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國時候的中國大都市,糞便是一門值得努力到壟斷的生意
早先看【北京往事談】,得知以前的北京有「糞夫」這種職業,還以「糞道」來劃分彼此的勢力範圍。看了很多論文後發現,這並不是北京的專屬,在明清至民國,各大城市都有糞夫,從事著整個城市市民排出的屎尿的清運工作。和大家現在的理解不同的是,糞夫運糞,不像現在這樣給錢才幹活,而是自己掏錢,才能搶到這個差事,而且競爭很激烈。因為,那個時候屎尿是值錢的東西,農民們把它們作為肥料買入,幹糞有幹糞的價碼,濕糞有濕糞的價碼,富人的糞因為營養好,所以價格高,窮人的糞沒營養,價格低。
糞夫都願去好地方掏糞,日久自然生出利益之爭。到明嘉靖年間,爭糞引發的吵鬧鬥毆已經很多。據說到清初康熙年間,糞夫們一致決定,停止爭鬥,立下字據簽名畫押,正式劃定了各自經營的「疆界」,也就是糞道。不過這是糞夫們瞎說的,事實上他們劃分的糞道從來就沒有得到過官方認可,這是個靠江湖規矩執行的領域。糞道就是勢力範圍,代表著背後幾十戶、數百戶人每日產出的屎尿,還有幫人洗馬桶的收入。想要糞道可以靠買,也可以靠搶。糞道的價格不低,據說在清光緒年間,一股普通糞道就值幾十兩白銀。進入民國後,糞價陡增,20世紀20年代,能收取100戶左右糞便的糞道,價值高達銀元五六百元。30年代北京經濟不景氣,糞便價格下跌,也能賣到二三百元。
20世紀30年代,北京約有糞夫四五千人。擁有糞道的「道戶」約有1000家,擁有糞廠的「廠戶」約有400余家。其中的部份人又有糞道、又有糞廠和廁所,成為了「糞商」,有奴婢有小弟,霸占糞道,豢養打手,壟斷操縱糞肥價格,變成名副其實的「糞霸」。上海、南京、廣州……很多大城市也都是這種情況。上海糞夫有4000人左右。他們按照出身的地區,分成幾幫:蘇北幫人數最多,占十分之七;蘇州幫約占十分之二;江南幫主要是常州、江陰一帶的農民,約占十分之一。 糞夫倒馬桶的地段分得很清楚,每條馬路每條弄堂都有固定的糞夫管,不容他人染指。如果「同行」要想多倒一家的馬桶,相互間就會打得頭破血流。
(老北京城外的露天糞場。大糞會在這裏被制成糞餅,賣比較高的價格)
二,包括北上廣津寧在內的大都市,都曾發生過「糞潮」
史書中容易讀到的是政局變遷、文人風月,比較難讀到粗陋的瑣事。比如北上廣等城市都出現過數次糞夫罷工鬧事,導致半個城臭氣哄哄的事情,就一般不被記在常見的史書中。
從明至民國,糞夫江湖一直遵守著江湖的規矩,與普通人相安無事。糞夫之間偶爾發生因爭奪糞道導致的爭鬥,彼此用糞叉糞勺大打出手,導致糞便淋漓。1925年3月11日的北京【晨報】上,就報道了一場「糞夫之爭屎戰」,最後出動了大批警察才壓下去。這場惡鬥導致輕傷11人,重傷「臥地不語」者兩人。不過這些毆鬥集中在糞業之中,造成的不良影響也局限於一小處,構不成大的事件。
真正的沖突始於民國,從政府試圖將糞便清理收歸統一管理的時候。從20世紀初開始,幾個城市先後出現了因為糞夫不服現代管理、不願將利益出讓而導致的「請願」或罷工行動。
1925年5月,北平警察廳限令宣武門外黑窯廠21家糞廠遷出城外,糞廠「相率罷業,以相要挾。至下午三時余,賈家胡同、潘家河沿、粉房琉璃街、南橫街等各巷住戶及各廁所糞穢狼藉,便桶漫溢」。罷工持續了5天,最後因各糞廠存糞告罄,無法維持營業,又恐糞道被他人搶去,方恢復掏糞。1925、1926年,市政公所、警察廳接連要求糞車加蓋,並改制木桶代替荊條筐。「糞夫竟嚴詞拒絕,並大罷工數日,當局無奈,只得取消原議,向糞夫賠罪,於是糞夫才復工」。
