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三國演義】裏,羅貫中是不是寫出了一個「我孝莊」級別的bug?

2023-05-21影視

三更了,回答就寫這麽多吧,應該不會再更了,謝謝支持!!!

就這?這種程度(算不算bug都另說,有回答說是傳抄錯誤)的問題太沒意思了,【三國演義】裏要認真分析,那歷史細節bug多如牛毛。

【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秀才就算了,不弟?科舉制啥時候的?

【幽州太守劉焉】【青州太守龔景】:是不是還有徐州太守、冀州太守、兗州太守、並州太守······類似於現代的河南市長、山東市長

【玄德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定州中山府,這兩詞一眼也知漢代肯定沒有

【何進大喜,遂點禦林軍五千。】:漢代禁軍有羽林軍,應是後世所謂「禦林軍」的來源,羽林軍滿打滿算沒有超過二千人,加上另一只禁軍虎賁,也不超過五千人。

【西涼刺史董卓】:董卓從未擔任涼州刺史,也不可能擔任涼州刺史,因為根據三互法,董卓無法擔任涼州地方官

【司隸校尉袁紹】【中軍校尉袁紹】:第二回是司隸校尉,第三回變中軍校尉,袁紹職位都沒搞清,雖然兩職位袁紹都當過。司隸校尉級同州牧,中軍校尉不過西園八校尉之一,袁紹成為何進心腹後擔任司隸校尉,不可能降級再去當什麽中軍校尉。

【劉虞平寇有功,封太尉。】【太尉楊彪】:劉虞平寇有功成為太尉,朝廷裏又一個太尉楊彪,雙太尉是吧?說個有意思的,劉虞自平定張純叛亂封太尉後在【三國演義】裏就消失了,為啥?因為劉虞後來被自己的下屬公孫瓚搞死了,公孫瓚又是劉備師兄,失真劉備仁德形象,幹脆再也不提,當沒劉虞這個人。

【卻說前將軍、鰲鄉侯、西涼刺史董卓】【卓自是威勢越大,自領前將軍事】【卓謂太傅袁隗曰:「汝侄無禮,吾看汝面,姑恕之。廢立之事若何?」隗曰:「太尉所見是也。」】:董卓入京前已經是前將軍,威勢越大的結果是【自領前將軍事】?並且在之後與袁隗的對話中被袁隗稱為太尉,哦對了,根據這幾回前後文,太尉要麽是劉虞,要麽是楊彪,要麽是黃琬,太尉是什麽爛大街職位稱呼嗎?而我們的太傅袁隗,僅次於皇帝的朝廷二把手,對一個區區前將軍唯唯諾諾啊。

【荊州刺史丁原】:估計是並州抄錯了,有意思的是,歷史上,董卓入京時是並州牧。

謝謝支持!二更!!!!!!!!!

【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關羽是河東解人,不知為何小說寫為解良,解良疑似解粱的誤寫,解縣有解粱城。

【肅曰:「如某之不才,尚為 虎賁中郎將 ;公若到彼,貴不可言。」布曰:「恨無涓埃之功,以為進見之禮。」······封呂布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李肅勸呂布投奔董卓,這裏設定李肅竟然已經是虎賁中郎將,按道理,呂布當比李肅位高吧?結果呂布也就封了騎都尉、中郎將,這騎都尉、中郎將也不知是不是兩職位兼任還是一個聯合起來發明的新職位叫【騎都尉中郎將】?按歷史,【虎賁中郎將,比二千石】【騎都尉,比二千石】兩職位根本拉不開差距,虎賁中郎將是禁軍虎賁營的指揮,騎都尉是羽林營的監軍,必要時可領軍作戰。至於中郎將要分兩種可能考慮,是中央的固有的中郎將還是一般的中郎將,一般而論高級軍職由低到高是校尉(都尉)、中郎將、將軍,這三個大類還可以細分,但涉及到中央禁軍的職位和一般軍職則不能這樣簡單比較(例如北軍五校的五個校尉雖然只是校尉,作為中央軍精銳,都是比二千石的級別,非一般的校尉、中郎將可比)。漢代中郎將不像各種「雜號將軍」,很少有「雜號中郎將」,朝廷常任的幾個中郎將都不是雜號,是固定的,羽林中郎將、虎賁中郎將,以及左、右中郎將、五官中郎將,都是比二千石,而這幾個中央常任的中郎將,其地位可能是稍微高於普通的中郎將的,呂布擔任的中郎將未說明是上面提到的固定的幾個中郎將之一,如果只是普通的中郎將,其地位可能還低於比二千石的騎都尉,即使呂布擔任的是幾個固定的中郎將之一,也只是和虎賁中郎將平級的比二千石。

