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國就繞不開諸葛亮,說起諸葛亮就不得不提諸葛武侯的五次北伐,克復中原。
諸葛亮一生為蜀漢肝腦塗地,以克服中原為己任,事無巨細最終也是病死在第五次北伐的路上,讓蜀漢損失了擎天之柱,不久後蜀漢便滅亡了。其實諸葛亮數次北伐中原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就是第一次,同樣損失最慘的也是第一次,不用看別的,就看第一次北伐損失的十一名將領就能知道,第一次北伐敗的有多慘。
首次北伐背景;關羽敗走麥城,丟掉性命之後,劉備為了給義弟報仇,不聽諸葛亮的勸阻,起兵數十萬攻打東吳,遭遇陸遜火燒聯營,一把火不僅燒的劉備全軍覆沒,也燒掉了蜀漢最後的希望。兩年後劉備因病去世,臨終前告訴諸葛亮,如果劉禪可以輔佐倒還罷了,如果不能輔佐就讓諸葛亮取而代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白帝城托孤」。
在劉備這一番收買人心之後,諸葛亮更是忠心耿耿,這也才有了後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言。
劉備死後,諸葛亮先是休養生息,修復了和吳國的關系,緊接著又平定了南方孟獲之亂。解決了自己後顧之憂。
為了報答先主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和白帝城托孤的信任。諸葛亮高舉「克服中原」的大旗開始了第一次北伐,當時正值曹丕剛剛去世,新帝曹睿繼位,人心不穩之時,就這樣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北伐,開始了。
首次北伐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行軍路線是由蜀國最後一位五虎上將趙雲和楊武將軍鄧芝,從褒斜道北上,作為疑兵佯攻嵋誠,吸引整個魏軍主力。而真正的蜀軍主力則由諸葛亮帶領,北上岐山進攻隴西。諸葛亮的佯攻之計無疑是成功的,在魏軍措不及防之下,蜀軍連下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本來形勢一片大好,只要蜀軍能夠占領隴西五郡,就能切斷曹魏與涼州的聯系,作為魏軍的養馬地,涼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是諸葛亮錯就錯在讓馬謖來鎮守街亭,用以阻擋曹魏從關中派往隴右的援軍。當時曹魏老牌大將張郃來援,蜀漢能與之對陣的也只有趙雲,但是奈何趙子龍分身乏術。作為諸葛亮參謀長的馬謖便自告奮勇鎮守街亭。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終極目標就是隴西五郡,如果成功那麽鎮守街亭,阻擋曹魏援軍的馬謖就是北伐的首功,這也可能是諸葛亮出於私心讓馬謖鎮守的原因。但是這個馬謖給他機會,可他不中用,只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跟在諸葛亮後面查缺補漏還可以,真正讓他領兵在外的時候,確是剛愎自用,自詡熟讀兵法,不聽勸告。
馬謖失街亭,北伐失敗;諸葛亮臨行前千叮嚀萬叮囑的,一定要據大路而守。而馬謖卻把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演繹到了極致,不顧副將王平的勸阻,把大軍駐紮於孤山之上。
還說什麽「居高臨下者,勢如破竹」。而對面的魏軍則是沙場宿將張郃,此人有勇有謀,只是切斷了馬謖大軍的水源。當斷了水源的時候,蜀軍情況可想而知,瞬間大敗,馬謖也是倉皇逃竄,導致曹魏大軍長驅直入。直接讓諸葛亮主力部隊和趙雲的偏軍陷入險境。身在隴西,形勢一片大好的諸葛亮,聽說馬謖失了街亭,主力部隊馬上就要腹背受敵,當機立斷放棄了剛剛到手的隴西三郡,撤軍回蜀。
面對司馬懿的追擊,還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空城計。
有史學家認為,其實司馬懿早已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可是司馬懿害怕諸葛亮死後曹魏會架空自己,故意放走了諸葛亮。可見諸葛亮當時的境地是多麽危險,差一點就死在了第一次北伐中了,或者被俘虜了。
