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娱乐

如何评价电影【刺杀小说家】?

2019-02-13娱乐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新春伊始,但可以预见的是2021年注定是中国乃是世界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截至这篇文章发布时, 据阿里灯塔研究院【2021春节档市场数据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春节档中国电影票房已经突破78.22亿元,电影【刺杀小说家】票房为5.39亿元,占比为6.89%。

中国电影春节档的亮眼成绩与其他国家饱受疫情影响消费低迷萧条的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经济活动的晴雨表,这一开门红的票房不仅为中国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强化了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的信心。

一、前言

在对电影做赏析之前,一个必须要承认的事实是艺术赏析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表达。诚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即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也众口难调,不会让所有人都从中找到乐趣或启迪。

但这并不代表艺术赏析是空洞且毫无意义的。相反,正是这种充满了辩论性的本质赋予了艺术讨论的意义和标准。这种标准即是无论评论人持什么立场,其观点都要在基于作品事实的基础上,逻辑自洽、完整内容。这种意义即是艺术评论的目的不是为了驳倒别人,而是在面对质疑的来回中,完善自我的逻辑和观点。

因此这篇文章仅作为一个极为个人的观影感受,来与观众探讨电影背后的意义。

对于电影的赏析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借用股市研究手段来讲可以分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基本面就是对电影最核心的人物和情节的赏析;技术面分析则是对各种电影创作技巧的分析。如分镜的运用、配乐的运用、电影起承转合的节奏等。

本文仅针对电影的人物设定做一定的浅析,同时可能会包含一些剧透内容。如果您还未走进电影院,请酌情阅读。

二、人物设定

从人物设定来讲,这部剧是典型的双男主设定。影视史中的双男主设定本来是一种极具冲突感的手法,双男主往往性格一强一弱、一冷一热,才能在对比中形成戏剧感,并推进剧情的自然发生。但近年来,这种手段往往刻意迎合女性审美消费的崛起而落入俗套,【刺杀小说家】凭借两点闯过了这个泥潭。

一是本土化人物解构和重塑

在人物设定上,关宁作为东北人有着一种粗犷而不拘小节的兽性;陆空文作为川渝人有着一种安逸悠闲而文弱的人性。同时关宁的东北口音和陆空文的四川口音也成为剧中时不时出现的笑点包袱。这种本土化的解构和重塑,抓住了不同地域国人的特点,在解构整体中,抓住主要特色重塑出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同时关宁的任务一开始是刺杀陆空文,但是接二连三的刺杀被陆空文四两拨千斤的悠闲化解于无形。只有这种一文一武的设定才能推进剧情的发展,设想一下,如果两个角色都是东北人,那可能关宁的任务就结束于一句经典的「你瞅啥」。从这个角度讲,电影的人物设定完完全全是贴合着剧情需要来的。从观众角度来讲,这种符合普通人日常认知经验的人设使得故事更具有可信度和代入感,也就是所说的接地气,所以接二连三的刺杀失败也不会有出戏的感觉。

二是真真正正的双男主感情

目前耽改剧的泛滥使得很多双男主的感情变得拧巴。这种拧巴对于同性恋和异性恋来说,都是一种情感消费和侮辱。任何真挚的情感都值得被祝福,但不要拧巴,否则只能是两头不讨好。故事中,关宁和陆空文认识不过三天,是不可能有深厚的感情发展的,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连友情都算不上,更多的是一种拴住同一根绳上蚂蚱的合力殊死一搏的感情。

在这里特别对雷佳音的演技做出可圈可点的评价,因为剧中很多的场景都是陆空文背对或侧对镜头,关宁正对镜头,可以说关宁的反应决定了整部剧的感情线的质量。在关宁的眼中,除了看到救女心切和人命关天的纠结,没有别的太多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才是真实的反应,因为刚认识三天的两个人是不可能有友情或其他多余感情的。诚然,恐怕也没有一个观众想看雷佳音和董子健演出【刻在心底的名字】的感觉。正是这种并不复杂的感情才使得整部剧的感情线变得让人可以理解和接受。

可以说本剧的人物设定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接地气。这种接地气不是随手为之,显然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大俗大雅,大雅大俗。

三、剧情设定

从剧情设定来讲,这部剧是典型的剧中剧的设定,当然这也是原IP的最大热点。这就导致了剧中剧的设定既然无法选择,如何处理就成了关键。剧中剧的设定是一种十分讨巧的手法,因为往往会创造起承转合的爆点,但电影作为一种欣赏水平不算高的艺术,如何能让即使没受过高等教育的观众理解并喜欢,反而成了一个难题。