看了以上這麽一大段明白了嗎,李肅作為虎賁中郎將說【如某之不才,尚為虎賁中郎將;公若到彼,貴不可言。】,結果呂布也就和李肅 平級 ······

【司徒王允】【司徒楊彪】【司徒荀爽】:我也不知道我大漢究竟同時有幾個司徒?早在第三回,我們熟悉的王司徒就已經登場,結果在董卓議論遷都時,又蹦出來兩個司徒,不過司徒荀爽可能是司空荀爽抄錯了。

【卓視之,其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關西人也,姓華,名雄。卓聞言大喜,加為 驍騎校尉 。撥馬步軍五萬,同李肅、胡軫、趙岑星夜赴關迎敵。】:看了上面的議論該懂了,李肅作為比二千石的虎賁中郎將,這華雄區區雜號校尉來統領他?

【溫侯呂布】【董丞相】【董太師】:呂布和董卓的爵位、官職變化糊裏糊塗的,小說中呂布殺丁原投董卓封的是都亭侯,但後來虎牢關呂布出場就成了 溫侯 呂布,歷史上呂布封溫侯是殺死董卓以後的封賞······董卓的職位,小說中是一筆糊塗賬,按小說所言,董卓入京時是前將軍,結果董卓收服呂布後威勢越大,於是自領前將軍事,合著威勢越大也就是把自己已有的官職確認一下,都不升個級的?議廢立時,袁隗稱董卓為太尉,孟德獻刀時,董卓成了丞相,勸袁紹與公孫瓚議和時,董卓成了太師,關於這些職位變化,都是毫無說明的,袁紹與公孫瓚交戰之初董卓還是丞相,過了界橋之戰就成了太師。

【封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早在廢立皇帝以前,董卓的弟弟董旻就【為左將軍、鄠侯】,結果在董卓到了長安,【自號為「尚父」,出入僭天子儀仗;封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董卓對弟弟太好了,同一職位封兩次!

【且說董卓行至滎陽地方,太守徐榮出接。】:董卓離開洛陽去長安,中途抵達滎陽。作者地理白癡初見端倪。

【時陳宮為東郡從事】:難道只有我疑惑陳宮怎麽會當東郡從事?此時東郡太守是曹操啊!

【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謀臣,武有猛將,威鎮山東】【山東一境,盡被曹操所得。】【卻說曹操平了山東】【今曹操在山東,兵強將盛】:【三國演義】十分頑固的將早期曹操的地盤稱為 山東 ,無論怎麽理解山東一詞,好像都不太符合······

【司空曹操】【操自封為大將軍武平侯】【許褚曰:「願借精兵五萬,斬劉備、呂布之頭,獻於丞相。」】:熟悉這段歷史的知道,【三國演義】進行了小小的魔改,歷史上曹操在建安元年迎獻帝以後封為司空,直到建安十三年才廢東漢三公,自為丞相,而小說省略了中間階段,讓曹操迎獻帝後就當了丞相。但是這一改動的不徹底,出現了不少bug。首先是曹操迎獻帝後,小說說是【操自封為大將軍武平侯】,這豈不是成大將軍了?原來這句是抄的史書,曹操先是為大將軍,以袁紹為太尉,袁紹拒不接受(大將軍位在三公上),曹操於是把大將軍讓給袁紹,自為司空,而小說只抄了這句封為大將軍,後續完全沒交代,於是曹操按理該是大將軍,但小說接下來卻讓曹操被許諸稱為丞相,這也是曹丞相的說法第一次在小說中出現,曹操遭遇了和董卓一樣的待遇,糊裏糊塗成了丞相。

