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旅行

一戰、二戰的時候,拉丁美洲國家在幹什麽?

2014-06-23旅行

一、兔子蹬鷹(墨西哥,1916年)

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拉美正在入侵美國。

在墨西哥革命的第六年,北方農民軍的領袖、頭號惡徒、綠林好漢潘喬.比利亞越過邊境,帶領五百人襲擊了美國的哥倫布城。

一年前,比利亞和南方人薩帕塔一起攻入墨西哥城,推翻了反動的韋爾塔將軍。兩位農民領袖把政權交了給資產階級的代表卡蘭薩和奧夫雷貢。

然而,墨西哥城的新政府開始過河拆橋,把比利亞逼上了絕路。比利亞決心孤註一擲,讓首都那幫家夥嘗嘗寢食難安的滋味。

華盛頓果然震怒,海軍陸戰隊隨即攻占了韋拉克魯斯。作為革命政府的領袖,卡蘭薩無法向美國人低頭,美墨關系抵達了冰點。次年,齊默爾曼電報從柏林拍到了墨西哥城。

在北方的沙漠裏,美國人也派出了一支軍隊,他們決心狠狠懲戒比利亞這個無法無天的惡徒。然而在多日無謂的搜尋之後,又渴又熱的大兵們只能空手而歸。

這支軍隊的指揮官名叫約翰.潘興,一年之後,他將擔任美國一戰歐洲遠征軍總司令。

軍隊裏還有兩名剛從西點軍校畢業的年輕軍官,其中一位叫做喬治.巴頓,另一位叫做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未來他們將帶領美國二戰遠征軍橫掃北非和西歐。

只是在1916年的這一局,比利亞更勝一籌。

墨西哥革命中的潘喬.比利亞及其追隨者

二、大學風暴(阿根廷,1918年)

抗議中的學生們驚奇地看到,共和國總統伊裏戈延親身抵達科爾多瓦大學,前來傾聽他們的訴求。

在1916年伊裏戈延當選之前,土地寡頭們組成的民族自治黨一連統治了阿根廷35年。20世紀初工人和市民階層的崛起終於扭轉了局面,而激進黨出身的新總統需要引領阿根廷完成轉型。

舊秩序的瓦解首先在教育界發生,在阿根廷最古老的大學,科爾多瓦的學生們要求教育改革,要求大學自治,要求阿根廷學術不再受制於天主教教義和種族主義秩序。

伊裏戈延答應了他們。

大學改革的新風從南椎體吹起,席卷了整個拉美次大陸:巴西建立了本國最早的大學,秘魯人德拉托雷在大學裏建立了阿普拉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復校,大學自治被寫入拉美多國的憲法。

西語美洲的兩台巨擘,革命中的墨西哥和改革中的阿根廷正在嗡嗡作響,從陸地兩端一起推動著讓人興奮而又不安的現代化浪潮。

伊裏戈延不知道他將面對多麽巨大的挑戰。伊裏戈延同樣不知道的是,在阿根廷的地球對跖點,那裏的年輕學生也在1919年發起了一場運動,試圖改變他們的國家。

只不過,那裏的舊軍閥不願意理會他們的聲音。於是學生們放了一把火,燒掉了趙家樓。

1918年,科爾多瓦,抗議中的大學生們。

三、食人者宣言(巴西,1921年)

吞噬,吞噬,吞噬。

在聖保羅現代藝術周上,馬里奧.德.安德拉德用自己的詩歌重新定義了巴西民族。混合、吸收、改造,這些讓舊共和國精英引以為恥的特性,將成為巴西新的標簽。

1889年成立以來,巴西共和國的權力就掌握在咖啡種植園主和牧場主的手裏,舊共和國因此得名「牛奶咖啡共和國」。權貴們在文化上是歐洲的擁躉——幾年前,他們的精神祖國法蘭西在歐洲戰場上被野蠻的日耳曼人壓制,讓他們心痛得喘不過氣。

然而,巴西正在悄悄改變。

1921年的聖保羅現代藝術周只是一個開始,巴西的現代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潮從此起步。在安德拉德之後,吉爾貝托.弗雷雷提出了「種族民主」,巴西人要求平權和自強的時代即將到來。

在存取巴西之後,墨西哥前教育部長、知名學者荷西.巴斯孔塞洛斯於1925年完成了【宇宙種族】,宣稱梅斯蒂索性,即混血,是墨西哥的本質特征,也是整個拉美乃至全人類的出路。

