還是他們的身份標誌,花二三十萬買訂制手機的富豪,手機還是他們的身份標誌,畢竟對於這部份人,身份是很難自然流露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