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刮胡子頻率可能和預期壽命有關!
嗎?
這個觀點被很多網絡媒體和自媒體參照,事實上它並非電洞來風,而是源於一項嚴肅的流行病學研究。2003年,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的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發現,每天刮胡子的人竟然比不每日刮胡子的人死亡率更低(31.3%比45.1%) [1] 。這項研究的觀察物件是2438名45-59歲的男性,隨訪的時間跨度達17-21年,所以是很正規的研究,觀察到的現象也是可信的。
當時這個發現引起了社會廣泛熱議,甚至互聯網上有關的討論至今都很熱烈。但是,這項隨機研究僅僅是探討了刮胡子習慣和死亡率之間的 相關性,而非因果關系 。如果要論證因果關系,還要做非常復雜的設計,同時也需要更大的觀察樣本和更長的隨訪時間。那麽究竟是什麽讓刮胡子的頻率跟死亡率產生了奇妙關聯呢?
我們不妨先舉例分析什麽是相關性,什麽是因果關系
先舉個相關性的例子:我和鄰居近年來收入都提高了,可以說我收入的提高跟鄰居收入的提高具有相關性。但這並不能論證我的收入提高是鄰居收入提高引起的,反之亦不可。
如果要尋找因果關系,則有很多種可能。比如我們的收入都提高可能是因為經濟大環境總體向好,也可能是我們倆恰好都從事同一個蒸蒸日上的行業,或者其他千奇百怪的種種因素。找到了可能性,再分別加以論證和調查,才能得到因果的結論。
刮胡子與死亡率的相關性也是類似的,經常刮胡子的人大概率會更加註重個人儀表,比如胡須、皮膚和身材,所以飲食習慣上可能會更加健康。對健康的關註也會讓他們在煙酒嗜好上更加克制、更加重視健康體檢、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等。所有這些有益的生活方式共同影響著觀察樣本的患病率和預期壽命,最終影響了兩群人的死亡率。
而把這個邏輯進一步向前追溯延伸,這些45-59歲的觀察物件的身體狀況可能在觀察研究開始之前就已經因為長期的生活習慣差異而拉開了差距。
刮胡子是一個不錯的生活習慣切入點
這項研究雖然只是找到了刮胡子頻率跟預期壽命之間存在相關性,但它卻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即 刮胡子體現了一個人對自我較高的形象管理要求,為此他們會進行胡須、皮膚和身材管理,也就自然會為此選擇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講,刮胡子的頻率不僅可以作為一個人生活方式的外在表現,也是改變生活方式的一個良好切入點。先堅持每天刮胡子,總是以清爽整潔的形象示人,從這些外在形象升級開始,逐步獲得社交圈子的正面反饋,然後更加自覺保持每天刮胡子的好習慣,然後積極踐行其他各項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天刮胡子,電動剃須刀VS手動剃須刀
對於胡須生長速度比較快的男性, 24小時就可以長出0.5-1mm的胡須,一兩天沒刮胡子就會看出胡茬,很容易在目測年齡上「老」幾歲。這是一個劣勢,但同樣也是一種優勢。如果能夠比其他人更好地打理胡須,那麽目測年齡就可以比他們年輕一些,給人的感覺也更加精神、利落。
在剃須工具的選擇上,電動剃須刀可以很快完成剃須工作,然而無論刀頭多麽新,多麽鋒利,總會留下胡渣。留下的胡子茬長度跟保護網的厚度幾乎一致,這是電動剃須刀的結構所決定的,也是其無法超越的瓶頸。
手動剃須刀因為刀片直接接觸皮膚,所以可以做到剃須後皮膚與胡須斷端完全齊平,斷茬完全摸不出,甚至幾乎看不出。但是在金·坎普·吉列先生發明安全刀片和剃須刀架(1901年)之前,很多男性都要花相當長的時間學習如何使用傳統剃刀才能把胡子刮幹凈又不把自己刮傷。所以剃須一直是理發店的重要服務專案。
電動剃須刀的優勢是便捷,手動剃須的優勢則是幹凈。所以用好手動剃須刀,可以讓你相對只用電動剃須刀的人看上去更年輕、整潔一些。用過兩種剃須刀的人都知道手動剃須刀的好,但手動剃須刀之所以沒有完全取代電動剃須刀,就在於使用方法相對復雜。
趁手的手動剃須刀讓剃須成為享受
每天刮胡子是積極生活方式的切入點,但如果沒有好用的剃須刀,那麽恐怕復雜的操作和不佳的體驗會勸退不少人。所以,工欲善其事,還是得先利其器。這裏我分享一下自己從上大學到現在的一些心得吧。
上大學以後我開始定期刮胡子,電動手動兩類剃須刀都會用到。一般日常上課和出門逛街用電動剃須刀節省時間。但重要社交場合我會認真用手動剃須刀讓自己更加精神一些。
從研究生時代就開始,手動剃須刀一直選擇吉列的安全刀架,從最初最便宜的威鋒一直用到鋒速和鋒隱致順,體驗在逐步升級,我的使用意願也越來越強,甚至現在電動剃須刀已經很長時間沒再用過了。
以最近使用的 鋒隱致順重力盒 為例,它的刀架設計為刀頭賦予更大的自由度,方便其在不同握持姿態下自動貼合面部曲線,操作起來更加簡便。而一如既往的安全刀頭讓我從不擔心意外損傷,潤滑條配合鋒利的刀片,讓整個剃須過程都沒有拉扯感,一遍就可以刮得很幹凈。
我逐漸意識到,一款好的手動剃須刀配合面部清潔完全可以用差不多一樣的時間完成剃須,而且比電動剃須刀刮得幹凈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