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難道只是因為是庶女就活該被欺負嗎?

2023-04-26影視

你們都不好意思說,那我來說。

本土糟粕學著不過癮是吧?

隔壁北韓半島的糟粕也學?

就算low也別low到這份上吧?

下次再有人放嫡庶神教的逆天言論,直接問TA:

你是中國人還是南韓人啊?

嫡庶這種超級復雜的倫理關系,如果非要按照現代人的思路去理解,最相似的關系其實是學歷。

學歷肯定是越高越好,現實中存在學歷鄙視鏈,但同時,學歷短板是可以逆天改命的,學歷歧視也可以被其他技能彌補。

如果一個985高材生公然發表一些逆天暴論:

大專生都該死,大專生都活該被欺負!

絕對會引發輿論大戰。

嫡庶神教的誕生是現代觀眾對中國古代嫡庶倫理觀念的錯誤理解,特別指出,由於韓劇爆火,所以很多人把南韓嫡庶文化錯誤地嫁接中國了。

但是,一個坐擁220萬~1680萬平方公裏的封建王朝和一個只有全島加一塊22萬平方公裏的小附屬國,你真的覺得我們有必要學他們的糟粕嗎?

我在之前就說過,嫡庶問題本質上是經濟問題,嫡庶之爭本質上是利益之爭。

在古代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嫡庶之分是以道德倫理的名義對家族利益進行分配。

中國古代的嫡庶之別是隨著時間的推演而愈來愈弱的,造成這種現象的主因是國家的經濟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家庭能夠同時支撐嫡庶兩房甚至更多房的發展,而科舉制度的制度也讓貴族子弟有了合理的晉升渠道,當利益不存在沖突的時候,矛盾當然也就不存在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家裏只有一個饅頭,那當主母的媽的肯定先緊著自己的親生閨女(嫡),不是親生的(庶)的能喝口面湯就不錯了,但如果家裏有一百個饅頭、一千個饅頭,那親生閨女分一百個饅頭,不是親生的閨女出於體面也能分到五十個饅頭、三十個饅頭,不至於一個都不給還要打罵欺負。

此處的饅頭可以換成金錢、教育、婚嫁機會等等一系列物質和非物質條件。

歸根究底就是一句話:

有錢,有權,有資源,我想給誰就給誰。

那麽嫡庶神教是不是在歷史上不存在呢?

不是的。

嫡庶神教確實存在,但不存在中國,而存在於隔壁的北韓半島。

李家源在撰寫【南韓漢文學史】時,總結了北韓王朝三大弊政:

庶孽禁錮、北道禁錮、黨錮。

這個排名第一的庶孽禁錮就是我們如今抨擊的嫡庶神教。

北韓半島奉行中國的繼統法,也就是西周時期的嫡長子繼承制,繼而又演化出兩班制度。

簡而言之就是世襲的特權集團。

兩班的子弟透過科舉和蔭職取得官位,同時也透過婚姻關系來維持兩班的地位,因此兩班階級具有世襲的特色。在北韓時代,兩班是士大夫以及其家屬集團的代名詞,
北韓王朝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自上而下分為兩班、中人、良人(常人)、賤民四個等級。作為統治階層特權的代名詞,「兩班」是北韓王朝統治階級身份的法定概念。具體而言,「兩班」是指高麗王朝和北韓王朝時期的統治階級以及屬於這一等級的人,兩班在政治、經濟、社會方面有諸多特權。所謂「兩班」,即文班、武班。其中,文班也稱「東班」「龍班」,武班也稱「西班」「虎班」。兩班的身份是世襲的,北韓王朝建立初期承平日久,兩班的人口也隨之不斷增長,且其增長速度大大高於生產力的增長速度。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控制兩班人口的過快增長、維護兩班的特權地位,自太宗朝起,北韓王朝實行庶孽禁錮法。

雖然一開始這個貴族團體不算多,但是架不住日子好了就一窩一窩的生啊,朝廷也養不起這麽多人,所以趕緊改革,強調嫡子才能吃國家的用國家的,庶子可沒有資格啊!

既然強調長子,子女的出身也就強調要「從母法」,簡單來說就是,母親是什麽出身,孩子就是什麽出身,母親是正妻,孩子就是繼承人,母親是良妾,孩子就是普通小孩,母親是賤奴,孩子也是奴婢。

最缺德的是,這個法律規定出身不可改。

(當然有很多大能可以逆天改命,)

高麗靖宗年間正式將「賤者隨母」的規定明文化,推出了【庶孽禁錮法】,光是庶孽這兩個字就是滿滿的神教味兒了。然而這裏要註意的是,【庶孽禁錮法】並不是南韓嫡庶神教的開端,而是嫡庶之別已經進入白熱化的表現。

所謂的【庶孽禁錮法】與其說是確立嫡庶,不如說是給當時南韓社會上混亂的鬥爭做出明確的規範,以國家法律的形式明文規定良妾生的孩子擁有何種權力,賤妾生的孩子又擁有怎樣的權力。

這種規定並不是北韓王室的一時心血來潮,或者是某個掌權女人的一己私欲,目的很明確,要將緊湊的社會資源進行明確的劃分以道德和律例規範社會的風氣,因此才有了純血貴族(嫡出)占先,其後分給次一等的混血貴族(良妾子),再其後是最低的混血(賤妾子)。

這套倫理邏輯的原因總而言之一個字:窮。

南韓國土狹小,資源貧瘠,家裏的資源只夠一個子女的支出。因此庶出的甚至要端茶遞水伺候嫡出的子女,這是因為嫡出比庶出高貴嗎?

