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嫦娥登月工程進展迅猛,看似不靠譜兒的鸞鳥號,越來越有可能實作

2024-07-02科學

大家肯定還記得「鸞鳥」號這檔子事兒吧?

「鸞鳥」號的專案名稱是「大型戰略空天載機平台」。它是2019年長春航展空軍開放活動上展出的,中航環球文化傳播公司旗下的一個航空主題實景沈浸式體驗專案。鸞鳥飛行器則是該主題的一個科幻設定。

記得當時「鸞鳥」號剛一在航展有關報道中現身的時候,那些沒機會親自到現場觀展的觀眾,幾乎全都信以為真,以為這就是我們空軍未來發展的方向。而且,幾乎所有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全都被這家夥那驚人的數據給驚呆了。老刀當時就是這其中的一個 。

根據當時的報道,鸞鳥號的定位是大型空天戰略載機平台。它的單級入軌高度是42000米。這遠高於一般航空飛行器所能達到的高度。就連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量產飛機,號稱「從未被擊落過」的黑科技結晶,美國空軍最牛的噴射式遠端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綽號「黑鳥」的SR-71,最高也只能飛到30000米高度。

再看看「鸞鳥」號本身的基本數據,就更是不得了了:長度是420米,比現今世界上最長的美國福特號航空母艦(全長337米)還長了將近一百米。翼展寬度為682米,這就更不得了了,福特號那區區幾十米的寬度,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就是拿它的長度來比,也還不到鸞鳥號的一半。

鸞鳥號的飛行甲板面積,預計將達到九萬多平方米,是福特號甲板面積(1.95萬平方米)的五倍。

雖然鸞鳥號的理論空載重量只有為47000噸,但是它的理論最大升空重量卻達到了驚人的120000噸。也超過了福特號112000噸的滿載排水量。

說老實話,當時剛一看到報道中「鸞鳥」號的這些數據的時候,老刀真的是驚呆了,揉著眼睛看了半天。心裏暗暗猜測,中國軍工這是弄到外星科技了麽?居然都敢琢磨這麽逆天的玩意兒了。後來從後續其它報道中才知道,這特麽原來只是個科幻遊戲設定。

你也不用笑,這可不能怪咱老刀沒見識,拿個遊戲設定當真了。如果不到現場,單憑一些說一半留一半的現場報道,你們誰能想到,一向不茍言笑、嚴肅板正的兔子空軍,會突然不走尋常路,在空軍航展這麽正式的地方,擺出一個遊戲設定來蒙事糊弄人玩兒呢?

知道被那些說話不說全套,說一半留一半的缺德家夥給糊弄了之後,老刀當時真是哭笑不得。心裏卻又忍不住開始琢磨,這個「鸞鳥」是否有變成現實的可行性。

可是,老刀琢磨了半天,得出的結論卻是令人沮喪而又絕望的。

首先是「鸞鳥」那巨大的尺寸,在地球上根本就沒辦法把它建造出來。就算建造出來,它那巨大的重量,也沒有任何動力能夠支撐它飛起來。再就是它那飛翼式的氣動外形,也完全不支持它飛到那麽高的高度。更何況就算「鸞鳥」號能飛起來,它那九萬多平方米的巨大底部截面,在四萬米的空中,妥妥的就是一個超級吸彈器,地球上稍微大一點兒的對空導彈,就能輕松把它打下來。經過這麽一盤算,「鸞鳥」號似乎徹頭徹尾就是個臆想的廢物,沒有任何在現實中套用的價值,更沒有一點兒變成現實的可能。

但是,這個所謂臆想中的廢物,卻在去年7月1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布了中國載人登月初步方案之後,讓老刀看到了實作它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的航天人,有極大的可能把它變成現實。特別是前幾天,我們的嫦娥六號成功的從月球采樣返回之後,就更讓老刀堅定了這個猜想。

你們先別笑老刀瞎想,且聽我說完這樣猜想的依據,你再決定笑還是不笑也不遲。

首先是按照公布的中國載人登月計劃,中國將在2030年前實作載人登月,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其後將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試驗站,開展系統的、連續的月球探測和相關技術實驗驗證。

而前幾天從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嫦娥六號,雖然帶回的月球土石樣品,暫時還無法看到,更沒有分析結論。但是它之前發回的,能清楚的反映出月球背面的地形和土質情況的影片,卻已經讓我們知道,在月球上建設科研試驗站的設想,完全可行。

接下來就是本文的重頭戲了,老刀以下所有的猜想,都是基於這上述兩方面而來。

既然我們能夠在月球上建設科研試驗站,就說明我們的月球往返技術已經完全成熟。那麽接下來,運送一些材料和器材上去,在月球上建設一座太陽能供電,用電爐煉鋼,同時附帶冶煉其它金屬功能的小型鋼鐵廠,肯定也沒問題了。