bug還在連鎖,曹操在【自封為大將軍武平侯】後對手下加官進爵,其中【郭嘉為司馬祭酒,劉曄為司空倉曹掾】,這司馬祭酒是司空祭酒抄錯了,司空祭酒和司空倉曹掾都是抄史書,原本沒錯,但是那是因為曹操此時是司空,但既然曹操是丞相(或者大將軍),司空祭酒和司空倉曹掾也就根本不是什麽重要職位了。

bug繼續連鎖,官渡之戰前陳琳寫了一篇討曹檄文,【三國演義】原文照抄,其中一句是【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棺、徐璜並作妖孽······】,作者前後都不對校一下嗎?曹操在小說中什麽時候擔任的司空????

三更,差不多就結束吧,太長大家也膩了。

【我表你為折沖校尉、殄寇將軍,克日領兵便行。】:孫策向袁術借兵,袁術表孫策為【折沖校尉、殄寇將軍】,同時任為校尉和將軍麽?原來史料原文是【術表策為折沖校尉, 殄寇將軍】漏寫個行(代理、暫任之意)字,意思都變奇怪了。

【卻說張英敗回見劉繇,繇怒欲斬之。謀士笮融、薛禮勸免,使屯兵 零陵 城拒敵。】這個錯誤影響到神亭嶺的位置,以至於傳說太史慈和孫策單挑的神亭嶺都訛傳到湖南永州去了。零陵疑似秣陵的誤寫。

【急聚長史楊大將,都督張勛】:【三國演義】著名筆誤,作者抄寫袁術手下時將【長史楊弘、大將張勛】中的弘字漏寫,斷句成了【長史楊大將】,又有人自做聰明在張勛前加都督二字,一個小說原創人物【長史楊大將】誕生了。

【操喚 車騎將軍 車胄權領徐州】:車胄官至車騎將軍!厲害!順便同時期朝廷還有【車騎將軍國舅董承】!雙車騎將軍!

【操曰:「洪 年幼躁暴 ,徐晃你須曉事!」晃曰:「累諫不從。當日晃在關上點糧車,比及知道, 小將軍 已下關了。晃恐有失,連忙趕去,已中賊奸計矣。」操大怒,喝斬曹洪。眾官告免。曹洪服罪而退。】:年幼暴躁小將軍曹洪?不知為何,潼關之戰時竟把曹洪描寫成年輕將領,甚至徐晃稱其為【小將軍】,殊不可解。

請原諒寫不下去了,【三國演義】裏的官職問題、地理問題、邏輯問題(前後文不對應)等頗多,以上不過略舉一部份。

官職、制度之類以上多有列舉不提,地理問題應該是個重災區了,我翻看大概,著名的關羽千裏行且不說,曹操的都城在哪,小說作者好像自己處於一會清楚一會糊塗的狀態,一般情況下,小說把都城定在許都,但是在一些時候,又變成了鄴城,因為銅雀台故事,作者清楚知道發生鄴城,但大部份時候小說中曹操都設定在許都,而曹操晚年其實在洛陽,這點作者頗有些感覺出來了,但小說十分執著許都,於是出現了樊城之戰曹操從許都出兵救曹仁,中途路過洛陽的詭異路線【時曹操在許都······親統大兵,徑往洛陽之南陽陵坡駐紥,以救曹仁。】

邏輯上,眾多的人物年齡bug討論很多了,曲阿小將的推理故事頗有後現代的氣息,小說前言不搭後語的情況多有,一方面可能是作者寫著寫著自己忘了,又有些是直接抄書結果和小說設定出現矛盾,亦有因素可能是【三國演義】經過太多不同作者刪改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