拉丁美洲終於睜開了哲學的眼睛。

巴西貘,安德拉德靈感的來源之一,也因其外觀和獨特性成為巴西國家象征。

四、槍口下的女人和男人們(尼加拉瓜,1926年)

這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占領尼加拉瓜的第十八個年頭。

十八年前,由於總統塞拉亞將軍拒絕在運河問題上服膺美國人的利益,尼加拉瓜就和巴拿馬、古巴、波多黎各、海地、多米尼加一樣,被美國人控制了。

在卡貝薩斯港,女人們和美國大兵上床。她們在枕頭邊收集了情報,又把美國軍火的位置透露給了一群小夥子,他們是桑地諾的追隨者。

於是,在1926年,桑地諾的遊擊隊搞到了第一批武器,向美國入侵者發起了挑戰。幾年之後,美國向叢林低頭,離開了尼加拉瓜。

不過,並不是每個尼加拉瓜男人都像他們的婦女同胞那樣有血性。作為美國人留下的軍政首腦,索摩查奪取了所有權力,還暗殺了民族英雄桑地諾。

於是,尼加拉瓜就和巴拿馬、古巴、波多黎各、海地、多米尼加一樣,繼續被美國人控制著。

索摩查(左)與桑地諾(右)的合影

五、殺死那個無神論者(墨西哥,1928年)

基督國王的一位臣民開了一槍,把墨西哥的當選總統、革命梟雄奧夫雷貢送上了西天。

在墨西哥,革命政府同教區農民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好幾年。政府抓捕神父、拆毀教堂、鏟除墓地裏的十字架、強迫兒童接受世俗教育,而農民們則以武裝暴動作為回應。

在梵蒂岡,墨西哥已經同蘇聯並列成為教宗最關切的國家。

新上台的政治領袖名叫卡列斯,他是奧夫雷貢的同僚,一個比奧夫雷貢更激進的無神論者。

卡列斯不想重蹈奧夫雷貢的覆轍,他得讓墨西哥歸於穩定。於是在一年後的1929年,他建立了國民革命黨(即革命制度黨的前身),該黨將連續統治墨西哥71年。

在激烈的反教權戰爭過後,一位名叫謝爾蓋.愛森斯坦的蘇聯導演被好萊塢趕到了墨西哥。在這裏,他將拍下【墨西哥萬歲】,向西半球唯一的革命國家致以敬意。

【墨西哥萬歲】海報

六、馬孔多沒有發生任何事(哥倫比亞,1928年)

二十世紀初,哥倫比亞沒有爆發內戰,保守黨沒有勝利,美國沒有趁機支持巴拿馬獨立。

哥倫比亞沒有為此爆發民族情緒,香蕉公司沒有來到這裏,就像中美洲和厄瓜多爾也沒有聯合果品公司的勢力。

美國沒有因為水果公司的利益侵犯過任何國家,也沒有工人在種植園裏受到剝削。工人們沒有任何不滿,也沒有發起任何抗議。

阿拉卡塔卡鎮的廣場上沒有罷工的工人,政府代表科爾特斯將軍也沒有來到現場。沒有人吹響軍號,也沒有人開槍。

沒有消失的名字,也沒有用火車運走的屍體。

小鎮上沒有一個叫做加西亞.馬奎斯的孩子,他什麽都沒聽說,什麽都沒見過。馬孔多沒有發生任何事,只是那裏確實在下雨。

20世紀上半葉哥倫比亞的香蕉園

七、二八一代(委內瑞拉,1928年)

在西班牙語世界,人們喜歡用年份來標記知識分子或政治家群體的歸屬。在委內瑞拉,最有名的是「二八一代」。

從獨立以來,委內瑞拉的權力就只在軍人們手裏傳承。1908年,權杖傳到了比森特.高美斯的手中。在這位幸運的將軍治下,國家發現了石油。於是他和他的接班人一共統治了委內瑞拉40年。

在1928年,一些中央大學的學生發起了抗議,但比森特將軍迅速恢復了秩序。對於多達二百余人的學生名單,總統先生或曾不屑一顧,他也無法料到的是,在這群學生當中,連未來的共和國總統都出了不止一位。

