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有什麽東西是只有中國能造,國外不能造的?

2020-05-13科學

看到這個提問……覺得小新不能再沈默了,作為知乎新手,在這個問題上,可以為中國企業發表一些看法,跟大家多多學習交流。

現代制造業強調經濟要素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和自由的流動,透過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分工,實作規模化效應,降低成本,分享收益。一架飛機,可能整體機身來自A國,電子系統來自B國,動力系統來自C國……所以「只有某國能造出來」的東西,其實非常少見。

但是,不同國家科學技術、工程建設水平有高低,其設計、總成能力決定了成品的規模、質素。中國的企業在制造「大」件上非常有優勢,可以舉兩個帶有「世界之最」的例子——水電和特高壓。這並非是中國企業的獨創,國外也有;但是在此領域內,我們已經實作了超越和領先。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兩個領域,但是中國技術具體牛到什麽程度、是如何實作後來居上的呢?

=======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百萬千瓦白鶴灘水輪發電機組=======

2019年1月12日,全球首台白鶴灘百萬機組精品轉輪在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白鶴灘轉輪加工廠正式完工。轉輪是水輪發電機組的「心臟」,是機組中研發難度最大、制造難題最多的核心部件。和世界上已投運的機組轉輪相比,百萬千瓦機組轉輪在執行效率上實作了歷史性跨越。 這個東西,只有中國造出來了。

白鶴灘水電站左右兩岸分別裝8台100萬千瓦水電機組,由三峽集團、東方電氣研發建造。單台白鶴灘百萬水電機組有50多米高、8000多噸重, 一台機組就相當於一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

擁有建造水電機組的能力並不難,難的是能夠做多大。那麽做大的難度在哪裏呢?中國的領先之處在哪裏呢?

總體設計、水力開發、電磁設計、高效冷卻技術、推力軸承技術、高壓絕緣技術、轉輪動應力、高強度材料研究與套用、關鍵部件制造技術……都是 世界級難度 。僅僅舉一個例子——在機組核心技術水力研發方面:東方電機首次將全流道全工況數值仿真技術套用於工程實際,創新性開拓了水力評判標準和葉形加厚技術,實作了整個過流部件強度與水力效能的最佳匹配, 效率達到96%以上。 而我們所熟知的三峽工程,左岸轉輪效率為94.5%,右岸轉輪效率為94.63%。

換言之,中國的水電技術已經進入了「無人區」,是一場自己和自己的較量——

全球裝機排名前十的水電站中國有5座,單機容量75萬千瓦以上的99台水輪發電機組有58台在中國,均居世界首位。(2016年數據)

在不久前,「世界單機容量最大機組的水電站」這座頭銜,還不是白鶴灘,而是向家壩。

但是這頂桂冠,始終在中國人手中。

======世界第一的特高壓工程——雲廣特高壓直流工程======

世界本無路,全靠自己趟。這句話非常適用於中國的輸變電技術。

中國能源資源與電力負荷分布極不均衡,80%以上的能源資源分布在西部、北部,而70%以上的電力消費集中在東部、中部。特高壓才能根本解決大容量遠距離電力輸送難題。南方電網公司提出研究±80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時,國內外一片質疑聲。 即使德國、美國、南韓等當時的電網科技強國,也難以問津800千伏這一世界級難題。

2006年6月,雲南—廣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範工程立項,僅用四年時間,2010年,世界第一的特高壓工程——雲廣特高壓直流工程建成投產,創造了32項世界第一。

從此,幾個大型的跨國公司逐步淡出了中國高壓、特高壓直流市場,特別是系統研究和成套設計徹底結束了中國市場。

所以,中國的特高壓之路,是中國制造「完美逆襲」的一個典型代表。當前,中國特高壓不僅解決了自主問題,而且走在了世界最前沿,已被印度、巴西、南非等新興國家廣泛借鑒,帶動跨國輸電和電力貿易,推動中國電力裝備制造業以連年來約5000億的增幅引領全球競爭。

=================================================

結合中國企業「大國工程」「國之重器」的成功經驗,小新覺得,在現代制造業中,想做到「只有我能造」或者「我造的最好」,需要幾個條件:

1.完整、成熟的工業體系,產業鏈內外合作緊密,能夠實作優勢互補。不論是水電還是特高壓,都並非是一家企業單獨可以完成的;完成後,受益的也不是一家企業,而是上下遊的諸多企業。先有布局,才能後有成果。

2、成規模、高素質、具有攻關精神的科研團隊。

3、擁有廣闊的市場需求,可以透過未來的規模效應,將研發和制造成本最大限度的攤平。畢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以上有利因素,中國全都有。所以「有什麽東西只有中國能造」這個問題,答案一定會越來越長、越來越豐富。

願同諸君,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