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美國演員的演技水準是否要比中國演員強,強在哪裏?

2019-05-26影視

影響演技的內外因素太多了。就說一個例子吧:文化教育水平糊人文素質。

中國傳媒娛樂圈從業人員,特別喜歡把自己包裝成「文化人」,也特別喜歡別人把他們當成文化人,從娛樂圈裏動不動就是「老師」,就能看出來風氣來了。

然而實際上,我說句招人恨的話:他們很可能是中國目前各行各業的從業者群體當中,整體文化素質最堪憂、受教育程度最低劣的一群人。

中國的演員,哪怕是最正規的表演系出身科班演員,也施行的是「文盲教育」,非常不重視文化課。藝考類專業的高考錄取分數之低,有目共睹,他們只要透過每年開春的面試,基本有萬事大吉了。

所以一說藝考,媒體都會重點報道每年開春的專業面試,報道的主題內容風格,是熱情報道電影學院、中戲、上戲等門口又來了了多少年輕漂亮做明星夢的俊男美女,報名人數與錄取人數之間比例多麽懸殊等等……

至於6月份的全國高考和之後的成績,對於藝考生而言就不怎麽被報道了,第一是不重要;第二是分數實在太低,報道出去挺寒磣的。

我帖兩個人的照片——

第一個人是馬特迪蒙,好萊塢一線明星,不用再廢話介紹了;第二個人叫Dean Norris,看過美劇【絕命毒師】的都很熟悉他,他在裏面扮演緝毒探員,當然,他的名氣相對就小很多了,不如馬特迪蒙。

這兩位演員,有一個在演藝事業以外的共同點:哈佛大學校友。

哈佛大學可從沒有開設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他們倆一個是英語文學專業,一個是社會學。

誠然,無論中國演員還是美國演員,接受過學士以上學位高等教育的都是少數,這在中美都是一樣。但是,我在美國演員裏隨隨便便就能找幾個哈佛的,在中國演員裏,誰能找幾個清華北大復旦的?

光是簡單的抱怨,對比,似乎還不能徹底說明問題,不能讓人完全心服口服。

這樣吧,正好我最近一個40多萬的字的大書寫完了,美國老板最近要求也不多,我抽空在知乎再寫個篇幅比較多的答案,就說說中美兩國影視行業、制片、導演和表演專業的各自特點。

今天這點時間寫不完,只是開個頭。文中會涉及到一些專業名字,理解起來比較抽象,所以我盡量說人話,用大家都聽得懂的大白話來講。

首先,中美兩國的戲劇表演學科的最高精髓,可以用「師出同門」四個字來形容——都受到前蘇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深刻影響,只不過中國直接用這個名字,而美國改叫「方法派、方法演技」,英文是Method Acting。

俄國/前蘇聯,在人類戲劇與電影藝術發展領域,有著無法磨滅的顯赫成就與巨大貢獻。很多藝術門類,並不是北極熊發明的,但是北極熊學過去之後,消化吸收,發揚光大,後來居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如說芭蕾舞、油畫、電影、交響樂等等。光是一個愛森斯坦,在世界電影史上地位更是已經舉足輕重了。

網民都把北極熊戲稱為戰鬥民族,但你們今天看完這個答案後必須要記住,戰鬥民族的藝術天賦也是非常驚人的。

這位便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名言「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就是他說的——

就在美蘇兩國尚未建交、美國政府還不承認蘇俄政權的1923年,時任莫斯科藝術劇院院長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率團存取美國,首次把他的表演理論體系傳播過去,震撼了美國同行。

至於斯氏體系在美國紮根,說起來非常有戲曲性:畢竟當時的蘇俄是集權國家,畢竟當時的美國是物質豐富的自由資本國家,在莫斯科藝術劇院訪美期間,瑪利亞·奧斯彭斯卡婭(Maria Ouspenskaya)和博爾拉夫斯基(Boleslawsky)這兩位團員脫離劇團叛逃,滯留美國,隨後以教授表演課程為生。

斯氏理論就如此在美國紮根了。在隨後30年代、50~70年代的冷戰對抗時代,又有多位蘇聯頂級導演、演員或編劇以叛逃出走、移民等形式前往美國,最終使美國表演體系在斯氏基礎上逐漸發展成「方法派「。

至於中國,更不用多說,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從國營電影廠的運作體系到整個戲劇與電影編導、表演教育體系,都長期深受蘇聯老大哥影響。