委內瑞拉民主化的元老,民主行動黨的靈魂人物,軍政府倒台後的第一位總統貝坦科爾特就曾是「二八一代」的成員。

八、烈火焚身(古巴,1929年)

在獨裁者赫拉爾多.馬查多總統的註視下,古巴人在用熊熊大火燒毀新收成的甘蔗。自1898年獨立戰爭中的焚燒和破壞以來,古巴還從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

1898年,打敗了西班牙的美國人接管了這片焦土,用【普拉特修正案】把古巴變成了自己的附庸。古巴追隨美國參加了一戰,又在二十年代乖乖接受美國的幹涉。美國市場有著巨大的蔗糖需求,古巴為此牟足了勁,也賺夠了錢。

直到1929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大火開始燒向全球。

這把火引燃了古巴人的甘蔗,也點著了巴西人的咖啡。在玻利維亞,錫礦石的價格塌方壓死了文官政府,就像銅礦石的價格墜落砸掉了智利GDP的40%一樣。

拉丁美洲註定是第一波全球化的最大輸家。

【時代周刊】封面上的赫拉爾多.馬查多,「古巴的墨索裏尼」

九、軍部崛起(烏拉圭,1930年)

在股價的俯沖轟炸面前,拉美的文官政府向多米諾一樣倒台,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軍部。

革命後的墨西哥憑借強大政黨頂住了壓力;以瓦加斯為首的巴西少壯軍官們終於推翻了舊共和國;秘魯軍人結束了萊吉亞總統十余年的文官寡頭統治;亂哄哄的智利軍人們一度宣布成立社會主義國家;玻利維亞被親外資錫礦公司的軍人掌控;阿根廷軍人踩下了伊裏戈延改革的制動器。

世紀初以來,烏拉圭一直走在荷西.奧多涅斯.巴特列開啟的改革道路上。巴特列所屬的紅黨從1865年開始就掌握著烏拉圭的政權,但這是他們首次試圖深刻改造社會。

1930年承辦的首次世界杯是巴特列時代最後的輝煌。足球運動在過去三十年當中已經成了拉美最熱門的運動,烏拉圭隊也不負眾望地拿到了冠軍。在此之後的1933年,政變上台的特拉將軍自詡為巴特列改革的改革者,要用鐵腕讓烏拉圭回到正軌。

就這樣,同鄰居阿根廷一道,烏拉圭進行了大膽的社會改革,然後在大蕭條後一起被顛覆。

巴特列。20世紀上半葉烏拉圭的代表人物。

十、戰爭縮影(玻利維亞,1932年)

為了維持大蕭條後政府岌岌可危的合法性,為了證明接受德國訓練的玻利維亞軍隊比接受法國訓練的巴拉圭軍隊更強,為了爭奪不一定存在的石油,玻利維亞發動了戰爭。

玻利維亞的士兵大多是被強制征召來的印第安農民,他們後勤糟糕,補給不足。在幹旱的查科平原上,有一隊口渴的士兵試圖打一口井,然而幾天的勞作之後,井裏挖出來的依然只有沙土。

此時,一隊同樣幹渴的巴拉圭士兵經過此地,發現了玻利維亞人守護的水井,拼命發動進攻。而玻利維亞人拒絕放棄多日以來的希望,選擇殊死抵抗。

最終,在一口一滴水都沒有的枯井旁邊,玻利維亞人和巴拉圭人留下了幾十具屍體。

查科戰爭中的巴拉圭士兵們

十一、自由貿易的終結(阿根廷,1933年)

出於自願和公平的原則,阿根廷和英國在倫敦達成了【羅加-朗西曼協定】。英帝國將放松它的貿易壁壘,來挽救阿根廷的牛肉出口。作為交換,阿根廷必須誓言購買英帝國的產品。

20世紀初的阿根廷有著「第六自治領」的綽號,英國在阿根廷的投資比在英屬印度還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整個不列顛島都靠阿根廷的食品養活。

如今,阿根廷感受到的只有羞辱和背叛。

阿根廷的民族主義在三十年代急劇升溫,人們開始要求工業化,要求擺脫對北大西洋工業國的依附。一位名叫勞爾.普雷維什的經濟學家由此得到了靈感,在不久的將來提出了依附論的雛形。