月球連續日照時間長,溫度高,以我天朝的技術能力,造出的月球太陽能器材,發電效果肯定效率更高。另外,月球的表土裏還蘊藏著上百萬噸的氦-3.如果十年內,我們的核聚變專案能取得成功,那就更好了。在月球上建一座核聚變發電站,肯定比太陽能更好用。

而在嫦娥六號著陸月球的艾肯特盆地下面,有一個巨大的高純度鐵礦,鈦元素等一些其它金屬元素的含量也非常高,這就為我們的月球小型鋼鐵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建設月球小型鋼鐵廠的同時,也運送一些月球專用采礦器材上去,開采出足夠的礦石,就可以大量冶煉鋼鐵和鈦等金屬了。

鋼鐵和鈦等金屬有了,接著就該是建造了。不說技術以後還要發展,就是按我們現有的技術,弄一批能在太空使用的3D印表機器人不難吧?!

有了,那麽材料,有了器材接下來,就是開始建設「鸞鳥」的關鍵步驟了。

我們都知道,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空重四萬多噸的「鸞鳥」,在月球上就只剩下了六七千噸。不過,限於它那巨大的尺寸,雖然重量大幅降低,但肯定依然沒有足以能讓它飛起來動力。

所以,我們得給它找一個不用費力就能飛起來的地方來建造它,那麽,有沒有符合這個條件的地方呢?答案是——有!這個地方在哪兒呢?答案是——拉格朗日點。

拉格朗日點,科學上對這個名詞的解釋是:拉格朗日點是空間中的位置,其中兩個大體的組合重力,等於小得多的第三體所感受到的離心力。愛好天文或關心中國航天事業的條子們,對拉格朗日點這個名稱應該並不陌生。在一個行星系統中,有五個這樣的點,分別為L1、L2、L3、L4、L5(如圖)。

在這五個點上,航天器相對於兩個大天體而言,位置可以保持相對穩定。雖然在這五個點之間,穩定性還有所差別,後兩個點要比前三個點更穩定一些。但是總體而言,在這些點位上,航空器都只需要很少的燃料,就可以保持軌域穩定。

到目前為止,人類只利用了距離地球較近的L1點和L2點。在這兩個點上,曾經工作過或正在工作的航天器,總數超過14個,主要來自歐美科研機構。嫦娥五號軌域器,是中國第一個進入L1點的航天器,也是中國唯一一個進入拉格朗日點的航天器。

在前兩個點的點位用途上,L1點最適合用來觀測太陽,L2點則更適合用來觀測深空。而且因為L2點離地球更近,可以為航天器提供更好的通訊支持。

老刀認為,如果中國要在拉格朗日點建造「鸞鳥」,首選應該是L2點。

我們用飛船把需要的3D打印器材先送到月球基地,再中轉到L2點,同時把從月球上冶煉出來的各種必需的金屬粉末,也全都運到那裏。再由3D印表機器人用這些金屬粉末,按照圖紙一點一點打印出「鸞鳥」的主體框架。

只要能把主體框架搞出來,剩下的事兒不就好辦了麽?!所有的電子器材操控系統和機載的固定武器系統,都可以在地球上做出來,然後透過月球中專,再運到主體框架那賴恩裝。這個工作,自然還是由相應的安裝機器人來完成。

不用幻想,就以天朝現在的機器人技術水平糊發展速度來看,再過十年,用機器人來幹這種活計,那簡直不要太輕松。

至於說鸞鳥的動力來源,以老刀那有限的工科水平,暫時還想不出什麽更高深、更符合時代前沿的技術。但我認為,現在的核電和霍爾推進器搭檔,應該就挺不錯。

「鸞鳥」號建造完成後,就可以依靠自身的動力系統,轉移到距離地球35871公裏的地球靜止軌域上。將近四萬公裏的高度,足以擋住地球上絕大多數防空導彈的攻擊。再加上內建的防衛系統,當能保證它萬無一失。

至此,「鸞鳥」號就算完成了初步的戰備部署。後續往上面部署人類士兵、空天戰機,制定固定的給養輸送計劃等等,那就根本不是事兒了。

還有一點,如果將來真的要搞「鸞鳥」號的話,我認為最少也要兩艘。一艘部署在東半球上空,一艘部署在西半球上空。這樣,就可以全方位、無死角的監控地球上的任何風吹草動。哪裏有事,上面搭載的空天戰機都可以瞬間趕去處理。必要的時候,「鸞鳥」號自身也可以轉移到事發地上空,進行即時的威脅。

如果真有那麽一天,那情景簡直不要太美好。肯定是想想都會令人熱血沸騰,心情無比激動的。

PS:創作不易,給個關註點贊唄。這對您來說是舉手之勞,對老刀卻是最大的褒獎。[呲牙][呲牙][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