而趙雲和鄧芝方面,也因為街亭失守,為了掩護大軍的撤離,輔助戰場硬是打成了主戰場。趙雲也因此耗盡了生機,在大軍返回的途中病死。從此蜀漢的五虎上將也是雕零殆盡。第一次的北伐僅僅是趙雲的死亡,就能為其蒙上一層悲劇色彩。標誌著蜀漢,一個時代的終結。作為罪將的馬謖也是因為早就立下過軍令狀,自縛於軍帳之中,諸葛亮也只能含淚將馬謖斬首以正軍紀,和馬謖一起斬首的還有馬謖的兩位副將張休和李盛。
蜀中大將損失慘重
然而第一此北伐不只最後一位五虎上將趙雲死亡,僅僅是在諸葛亮的後出師表中提到的就還有,陽群、馬玉、閻芝、丁力、白壽、劉頜、鄧銅等人。而且這些人也不是什麽無名之輩,其中陽群被奉為川中刀王,曾經還和趙雲對陣幾十個回合,不分勝負。諸葛亮見陽群如此勇猛,便費了一番功夫招降了他,能與武力值巔峰時期的趙雲幾十回合不分勝負,可見陽群的勇猛。
閻芝同樣也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大將,在夷陵之戰中,劉備率領幾十萬大軍,為義弟復仇。沒想到被陸遜火燒聯營七十裏,大軍潰敗危在旦夕。最後的關鍵時刻就是閻芝帶領五千兵馬及時趕到,憑一己之力穩固了潰敗局勢,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臨江仙】那是一個混亂的年代,各個諸侯之間互相征討,勢必要在亂局中脫穎而出;那也是群星璀璨的年代,能臣武將如雨後春筍般紛紛降世。這就是東漢三國時期,一個人人皆可成龍的年代。正所謂大爭之年必有猛士,三國時期的名將不在少數,人們熟知便有呂布、關羽、趙雲、馬超之類,這些人都可謂是人中豪傑。
而在三國之中也有許多籍籍無名的武將,他們的戰力斐然,但卻在正史典籍中下落不明。在他們中有人能搶挑呂布,還有一人險些殺死馬超。那麽他們都是誰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故事。大將李進;要說三國之中最被人所向往和追求的,不單單是關二爺這種舍生取義的人,很多男生一生的夢想是做一位像呂布一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猛將,這也說明了呂布的神勇。
作為三國第一猛將呂布一生少有敗績,三英戰呂布、轅門射戟一段段傳奇的故事,寫出了呂布在那個紛繁亂世的絕對實力。可這樣的一個人,卻曾被一個籍籍無名的將軍所擊敗,這位將軍便是李進。
李進在正史典籍中鮮少被人提及,大多都是一句帶過,許多人都不知道李進的生平,只知道他是儒將李叔傑的弟弟。李進是東漢末年兗州人,他和呂布本身就不對付,李進年少時哥哥李叔傑曾在家中宴請賓客,其中便有呂布,彼時的呂布早已是天下豪傑競爭的物件。
本來呂布就是心高氣傲、極其自負之人,再加上當時其名聲大噪,在宴席上對李叔傑這種儒將十分不屑,然而李叔傑也只能在心中苦笑。這就讓李進不爽了,他本就厭煩這種背信棄義之徒,更何況他還對自己的哥哥不敬。在那個禮樂崩壞的年代,大概唯有兄弟之情能夠得以保存。也正因如此,李進對呂布沒什麽好印象,但呂布早已名聲大噪,李進也沒有什麽機會能夠報復呂布的不屑之仇。
直到曹操和呂布在濮陽大戰中,呂布因糧食不足而奔往兗州乘氏城,李叔傑看故人來訪,自然是好酒相迎。
太祖引軍還,與布戰於濮陽。不過,呂布的心思可不在這區區酒水之中,他想占領乘氏城為東山再起做準備。自己哥哥為呂布所準備了好酒好肉,不僅沒得到呂布的感謝,他反而舉兵攻打乘氏城。李進便氣不打一處來,翻身上馬和呂布大戰幾十回合,最終戰敗呂布將他趕走了,這也是歷史上呂布少數的敗績之一,李進此人後來如何也沒有了記載。
河北四庭柱之高覽
高覽的前半生一直活在顏良文醜的陰影之中,事實上高覽的戰功並不在顏良文醜之下,甚至要比他們高出許多。世人皆知顏良文醜,無人知我高覽之名。高覽本屬袁紹麾下,與顏良、文醜、張郃三人並稱河北四庭柱。在張國良的評話三國中,曾贊揚高覽:
其武力可與張飛相較量。可以說,高覽是三國之中被辱沒的名將。官渡之戰時,曹操聽從許攸的計策,偷襲烏巢燒毀糧草,隨後便直攻袁紹大營,彼時的顏良文醜皆被關羽斬於馬下。河北四庭柱僅剩高覽和張郃二人,在曹操進攻時,因糧草被燒導致軍心低迷,可在高覽和張郃二人的合力之下,袁紹大營依舊堅而不倒。最後,高覽、張郃深知大勢已去,「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的道理兩人不是不懂,如果當時袁紹願意撤兵,高覽未必不會和袁紹走。