在之後的半個世紀當中,進口替代工業化將是整個拉丁美洲的通則。不過,秩序和發展最為狂熱的並不是阿根廷,而是它的鄰居巴西。

【羅加-朗西曼協定】簽訂現場

十二、西半球的長征(巴西,1935年)

巴西共產黨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1930年上台的瓦加斯將軍是一個強硬的發展主義者,他崇信民族主義、中央集權與工業化,同時對所有影響他統治的因素,包括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者都毫不留情。

為了自救,巴西共產黨拿起了武器,並且推崇普雷斯特斯為軍事領袖。

普雷斯特斯曾在1924年作為青年軍官反抗舊共和國。在三年的圍剿當中,普雷斯特斯及其同誌走遍了13個州,行進了25000公裏。最終,彈盡糧絕的普雷斯特斯離開了巴西國境,撤到了玻利維亞。他的事業成為了當時乃至後世南美洲左翼運動的精神圖騰。

在1935年,普雷斯特斯再度領導了武裝暴動和內地遊擊,不幸的是,他又一次失敗了。

失敗的代價是高昂的:他的妻子是德裔猶太移民,被政府驅逐回了德國,最終死在了納粹的集中營裏。

在20世紀意識形態戰爭中的拉美,普雷斯特斯們的遠征才剛剛開始。

普雷斯特斯。現代巴西左翼的頭號英雄人物。

十三、心靈術士(薩爾瓦多,1936年)

1936年,當長槍黨發動反對西班牙共和國的叛亂時。第一個承認佛朗哥政權的是薩爾瓦多的馬天妮絲將軍,第二個是危地馬拉的烏維科將軍,墨索裏尼和希特勒只排到第三第四。

三十年代的中美洲掌握在軍事獨裁者們手裏:烏維科將軍自詡為危地馬拉人民的君父;尼加拉瓜的索摩查賣國有方,風生水起;洪都拉斯的卡利亞斯將軍比較溫和,畢竟這個地形破碎的國家也不太允許權力的伸張。

馬天妮絲將軍是在1934年大選後的屠殺中上台的,他是東方秘術的崇拜者。為了防治本國的猩紅熱疫情,他命令所有燈都必須用紅布罩起來。在許多個詭秘的夜晚,他都會和白宮的羅斯福總統通話——用傳心術。

馬天妮絲。他鎮壓了法拉本多.馬蒂領導的農民起義。以後者為旗號的政黨法拉本多.馬蒂陣線一直反抗軍事獨裁,今日仍是薩爾瓦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要政黨之一。

十四、公羊的盛宴(多米尼加,1936年)

為了漂白多米尼加共和國,擁有四分之一海地血統的特魯希略下令屠殺國內的海地移民。凡是不能在盤問中用西班牙語準確拼讀「香芹」(perejil)這個詞的人,都會被士兵殺死。

和尼加拉瓜的索摩查一樣,特魯希略是在美國占領結束後接管本國權力的軍人,也都是美國的忠犬,他們和他們的子孫將分別控制兩個國家長達數十年。

據統計,特魯希略處決了一萬八千人,然後他以每條命29美元的價格賠償了海地。

這些錢中的大多數落入了海地官僚而不是受害者家屬手裏。

特魯希略。諾獎作家略薩小說【公羊的盛宴】當中的主角。

十五、PAX AMERICANA(美國,1936年)

隨著最後一批海軍陸戰隊撤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羅斯福總統莊嚴宣布,美國將不再使用武力幹涉自己的美洲鄰居。

在墨西哥城,美國大使館牌子上的用詞從「美利堅」(América)變成了「合眾國」(Estados Unidos)。為了讓墨西哥人滿意,美國首次不再以美洲的代表自居。

全美上下掀起了拉美文化熱潮,雜誌和電影向美國民眾科普了「拉丁美洲」這個新鮮的概念,告訴他們這裏住著許多友善的鄰居。

只有那些不夠天真的人才能看得清楚,美國的微笑攻勢是在為一次新的戰爭做準備,而在這場戰爭中,美國需要拉美。

墨西哥電影的黃金時代和「舊好萊塢」的鼎盛期同期。電影是美國民眾認識拉美的第一個視窗。

十六、另一位佛朗哥(巴拉圭,1936年)

