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古代旱災的時候,為什麽不去長江黃河取水呢?

2022-11-19科學

大哥,大旱的意思是長時間滴雨不下,河水早就見底了。

記住,是:

河!裏!沒!有!一!滴!水!

舉大家熟知的明末為例。

從萬歷末年開始,黃河中上遊就開始持續幹旱,黃河水幹見底,莊稼絕收,但有點存糧,就是說類似於你囤積的物資。兩年以後,人們才開始紛紛挖草根、啃樹皮。但是幹旱的情況還在持續。

崇禎時五省大旱,陜北顆粒無收。不僅黃河幹了,其他河也全幹了。山西的汾河、澮河、漳河宣告枯竭,河北的白洋澱見底。河南洛水還好點,最深的地方只有不足一尺的深度。

此時又遭遇了持續八年的特大蝗災。因為幹旱,蝗蟲在原生的繁衍遇到困難,要尋找更加合適的繁衍地。它們一邊遷徙,一邊擴散,遇到濕潤一點地帶就停下來吃,導致稍微好點的地方也絕收。如果某地確實適合生存,蝗災就停下來了,反而不會擴散。蝗蟲是從陜北一路發展到河南、河北、北京、山東、安徽、江蘇、湖北,沒能過河。

最終蝗災戛然而止,是因為氣候突然改變,開始下雨了。

所以,這個「旱災時為啥不去黃河長江取水」的問題,跟「饑荒時為啥不捕魚」一樣。

我看同學們都解釋說老百姓想不起來,或者說有什麽敬畏,真是無語。

古代百姓連蝗蟲都做成蝗蟲幹吃,還怕捕魚?

饑荒十有八九是旱災造成的,河裏一滴水都沒有,上哪兒捕魚去?

多久能造成大旱?

以今年(2022)春季一些地區的亢旱為例,實際上也只是小旱,只不過是從3月到5月底三個月沒下雨。我在山東,是親眼看著河水快要見底的,路邊的野草居然全枯黃了,這才三個月,野草都快死絕了。

蚊子失去了繁衍的環境,雖然到夏季還是有的,但肉眼可見的比去年少太多太多了。這還是在工業文明加持下的短暫旱情,你想想要是古代持續三年波及五省的大旱,會變成什麽樣。

有同學會想到,咱不會南下或東去,找水源麽?

恭喜你,你和流民想一塊去了!

大旱之時,流民紛紛往年景好的地方去,數量是數十萬到上千萬不等。河南大旱,陜西情況好,河南的就去陜西。陜西情況不妙,陜西的就去河南或四川。安徽的一般朝江南去,「皖北一帶,均因幹旱,每到嚴冬,饑民四出,向例至揚州境界」。

不過此時江南的情況並不好,物價大漲,糧食稀缺,商人囤積居奇,百姓痛苦不堪。對於流民來說,最好的職業就是要飯。其次就是在半路攔截過往落單的行人。一般攔截物件是落單的老人,以及落單的婦女,可能還帶個小孩。他們會把人吃了。要說吃人者的身份,都知道是乞丐,其實是流民,是人群中心比較狠的那一類。他們三五成群地躲在破廟裏,坐等前來歇腳的落單客。

長途逃亡,過一村一寨一縣一城,就是要經歷這些。如果你當初沒隨大部隊走,現在想走,最好再掂量掂量。留在村裏的,熟人偶遇,相互不搭理。但是當你外出刨食,路過鄰村,很容易會被鄰村的給剝了。

去河裏取水澆地?

那是幹旱第一年該做的事,現在地裏早已顆粒無收,河水都幹透了,你上哪兒澆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