可氣的是,袁紹偏偏自尋死路,不把士兵的性命放在眼裏要和曹操決一死戰。直到淳於瓊被曹操所斬殺才幡然醒悟,奈何為時已晚,高覽和張郃早已帶著部將投降了曹操,河北四庭柱徹底分崩離析。
高覽等忿懼,遂焚攻具,率眾降於曹操。在三國演義誌中,高覽則與許褚戰的不分上下,許褚可是三國中一頂一的猛士、猛將,單挑馬超嚇得馬超逃跑,和張飛赤膊相對絲毫不怯場。高覽能和許褚不相上下也算是猛將了,可惜的是,在歸屬曹操後變得籍籍無名的,最後只留下了一個在穰山之戰被趙雲刺死的說法,具體去向正史無詳細記載。
險些殺死馬超的閻行
【三國演義】或許是為了烘托馬超的厲害,對閻行此人少有提及,這讓許多人忘記了他輝煌的戰績,曾經差點殺死馬超。少年時期,馬超可謂是西涼的頂梁,人稱西涼錦馬超的他名滿天下,甚至曹操都不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
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閻行曾作為小將跟隨韓遂,當韓遂與馬騰發生沖突時,閻行曾經用長矛和馬超對決。對戰期間他的長矛很快便斷了,但閻行依舊不肯認輸,用斷矛進攻馬超,差點直接殺死馬超。
行嘗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撾超項,幾殺之。很快這場風波就被平息了,緊接著西涼最大的敵人曹操來了,韓遂派遣閻行作為使者拜見曹操,曹操十分喜歡閻行,封其犍為太守之職。閻行回到韓遂身邊後,便給曹操當起了說客,勸降韓遂。韓遂看著這個從小在自己身邊長大的孩子,也是不忍心殺了閻行,於是便與閻行說:
「再觀望幾年吧。」可惜這一觀望,便是兩人兵戎相見的局面,最終韓遂被曹操所殺,閻行則歸順了曹操。自從歸順曹操後,閻行便消失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戰場上也沒有了他殺敵立功的身影。斬魏延的馬岱;說起馬岱,大家便能自然而然的想起魏延,畢竟馬岱可謂是一戰成名,在魏延最為鼎盛的時候一刀將其斬於馬下。不過,在馬岱斬殺魏延後便不知所終,也無人知道馬岱去了哪裏。
馬岱是馬超的從弟,兩人皆是西涼人,馬超復仇曹操失敗後,便帶著馬岱投奔了劉備。
此時的馬岱本就名聲不顯,畢竟無論馬岱多優秀,都會被西涼錦馬超的風頭所蓋過,馬岱自然也是樂得清閑。隨著時間的流逝,蜀漢的猛將一個個相繼去世,哥哥馬超也難逃這樣的宿命,否則也不至於讓魏延得勢。當時,諸葛亮死時便對馬岱說,我死後魏延必然造反,你要在他最猖狂的時候殺死他。
果不其然,諸葛亮死後魏延順勢造反,在其高呼誰敢與我一戰時,馬岱一刀斬掉了魏延的腦袋,也斬掉了哪些造反之人蠅營狗茍的小心思。
延因爭功奪柩而叛,幸侯早伏馬岱以誅之。不過,隨後馬岱便消失在了人海之中,再沒有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不過,從馬超臨死之前的一些遺言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馬岱應該是結束了沙場,以保全馬家的血脈傳承。
臣門宗二百余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這就是三國時代名將的悲哀,在那個名將多如牛毛的時代,想要在其中脫穎而出,除了要求極高的武藝,還要有識主之能與長壽之命,否則一生都只能做了籍籍無名的小人物,
對於鄧銅,史料中記載的不多但是鄧銅使用的武器是雙錘,舞的事虎虎生風,鮮有敵手,軍隊中都稱它是「川中無敵將」。
至於白壽、劉頜、馬玉、丁力四人更是沒有詳細資料記載,但是能和陽群,閻芝等人一起被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及,想來也是蜀漢後期,培養的一等一的猛將。
再加上趙雲和被斬首的馬謖三位,首次北伐就硬生生損失了十一位大將,這對蜀漢的打擊無疑是淪陷性的。第一次北伐就這樣草草結束,看起來只是失敗退軍,實際上確是元氣大傷。「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首次北伐卻一次性損失十一位大將,間接導致蜀漢後期無將可用的尷尬局面。可能也註定了後面的數次北伐都只能是無功而返。
如果馬謖能守住街亭,哪怕只有一個月,可能諸葛亮大軍就能拿下隴西五郡,切斷涼州和曹魏的聯系,就可以讓曹魏虎豹騎無馬可騎,諸葛武侯克服中原的壯誌,結果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