斯氏表演體系有個別稱,叫「寫實主義表演體系」,這個別稱也很恰當了總結了他的特點——平民化、生活化。斯氏表演體系經常強調一些用詞,比如「演什麽象什麽」,要求演員進入表演狀態後,要「忘我」、要「入戲」,要「瘋魔」,達到人戲合一,已臻化境的地步。

那麽,跟斯氏表演體系正好相反的,叫「梅派」。梅,指的就是梅蘭芳。很巧啊,這兩位見過面還合過影。1935年,梅蘭芳訪蘇,他見到了愛森斯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大師——

這裏說的「梅派」,不是說唱腔化妝,而是指以京劇為代表的舊式戲劇舞台表演系統。其特點是程式化、註重基本功、註重細節模仿。

太過於理論抽象的話,筆者盡量不說,主要區別就是,梅派是在演戲,他要求演員演到位就可以了,有明顯地表演痕跡,演員的動作和台詞,都和現實生活有明顯區別,比較做作浮誇。

就好比京劇的臉譜,京劇臉譜好看不好看?漂亮不漂亮?

好看、漂亮,花裏胡哨的,一個角色一副臉譜,以此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但是他過於誇張,舞台感太強,不現實。所以觀眾看梅蘭芳演戲,肯定叫好,但看完了就完了,這就是一場戲,梅蘭芳演的再好,他不過是個戲子。

這樣的演員,在電影界有沒有呢?當然有了,在長期和徐克合作,在多部武俠動作片裏出演角色的劉洵老先生就是這個套路。他就是京劇演員出身,身上的特點太明顯的,一看就是在演戲,演技都浮在臉上,好看,但經不住琢磨——

而斯派要求演員必須入戲,演什麽必須象什麽,人戲不分。觀眾看某個接受斯派系統培訓演員飾演的大毒梟,不僅當場深受震撼,而且看完之後,依然長期質疑:這家夥肯定販過毒,要不然他演的咋怎麽象呢~~

京劇強調程式化,所以梅派特別在意秩序與規矩,不給演員提供過多即興發揮的機會:唱詞一個字都不能錯,到了舞台上走位,說走7步就不能走6步,第1秒擡手、第2秒翻腕……每一個姿勢動作都卡死了,演員就跟機器人一樣。

斯派提倡演員可以即興發揮(improvisation),讓表演有活力,給觀眾和導演帶來意外驚喜。

二者還有一個更大的區別:是否要求演員體驗生活。

梅派從不要求演員體驗生活,就是師傅教、按戲本唱舊行了

但是斯派是從更早的「體驗派」上汲取營養發展起來了,特別強調演員必須體驗生活,如果想達到「演什麽象什麽」的境界,那必須對所飾演角色的身份、生活處境、內心活動有盡量深入全面的理解。演員先要深刻了解角色,然後他才能做到入戲,才能把這個角色演活了。

演建築工人,先到工地上幹活去;

演軍人,先下基層連隊吃苦去;

演毒梟,親自販毒是不可能了,可以聯系下有關部門,去監獄,和被抓住的毒販面對面聊聊天,聽聽他給你講故事,觀察下他的言行特征

……

好了,重點來了——

體驗生活、感悟生活,恰恰就是目前美、中兩國演員最大的差距。

美國很多演員,他不是只學表演出身,就象這個答案開頭起到的馬特迪蒙和Dean Norris,最開始只是把表演當愛好,人家本職是哈佛的高材生,然後透過其他的機會,才走上職業演員生涯。美國演員往往有相對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相對較好的文化教育,有助於他了解不同行業和不同身份處境的人。

而中國的科班演員,文化教育本身就很欠缺,又是18`20歲就早早開始學習專業表演,這個年紀基本涉世不深,他沒怎麽接觸過社會,對其他行業和其他身份的人不了解,很難達到「入戲」。

讓演員去體驗生活,是彌補這種缺陷最好的辦法。

美國好萊塢演員,也有耍大牌鬧脾氣的,但是在開拍前進行體驗生活這方面,普遍做的比中國好。

中國呢,讓演員體驗生活,也是大家公認的,但是越來越不把這個當回事了。尤其是許多著名演員,檔期排的相當緊,他跟某劇組簽約,演戲時間都非常緊湊,不可能再安排時間其提前體驗生活

所以,中國演員,目前大趨勢是「象什麽演什麽(比如王寶強,只能走民工屌絲路線,再如很多小鮮肉,只能裝嫩)」和「演什麽都是那德性(比如諸多皇帝專業戶)」

未完,暫且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