上海、廣州也都有過類似的事情,廣州在1924-1927年糞工曾數次罷工,廣州城幾乎成了「尿廣州」。上海的風潮來的較早,1912年就開始了,因為市政廳欲以清潔所代替傳統的糞工、糞道制度,引起了糞工們的不滿,糞工幫派數次沖進清潔所打砸。
三,大都市的公共衛生現代化,都是(消)滅(糞)霸的過程
什麽圈子一旦結成利益集團,想改變就會非常難。每個城市的公共衛生現代化,都是一場艱苦卓絕的鬥爭,都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北平市數次對糞夫工作進行制度化管理,如要求其改封閉車、糞車加蓋、規定糞車透過時間等,都遭到了糞夫們的反對。後來試圖對糞夫進行登記,也因糞夫置若罔聞而無法進行。
1933年,袁良當上了北平市長。這是一個曾留學日本、出身警官的強勢人物,並且攜南京中央「整頓北方政治」之命而來。上任大刀闊斧,加強市政管理,其中就包括對糞夫的整頓。
1935年10月,市政府決定取消糞道制度,將全市糞業收歸市營。這一次的計劃不可謂不周密,對於糞夫們的利益也都有考慮,由政府出錢向糞夫購買糞道,再由政府重新招募僱用糞夫。然而,得到訊息的「糞業工會」依然組織了抗議,11月1日,1500余糞夫「儀容端肅,均右手持糞勺,背背糞桶,儼若全副武裝」,到鐵獅子胡同平津衛戍司令部門前示威請願,要求「對收買糞道,改訂糞車,出入城時間,請勿變更辦法」。衛戍司令部派出經理處處長、副官長接見了請願糞夫代表,好言撫慰,表示新計劃「尚未實作,望安心照常工作」。糞夫們得到官方承諾,也不纏結,很快散去。 遊行示威成功後,糞業頭面人物在北平城內某大飯莊大擺筵席,慶祝勝利。
1936年6月17日,「北平市改進糞便事務委員會」成立,政府出面,把糞業大佬也拉了進來,找了個大糞商做處理糞便事務所主任。然而糞夫們並不買帳,他們又組織了遊行,反對使用新糞具和按照官方規定的路線通行,並將衛生所的新式糞車砸毀,將數十輛糞車堵在道路當中。
不過這次政府的決心比較大,他們一方面采取強硬手段,逮捕領頭人,按照「妨礙公務」提起刑事公訴,一方面分化糞夫們,給其中較早登記的糞夫們分派了糞道和公廁,並行放了新式糞具。事務所還接洽衛生局,準備呼叫清潔班夫役18人,接替拒不登記的糞夫工作。拉鋸到1937年6月,絕大部份糞夫都被爭取過來,在官方做了登記,接受了管理,汙物管理改革終於基本完成。
上海的改革從民國初建就開始了,而且進展得頗有章法,這得益於租界已早有可供參照的管理方式。1912年1月,上海市政廳仿照租界在城外東區、南區開辦清潔所,並招標了一個人來管理,他有權在轄區內清運糞便、清洗馬桶。這一打破糞夫們壟斷的行為引起了糞夫們的不滿,整整1912年,糞夫們多次組織群體事件,打砸清潔所、發傳單、奪倒糞穢。但市政廳因在改革之處就做了充分準備,做好向群眾的宣傳工作,彈壓鬧事的為首分子。經歷了一番鬧事卻一無所得的糞霸們,在第二年也參與了競標,環衛改革就這樣匯入了正軌。
帶圖版可見:https:// zhuanlan.zhihu.com/p/41 47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