在老歐洲的那位佛朗哥指揮軍隊進攻馬德裏的時候,新大陸的拉法埃爾.佛朗哥已經在「二月革命」中成為了巴拉圭的一把手。

這兩位佛朗哥和墨西哥的卡列斯,巴西的瓦加斯,哥倫比亞的蓋坦,阿根廷的貝隆一樣,都是墨索裏尼的學生。意大利法西斯黨魁是當時整個拉丁世界的精神導師。

和西班牙的佛朗哥不同,巴拉圭的佛朗哥是一個左派。巴拉圭在查科戰爭中打敗了玻利維亞,但是官僚的腐敗無能也在這場戰爭中暴露了出來,於是法西斯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聯起手來,打翻了巴拉圭的寡頭。

1936年,作為雙方的共同代表,佛朗哥站上了總統府的陽台,用墨索裏尼的腔調喊出了土地改革的口號。

不幸的是,貧弱混亂的巴拉圭容不下穩定的政權,佛朗哥次年就被另一場政變推翻。

在這段短暫歲月當中,有一些西班牙內戰流亡者來到了巴拉圭,不過他們更主要的目的地是墨西哥——該國有政治庇護傳統,而且對左翼相當友好。

比如,在1940年遭到克里姆林宮那位綽號鋼鐵的政敵暗殺之前,托洛茨基最後的歲月就是在墨西哥度過的。當他死去的時候,佛朗哥的許多仇敵和佛朗哥的許多朋友都在為他哀悼。

巴拉圭的佛朗哥肖像

十七、爭奪黑金(墨西哥,1938年)

1938年,英法在慕尼黑把捷克斯洛伐克賣給了希特勒,蘇聯導演愛森斯坦拍出了【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奧爾森的廣播劇【火星人入侵地球】嚇壞了半個美國,墨西哥總統卡德納斯正在進行石油國有化。

作為當時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產油國,墨西哥的石油不屬於它自己。坦皮科以北是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王國,坦皮科以南是英荷殼牌石油公司的屬地。

以革命憲法第27條的名義,卡德納斯進行了土地改革,如今他開始發動石油國有化。

美國已經許諾不在拉丁美洲進行武力幹涉,它只好轉向經濟制裁,而壓力下的墨西哥政府只能把石油賣到德國。於是在1938年,墨西哥石油填滿了納粹軍隊的油庫。

這些石油當中的每一滴,都會轉化成三號坦克在波蘭和法國平原上奔馳的動能。

墨西哥支持石油國有化和卡德納斯的群眾運動

十八、追捕太陽(秘魯,1940年)

在墨西哥駁回美國的要求,拒絕把本國的日裔居民送往加利福尼亞的集中營時,秘魯悄悄點了點頭,彎下腰幹起了臟活。

大蕭條後的秘魯一直掌握軍政府的手裏,主要的反對派阿普拉黨是墨西哥革命和阿根廷改革思潮的產物,卻一直未能得誌。軍政府不憚利用各種手段轉移矛盾,包括迫害日裔移民。

德裔和意裔免於迫害的唯一理由就是他們的白人身份。而日裔,特別是家境殷實的日裔,就成了排外情緒的物件。許多人借機打劫日裔居民的商店,華裔趕快掛起中國國旗避禍,也有些秘魯人會幫助他們的日裔鄰居,但是多日的混亂過後,仍有許多人在暴亂中死傷。

1940年5月,8.2級地震襲擊了利馬,許多建築變成了瓦礫。一些日裔居民驚奇地看到,有人跑來向他們道歉,因為這些人以為這是上天對秘魯迫害少數族裔的懲罰。

幸好這不是真的,不然恐怕地球早就被震成了粉末。

二戰時期遭到強制遷移的秘魯日裔居民

十九、阿茲特克之鷹(墨西哥,1942年)

墨西哥的統治精英明白,為了保障本國的未來地位,墨西哥必須得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民眾無法接受墨西哥青年為了別人的戰爭去死,特別是美國人的。

卡德納斯的接班人卡馬喬總統找了個借口,以報復德國潛艇擊沈墨西哥船只為名,加入了戰爭。但墨西哥拒絕派出陸軍,於是一隊被稱作「阿茲特克之鷹」的飛行員來到了太平洋戰場。

這些小夥子表現出色,在戰爭結束後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但很快就被政府雪藏——軍人出身的卡馬喬致力於改變革命以來軍人掌管政局的狀況,未來的政權需要由文官領導。

