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游戏

电子游戏真的不能被称为艺术吗?

2018-04-06游戏

先稍微回顾一下:

我认为游戏成为第九艺术,更准确的来说是终极的艺术形式是必然的。
游戏为什么会成为第九艺术?是偶然还是必然?
一个游戏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到优秀,才是你眼中的第九艺术?

「游戏能称为艺术」这件事参看上面两个链接,但我今天想做一件事:

去除一部分人对游戏,特别是电子游戏的偏见

游戏、或者说电子游戏,其实只是 内容的载体而已

人类早期的七大艺术舞蹈、绘画、音乐、雕塑、文学、建筑和戏剧, 每一种都对应着一种人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它们是人与生俱来的基础能力 ——文学是语言、绘画是视觉、戏剧对应人性的表演性、建筑对应人的空间感
而电影则是一个复合的艺术——电影包含了前七大艺术。戴锦华老师对电影的定义是 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艺术 。如果把电影放到一个平行四边形里和其他艺术来进行比较,这四条边分别是视觉、听觉、时间和空间,电影最突出的 就在于它同时具备了时间和空间(时空)的特征
相对而言,音乐和文学是比较纯粹的时间艺术,绘画和雕塑是空间艺术,其中也包含了对时间的想象,比如建筑设计里是要强调时间感的。
而只有电影是在大银幕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时空结构,人物会在其中一直行动。它的美学几乎建立在了之前所有的古典艺术之上,所以有可能完成前七大艺术都很难完成的命题, 帮助观众们在这个时空结构里思考和体验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一道道清晰的生命刻痕

对比电影,游戏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关系会更紧密,除此之外游戏还额外有了绝杀技:交互。 [1]

所以,如果要严格的讨论,这些艺术形式都只是载体而已, 本身算不算艺术那得看本身的内容如何,创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创作的内容怎么样,是否做到了创作者的目的

要知道,以小说为例。很多现在公认的经典都是当年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娱乐小说而已。

比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严肃游戏:

严肃游戏是, 创作态度严肃认真、形式拘谨而内容庄重、并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的,不以商业化为目的,且没有太多纯娱乐要素的游戏。
严肃游戏通过 游戏的交互特性来进行艺术表达 ,在传统艺术形式表达的基础上,能通过游戏的交互机制来达到启示玩家,引发玩家代入、共情、思考,以达到影响玩家世界观与人生观这一目的,其思想影响深远,令玩家玩后涤荡心灵,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具体的例子可见链接:部分游戏可以与严肃文学相提并论吗?

文字的偏见

之前和朋友聊过文字的影响。在汉语中,特别是今天,游戏算不上一个好词。但是在英文里,game的含义可丰富了:比如比赛、竞赛也是game,博弈论是Game Theory。

所以,从语义特别是今天大众理解的语义上来说,天然的就对「游戏」有偏见。而英语世界里这种偏见或许就不存在。

所以国内至今为止很多人(注意不是全部)还会觉得玩游戏不务正业,哪怕今年的亚运会dota2等几个电竞项目拿了金牌

另外一个有趣的例子是麻将,这个东西无论如何都满足游戏的定义了。然而很多成年人一方面自己沉迷麻将,另一方面还疯狂教育子女,让子女不要沉迷游戏。

而他们的眼里,绝不会把麻将和电子游戏划到一类去(也有很多家长手机、电脑打麻将、打牌,可能他们不觉得这是电子游戏吧...)

人看待周围的一切总是会下意识的带上有色眼镜 ,再次思考这个源于我最近的经历:

上个月群里的聊天记录

Paranoia:从【寻道大千】的新手期看游戏体验

最近体验【寻道大千】,我发现这款小游戏的设计水平已经把大部分手游秒了,做手游的同行太低估小游戏的设计水平了。

理性一点看的话, 就是歧视链又上演了 小游戏、手游、端游只是载体不一样,就好像说游戏就是害人的一样,游戏本身也就是种媒介形式,和内容本身好不好并没有强关联。

于是看到这个问题,就有了这篇回答。

附:如何摘掉有色眼镜: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我们之所以要带着感情色彩去看万事万物,之所以有贪和嗔,是自然选择给我们大脑的设定。
凡是看上去对传播自身基因有利的,我们就认为它是好的,就贪,反过来就是坏的,就嗔。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分别心」是个佛学概念,也可以叫「着相」。简单说, 分别心就是你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万事万物 ,你说这些东西是好的、那些东西是不好的,非得搞出个高低贵贱乃至敌我分明,看不到万物的平等性。
分别心是学佛的重要障碍,有分别心就有贪嗔痴,就有漏,就未得圆满。「色即是空」这个概念 ,就是破除分别心。「色」,是人从主观视角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空」,是对色的超越 见最后佛学浅谈的部分

参考

  1. ^ 游戏为什么会成为第九艺术?是偶然还是必然?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6748524/answer/299405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