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為什麽「看著一點也不科學」的黑石碑成為了科幻片的鎮派神碑?

2019-02-05影視

因為看多了科幻,慢慢會覺得很多科幻不過是掛著「科」字的純「幻」。

我說這個人可以手搓火球,你說這是魔法。

我說這人因為體內DNA和我們不同,所以他可以手搓火球,它就科幻了?

同樣例子還有很多,你比如,用某個法器可以令死人復生,然後復活了一支大軍帶出來打仗,這叫奇幻。

但用某個「科學儀器」,制造出一支亡者大軍,帶出來打仗,這就成了科幻。哎你別笑,去看看知乎一些人「為了開拓三體廚的眼界所以列出國外優秀科幻作品的書單」,那書單上赫然就有【光明王】。我也不反對甚至還支持這種事,各位有興趣都去看看這本書嘛。

雖說「任何高科技初見時都像魔法」是句挺有概括性,也蠻有道理的話。但直接把魔法道具寫成「科學儀器」並指著這魔法說「這就是科學」,那是不是也有點……EMMM……

按這種說法,我們是不是可以直接把亞瑟王的故事原封不動地改編成科幻小說了?是不是這個道理嘛?

亞瑟王是遠古科技文明的後人,他的法師,哦不,他的「科學師」梅林,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有多偉大你別管,他手裏的「科學杖」可以召喚,啊不「生成」閃電,轟擊敵人們。

由此,又一部科幻小說誕生啦!

科幻是這玩意嗎?

科幻的點子,一定要講清楚它和科學有關的原理,即使這原理也是被幻想出來的,也至少要遵循科學的思維邏輯。

這層邏輯,我無法用簡潔的語言講得清楚,有待相關大佬們指明。但至少讀過九年義務教育,看過科普紀錄片,自己也對科學感到興趣的各位朋友,應當可以感覺得出來,哪一些有那麽點科學幻想的意味,哪一些,單純就是魔法換皮而已。

就單拿題主所說的黑石碑來說。

測量與標準,一向是工科裏常見的詞匯。顯而易見地,技術水平越高,測量精度越高,生產標準越嚴格。一件1CM長度的物品,它實際上可以是0.99厘米,也可以是1.02厘米,這都司空見慣,也都是合格品,因為它的制造標準有可能是1CM+-0.02,即所謂制造業內常說的公差。

又,測量儀器的精度,又會比同等級的制造品的精度要高。我們用卷尺來量螺紋鋼,卷尺精度肯定比螺紋鋼的生產工藝精度要高。用遊標卡尺來量車床加工件,遊標卡尺的精度肯定比車床加工的精度要高。否則的話,量個啥呢?用卷尺去量太空穿梭機的零件,無論你怎麽量,這零件的尺寸讀數當然都是一樣的——因為你的測量儀器的制造精度,不如人家這被測量品的精度高。

於是黑石碑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代入到故事中來看,我們動用地球上最為先進的測量儀器——這就代表了地球上最為高端的精度水平了。去量人家的黑石碑,無論小數點後量到多少位了,它的尺寸比永遠是1:4:9。這就意味著什麽呢?

意味著他沒有公差?這不可能。按我們的科學觀念來看,肯定也是有公差的,任何制造品都有公差,即使用微觀粒子來排出一條線,這條線的長度也有公差——公差來自於這條線的規整程度,與對粒子本身直徑的測量誤差。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們也明知黑石碑一定有公差存在,但我們卻怎麽也無法量到這個公差。

測量儀器雖然精貴,標準嚴苛,但畢竟也是制造品,儀器本身也是有誤差的。因為測量儀器誤差的存在,使得每一件測量儀器都有其「有效範圍」。比如說卷尺,它在比毫米更小的單位上,就會暴露出誤差,所以卷尺的有效測量範圍,最小就到毫米,再往後就得估一位。以此為例,其它所有測量儀器,皆是如此。那麽在人類最尖端的測量儀器面前,都測不出這個黑石碑的誤差,就說明了我們最尖端的制造精度,不如人家。說明人家的制造業水平,碾壓我們。

更何況,我們動用的可是最尖端的儀器,而對方或許只是隨手扔在你家門口給你打個樣的玩意而已。我們與對方的水平差距,就可見一斑了。

理解了制造和測量的關系,理解了精度與公差的概念,再看黑石碑,看見的就不是個「沒什麽科學意味的東西」,而是,看見了「遠超過地球制造業水平的制造精度」。看見了「對方的制造水準」,而這一切,顯然是科幻,而不是魔法套皮。

這就是最基本的科幻,是一種不需要先去幻想某種魔法,然後再給魔法套個皮硬說它是科學儀器的,最基本的,最樸實的科幻。

幻想高科技,給魔法套個皮,這很容易。

找到最基本的邏輯,在這層邏輯上找出「科學發展到更高階段時」這一切會是什麽樣子,這就需要科幻底力了。

我再舉個例子說:

幻想出「可以擊碎一切,好像雷神之錘那玩意的魔法道具」,然後硬說它是「科學儀器」,給它取名為「水滴」,這是魔法套皮。

但,說清楚水滴是「強互作用力探測器」,它的原理是「將金屬原子一個個地鉚在平面上」,這就是展現了對方的「制造業水平」。因為我們有汪渺,可以做出納米飛線,也算作是「將微觀粒子鉚合起來」的作品了,但和水滴比,實在太過原始。

由此,這顯然屬於科幻。

這層邏輯,基於黑石碑的科幻點子,這也顯示出黑石碑在科幻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