在革命制度黨規劃的遠景當中,已經沒有了戰鬥英雄的位置。說到底,世界大戰不是屬於墨西哥的戰爭。

「阿茲特克之鷹」飛行員

二十、橡膠戰士(巴西,1942年)

山本五十六關於日本將在開戰後半年內戰無不勝的預言成了現實,法屬印度支那、英屬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如今都已經落入日本人之手。同盟國在亞洲的橡膠產地只剩下錫蘭,而南雲忠一的航母編隊也剛剛轟炸了這座島嶼,皇家海軍被迫撤到肯雅的蒙巴薩進行補給,同盟國的橡膠供應已經岌岌可危。此時,美國把目光放到了拉美。

拉美是橡膠樹的原產地,巴西曾經是世界橡膠業的壟斷者。但是,自從英國人把橡膠種子偷到了亞洲,而拉美的橡膠園又被疾病困擾,亞洲就成了橡膠生產的新主力。

然而到這個時候,同盟國已經沒有選擇了。

巴西的領導人瓦加斯不喜歡美國,但他是個精明的實用主義者,更願意為了利益行事。美國開出了有說服力的價碼,於是巴西決定加入戰爭。

在亞馬孫的叢林裏,被強征來的橡膠工人們飽受饑餓和疫病的困擾。他們為了不被派往前線而來到叢林作戰,卻在這裏承受著和前線一樣慘痛的傷亡。

那些有幸和土著姑娘結為連理的工人有著更高的生存率。只是在戰爭結束幾十年後,幸存下來的工人們還沒能從政府那裏拿到當年許諾的報酬。

二戰後巴西橡膠工人的討薪隊伍

二十一、從婊子到女神(阿根廷,1944年)

1944年,在聖胡安鎮的地震過後,前來慰問的勞工部長胡安.貝隆在舞會上認識了這個名叫伊娃.杜阿爾特的女人。

八年前,伊娃從一個小鎮來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她憑借自己的美貌和身體上位,如今終於接觸到了阿根廷最耀眼的政治新星。

1943年,一個進步的軍政府打倒了一個保守的軍政府,而胡安.貝隆就是新政府裏人氣最旺的官員。伊娃.杜阿爾特看準良機,搖身一變成了埃薇塔.貝隆。

貝隆主義正在向阿根廷招手。與此同時,由於阿根廷不願意為了英美的利益放棄德國市場,又因為民族主義的緣故同情德國,它將在戰後遭到英美兇狠的經濟報復。

造化弄人一般,在埃薇塔.貝隆一步步登上神壇的那些歲月裏,阿根廷的光芒也逐漸黯淡了下來。在未來的四十年裏,等待阿根廷的只有貝隆主義者和軍政府之間的苦痛迴圈。

埃薇塔.貝隆

二十二、抽煙的蛇(巴西,1945年)

經過三年的動員和準備,兩萬五千人的巴西遠征軍終於出發,前往歐洲作戰。人們曾經嘲笑說,如果巴西人能來打仗,眼鏡蛇都學會抽煙了。於是巴西士兵們識趣地把自己稱為抽煙的蛇,還有人把它作為圖騰紋在身上。

瓦加斯政府確信,參加戰爭將是巴西在未來世界地位的保證。當巴西遠征軍在意大利的帕爾馬再一次擊敗德意部隊的訊息傳來時,裏約熱內盧的報紙借機興奮地宣布,巴西將會成為戰後主宰世界事務的六個大國之一。

在大戰即將結束時,幾乎每個拉丁美洲國家都有理由像巴西一樣樂觀。雖然世界大戰中的經濟戰和諜戰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拉美,但是這片大陸還是在和平中積蓄了力量,為推進現代化、工業化和城市化做好了準備。

拉丁美洲在過去半個世紀中經歷的變革和大多數歐洲和亞洲國家一樣大。半個世紀前的拉美還是一片土地寡頭統治、民族意識淡薄、依賴出口貿易的大陸。在二戰結束的時候,大眾政治已經在主要國家普及,工業化已經被提上議程,以墨西哥和巴西為代表的國家正在追求世界地位。

除了打仗,拉美國家什麽都幹了。如果算上1932年的查科戰爭和1941年的秘魯-厄瓜多爾戰爭,其實仗也打了。可以說,世界歷史本沒有主角,只是人們遺忘的多了,剩下的就成了主角。

波蘭球作品「抽煙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