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種人、黑種人和白種人分離了6.5~7萬年,至今仍然能自由交配,並且黑種人的基因特別強大!
然而自然界有很多無形法則,例如生殖隔離。
什麽是生殖隔離?
簡單的說,物種A和物種B,無法進行交配,或者交配繁衍出的後代,不具備生育能力,典型的案例是「騾子」。
馬和驢雖然能交配繁衍後代,可產生的「馬騾」或「驢騾」,都無法繼續繁衍,獅虎獸也是同理,所以生殖隔離是自然界一道無形的法則。
如果沒有生殖隔離,會發生什麽現象?
馬和老鷹結合,繁衍出科幻作品中的「天馬」,獅子和蠍子結合,繁衍出有毒的「獅蠍獸」,人類和變色龍結合,繁衍出具備「變色能力」的新人類,這還只是停留在科幻層面,現實一點的說法是,自然界完全會亂套,到處都是畸形生物,毫無自然規律可言,再考慮到生態鏈的影響,一旦沒有生殖隔離,地球將長期處於暴亂狀態。
再回過頭來說生殖隔離,大致可分為三類。
1.因身體構造不同,二者無法交配。
2.二者交配後,無法產生受精卵。
3.二者交配後,能產生受精卵,但繁衍出的後代,不能繼續繁衍。
地球上的人類,為什麽沒有生殖隔離?
地球上的人類可分為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並且外貌特征存在很明顯的差異,自然界有生殖隔離,為什麽不同人種之間,卻沒有生殖隔離呢?
咱們都知道,人類起源地在非洲,其實在120萬年前,有一大批直立人在競爭,咱們的祖先是晚期智人,競爭對手有很多,例如尼安德特人。
別看都是直立人種,但還是那句話,彼此是競爭關系,幸運的是,咱們的祖先,也就是晚期智人,成功消滅了其他競爭對手,也就是說,地球上所有的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那就是晚期智人。
7萬多年前,「奪冠」的晚期智人開始走出非洲,舉個例子,一群智人在非洲屬於「非洲大家庭」,走出非洲後,大家夥四散開來,各自到不同的區域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
亞美人種:黃色人亞種,該亞種人皮膚黃、頭發黑直、面部寬平、顴骨突出、鼻低、眼狹細。歐羅巴人種:白色人亞種,該亞種人膚色白、體毛重、體味大、眼窩深、鼻子高大、嘴唇薄。
尼格羅人種:黑色人亞種,該亞種人皮膚黑棕色、毛發細短卷曲、頭型長、鼻低而大、唇厚。
但本質上是啥?
咱們祖上都是一家人,全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9.9%,並且從晚期智人到現代人,並不是「閃現」模式。
舉個例子,從非洲到歐洲,晚期智人部落是慢慢遷徙,在遷徙過程中,即便有小隊伍分化出去,但彼此之間仍然會結合繁衍出後代,所以咱們人類的領地,是逐漸擴大的,並不是突然閃現到某個區域,跳過了中間的過渡階段。
在整個人類發展歷史中,各族群之間一直在不斷結合,而需要產生「生殖隔離」的一大因素是地理隔閡。
例如兩個島嶼之間隔著一大片海洋,在漫長的歲月中,島嶼A的物種和島嶼B的物種,即便祖上同源,但最後還是出現了生殖隔離。
而人類的發展歷史,向來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沒有絕對的地理隔閡,彼此之間都存在相互交流的現象,自然不會因地理因素導致出現生殖隔離。
還有時間因素,人類和黑猩猩之間存在生殖隔離,但二者幾乎分離了600萬年,而現代人類之間的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滿打滿算也就差不多7萬年。
並且人類作為食物鏈頂端的存在,生育周期太長了,男性女性普遍要達到14~16歲,以16年來算,也就隔了4375代人。
晚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即便隔了超過7萬代,但也沒有生殖隔離,所以本質上來講,就算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在發展歷史中沒有任何聯系,按照人類的繁衍周期,僅僅只有7萬年是不夠的。
既然沒有生殖隔離,為什麽地球人之間的膚色差異這麽大?
膚色較黑的人一般分布在赤道周圍,這裏紫外線較多,當大量紫外線照射人類皮膚時,酪胺酸激酶會產生黑色素,紫外線越強,黑色素越多。
當黑種人待在赤道周圍時間足夠長時,即便他們遷徙到紫外線較少的高緯度地區,黑色素短時間內也不會降低。
這就好比學生去軍訓,兩周後皮膚黑了不少,但過了一個月,皮膚又逐漸恢復了,這種變黑屬於表層暫時性質,而黑種人在漫長歲月中,產生大量黑色素才對抗紫外線,已經烙印進了基因中,並且這種基因非常強大,黑種人和黃種人、白種人結合後,子女的膚色一眼就看得出來。
總而言之,即便膚色存在不同,但本質上我們仍然都屬於晚期智人大家庭,只不過因生活區域不同,為了對抗紫外線,膚色才產生了較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