並不是,是因為他們家裏真的缺端茶倒水的人啊。

李成茂先生在分析北韓王朝庶孽禁錮制度的起源時,認為庶孽被歧視的根本原因應該從兩班階層內部自我淘汰中去找尋:北韓王朝建立後,執政的兩班權貴為了抑制兩班人口的增加,透過庶孽禁錮等政策,把相當數量的統治者分化為與兩班相區別的中人身份階層。

【禁通之間:北韓王朝庶孽制度初探】

在韓劇【女人天下】裏,即使父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王的丞相,只要母親蘭貞不能擺脫歌姬的身份,那蘭貞肚子裏的孩子還是庶孽,身份還是奴婢,這在從父制的中國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

漢代漢武帝的妃子多有伶人歌姬出身,衛子夫的孩子也封了太子。

唐代趙麗妃出身樂工,兒子李瑛能成為皇太子 ,父兄入朝為官。

還有宋代的劉娥等等等等。

神宗不想立太子,給出的理由是這個孩子只是宮人的孩子,被太後一頓懟,你不是也是宮人子嗎?(雖然他有別的原因)

一日,帝入侍,太後問故。帝日:「彼都人子也。"太後大怒日:「爾亦都人子!"帝惶恐,伏地不敢起。蓋內廷呼宮人日"都人",太後亦由宮人進,故雲。光宗由是得立。
一【明史卷一百十四-列傳第二】

而中國古代是從父制,家中子女降生,按照父親的地位評判地位。

嫡庶之間肯定也有區別的,要說沒區別那是胡扯,但絕對不至於像南韓那麽扭曲,甚至還要伺候嫡子。

有人說,那你為什麽要說幾乎不可能發生呢?

因為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的確有個別這個奇人拿自己孩子不當事,或者就是嫡癌入骨,這個也是有可能的,這個可以另外細說。

嫡庶是非常復雜的,有時不僅是一個家族內部的身份的尊卑差異,對外也涉及到資源問題。

舉個例子,在女性可以分配自己嫁妝的前提下,小紅和小紫一個嫡女,一個庶女,結婚時家族統一分配嫁妝20萬,小紅的母親可以用自己的嫁妝給小紅再補貼30萬,外加一套湯臣一品祖宅一套溫泉別墅,小紫的母親只能把自己的頭面衣服當當,給小紫再湊3萬塊,差距自然就體現了。

那可能有人要說啦,為什麽紅樓夢裏說只有輕狂人才挑嫡庶呢,難道古人都視金錢如糞土嗎?

因為相比於前代,明清女性對嫁妝的支配權大大削弱了,唐宋時期女性對嫁妝擁有相當大的支配權,即使離婚了也可以帶走嫁妝瀟灑離開。

而明清時期呢,女性的嫁妝錢轉移到了公婆手裏,敢離婚你一分錢都帶不走,更別提補貼女兒了,所以明清女性真的「熱愛守節」嗎?不過是被這個社會剝削了。

話說遠了,說回來,紅樓夢不是嫡庶神教,可能其一是受到滿族文化的影響,其二就是這個嫁妝一視同仁的問題。

而當前影視劇裏的強調的嫡庶尊卑大概是南韓文化的影響造成的錯誤示範。

南韓古代是從母制,物資相對匱乏的北韓半島才是從母法的執行地,南韓古裝劇中庶出子女如同家中奴婢的劇情毫不誇張,從南韓古裝劇衍生出來的嫡庶觀念當然合乎其國的史實。

由於千禧年初,南韓文化較強的影響力且與中國文化類似,因此反向影響了國內的古裝劇和言情小說。

但是但是但是,中國古代並沒有子女從母法,嫡庶子女區別一般只適用於爵位承襲和家產分割比例,庶子雖然在繼承權上處於弱勢,但也不至於落淪為奴婢。

如果問有沒有打罵庶子庶女的事件,肯定是有的。

但如果上升到庶出就活該被欺負的高度,這樣,你開啟手機,劃拉幾下,買一張去仁川的機票吧,我們這個早就被解放的國家可能不太適合你。

關於為什麽北韓會變成嫡庶神教

大家可以搜尋論文:

【禁通之間:北韓王朝庶孽制度初探】

這篇比較詳實直白,推薦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