电影在这方面处理的十分巧妙,可以说兼顾了观影体验和艺术自由。在观众的视角,关宁和陆空文是小说世界里红甲武士和少年空文的化身,他们合二为一,在小说世界反抗红发鬼,在现实世界反抗李沐。期间各种特效和打斗十分精彩,引人入胜。在电影的高潮部分,图书馆之战中,两个所谓的异能者和关宁、屠灵的对决也可以说是拳拳到肉,但又不过分夸张,同时松弛有度有着继承港式嬉笑怒骂的打剧风格。

电影现实和小说中的对决,从观影体验上来讲都是十分酣畅淋漓的,但影片并没有放弃对剧中剧的解读,影片结尾李沐的自白告诉观众,所谓的小说能影响现实世界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圈套,将剧中剧的关系做了一个合理的解读,而很多观众经过之前的大战已经意识放松,不太注意电影的文戏,很多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解读,还停留在一个奇幻的设定中。

可以说电影是一个披着奇幻外皮的现实主义作品。

四、象征意义

接下来讨论的内容,将会有亿点点劲爆。 从整体设定的角度已经解读了故事的大概,最后的定论是电影是一个披着奇幻外皮的现实主义作品。但任何被称为现实主义作品的故事必有其针砭时弊的一面,否则何必画蛇添足,让电影沉浸在奇幻的世界中反而更容易收场。同时路阳导演也绝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

电影的核心是小说可以映射电影中的现实,那作为观众往前迈一步,这分明是想暗示电影在映射现实的现实。

在讨论这个问题中,必须对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做一一介绍。显然,久天和赤发鬼是上一代人,少年空文、关宁、黑甲、屠灵是一代人,小橘子是下一代人。

以下均为一个普通观众对电影的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有其切入点和内在联系的。

电影中作为同样是中东神话、同时是阿字辈的集团,明显指向了现实中的垄断资本。他们窃取用户隐私,监听用户生活,篡改用户数据,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同时推行极强的个人崇拜。

剧中最明显的一个分析入手点,就是李沐。

赤发鬼所代表的就是垄断资本。剧中赤发鬼下令十三个坊混战,仿佛在映射垄断资本形成前对其他弱小平台的收割,凭借着巨大的用户优势和补贴,寡头平台攻城略地拿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领域,然而被打败的小平台要不然接受收编,要不然自生自灭,无一幸免。而用户们一旦帮助平台形成了垄断,就像剧中的宵禁一样,平台立刻停止了补贴并且利用大数据杀熟,用户们则兔死狗烹。那些小说中攻打白瀚坊的老百姓,就是现实中不明所以还在愚昧中的普通人。

对久天的探讨离不开其和赤发的关系。在赤发变成如此穷凶极恶之前,本和久天一样,是皇城的将军。赤发的转变是因为其内心的贪婪和欲望,与资本主义必定走向垄断的经济学思想不谋而合。如果说赤发鬼代表了垄断资本,那赤发就代表了那个仍然是心存善念的小商贩,而久天作为其战友,代表了工人阶级。在帝国建立的初期,二者都曾为帝国的建设出力,而最终因为理念不合而分崩离析,帝国被垄断资本所主导,工人阶级已经失去了话语权。

既然如此,少年空文显然代表了工人阶级的继承者,经过一代人四十年的奋斗,有的人仍然是工人阶级,而有的人已经成为坐享其成的垄断资本。这一切是多么讽刺,往前推算一番,父辈都是平起平坐,而到了儿孙辈已经天差地别。同时垄断资本还在疯狂压榨儿孙辈的最后一滴血。

由黑甲吸血并且具有超(钞)能力这个线索可以看出,黑甲代表了小资产阶级。小资产以吸血为生,同时有着普通人不具备的超(钞)能力。最后小资产阶级毕竟和工人阶级走得比较近,终于被工人阶级的一腔热血所感染,不愿再被垄断资本操纵,成为了一起反抗的垄断资本的先锋。

由屠灵和李沐的关系分析,屠灵所代表的就是被垄断资本所洗脑而工作的资本员工,他们一方面有着光鲜的生活和可观的收入,另一方面却时刻被洗脑,牺牲了自身的一切话语权。屠灵在剧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我老板相信就可以」,十分契合的体现了「996是福报」的现实,即二者都为了垄断资本愿意抛弃所有,甚至生命和健康。

小橘子显然就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关宁苦苦寻找的女儿,同时也是未来美好生活的具象化的表达。

最后关宁的身份十分有意思,在这里仅为观众提供一点线索。他与垄断资本合作,是为了找女儿,也就是找到一个光明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牺牲一点陆空文所代表的工二代的利益,但未曾想到垄断资本从头到尾就是个骗子,一心想要的就是权力和欲望。最终这个红甲勇士终于发现了垄断资本的真面目,回到了本该属于他的阵营。

剧中还有几个很有意思的桥段。

第一赤发鬼头上有过一次伤疤,这仿佛在暗示垄断资本在这个国家已经被清洗过一次,只不过现在又卷土重来。少年空文、黑甲、红甲三人合力才铲除了赤发鬼,这应该再说在反对垄断资本的斗争中,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赤发鬼还是死于了久天的刀下,这再说如何清算垄断资本,应该要从上一代身上找答案和借鉴。赤发鬼是小说中的伪神,暗示了垄断资本不能成为救世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真神,或者说需要真正的主义和思想。

第二作为全剧的重要转折是从小橘子吹响笛子开始。这和国人的性格不谋而合,尽管自己可以受苦受累,但绝不能让下一辈经受这样的遭遇。电影对这场清算的时间有着一个十分明确的定性,就是当垄断资本对下一代的影响十分巨大的时候,就是全民反抗的开始。诚然,十分可喜的是在线教育已经成为垄断资本的必争之地。

这把火终于要烧到了下一代人的身上,但最终玩火者必自焚,这一天似乎已经不远了。

五、电影美学

回归到艺术创作本身,在艺术表达方面,电影在以下两方面极尽美感。

一是赤发鬼的设定,赤发鬼是伪神,他的设定必然是神与鬼的结合,在这方面电影的艺术设计并没有沿用西方的惯用模板,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答案。赤发鬼的艺术设定,很容易能联想到寺庙的壁画,门神的贴画等等形象具有神的特点,怒目而伟岸,同时也有西游记和搜神记中鬼的特点,手脚并用,招式奇葩。

这个艺术造型不单单是中国电影技术的崛起,更是代表了中国电影的审美的崛起。终于魔鬼不在是长有犄角的怪兽,神也不是身披圣光的天使。

二是攻打白瀚坊的战争场面,宏大而且瑰丽。龙和孔雀的造型怪诞又能自圆其说的用物理学解释,同时大战的场面结合了胡旋舞、战鼓、萨满、傩舞等多种元素。这种文化的再创作在西方诞生了中土世界,在东方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点点苗头。不同于【哪吒】这种对古典文学【封神榜】的完全具象表达,【指环王】系列自圆其说了一个基于西方文化,但又肯定不是西方文化的世界观念。这种颠覆性的创新对于世界文化的影响是深刻而悠远的,至今许多游戏、小说和影视作品仍然借鉴了其中的设定,这对于人类文明史是不亚于【荷马史诗】的影响。

而现在这种颠覆性的创新,把各种古典元素举重若轻的揉捏在一起的技巧,终于在中国能见到曙光。

六、片段赏析

一是李沐的自白。在电影的结尾,李沐作为幕后BOSS终于登场,并自白说出了整个布局。当然从电影的完整性考虑,李沐的自白是不得不加入的片段;但显然让一个亿万富翁对三个普通人作一番自我剖析,显然是不显示且不符合逻辑的,电影在这个剧情桥段中如何做的更加流畅自然是本应做的更好的地方。

二是屠灵的转变。屠灵的转变来自如对李沐谋杀合伙人儿子的愤怒。但这种同理心存在于一个身经百战的高管身上,显得让人难以信服。如果能将这种转变的动力变成一个孤儿对关宁对女儿深沉的爱和追寻所打动,会让人物的立场显得更加站得住脚。

以上两点甚少在点评中看到观众提及,反而更多的影评指向了人间大炮的出戏感。但笔者对这种处理是十分精妙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一是电影中小说的结尾是有关宁来写的,首先剧中关宁的个人素质显然不高,他不是一个会写出荡气回肠的小说的设定。其次观众普遍反映这一桥段很爽。

这种爽却毫不突兀,是一个追寻走失女儿六年的父亲发现被人利用的愤懑之情的宣泄,这种无厘头的爽正是关宁这个角色在那一刻的感情的真实反映。

二是剧中的一条暗线其实是电影现实和小说世界的融合进程。从第一次两个世界的无技巧生硬转场,到后来越来越自然的图形匹配连接,似乎在暗示着两个世界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两个世界最后的一层薄薄的隔阂终于被一句人间大炮破妄消灭,两个世界合二为一,关宁和红甲在此刻终于两位一体,而剧情也在此处走向了高潮。

七、结语

最后电影的特效和声效方面也算的上在基准水准之上。作为一部好的电影,特效和声效永远是为电影所服务。最好的特效和声效就是在观影中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笔者过年打工没挣多少钱,因为票价最便宜只看了这一部电影。在此仅对本电影进行赏析,无法与其他同期作品相比较。同时笔者对国内的文化、生活和艺术环境不甚了解,如有过度解读,请海涵。

仅当娱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