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职场

每天上班都很焦虑,内心紧张不安,怎么调整心态?

2015-06-09职场

无论你看了多少个回答,请记得最重要的是——行动。

心理学专业出身的我,初入职场半年时,也发现自己每天上班都很焦虑,下班后还会失眠、梦到工作。

这个回答里,想分享一些我在发现自己陷入心理困扰时,为了帮助自己做过的尝试, 包括看书、和朋友聊天、免费和付费的心理咨询、自助练习等,以及做这些尝试的缘由、我感觉到的效果。

(回答较长,可以点目录看相应部分,或拉到最后看总结)

去年快年末的时候,有编辑找我约稿,并希望我在稿件中,写一点我的日常工作经历和感受。

我照实写了,没想到编辑在修改意见说:这篇里的个人经历,负面情绪表现得太强了。

我把这件事当生活中的趣事,告诉 @曾笑雨 。

结果他回复:「你有没有发现,你确实经常跟我说今天这不如意那不如意?没有怪你抱怨的意思,那就是你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

我一直以为自己工作后的状态还算「正常」,直到当我把颗粒度放小时,我才发现,原来工作里事赶着事,工作外一个人生活的小磕绊,种种事情都让我每天冒出许多焦虑和抑郁情绪,但我并没有看到和妥善处理它们,于是它们淤积起来,在我的日常表达、写作里渗出来。

现在想想,天天做梦的内容都是学生咨询、危机,确实不是什么「正常」状态。

所以,当一个心理学专业的人有了心理困扰时,都会做什么呢?

朋友聊天

其实工作期间,也常有同事和朋友来问:「我觉得压力好大,能像学生一样找你开导开导吗?」

咨询当然做不了,因为有双重关系;但我也清楚,大家此刻往往也并不需要咨询:「开导谈不上,但来吧,我办公室/我家有点心,把XX也叫上,有啥烦心事我们一起来吐槽吧!」

随后的一个或几个小时,我们几个就一起倾倒最近的烦恼,相互分享怎么帮助令人头疼的学生,或者一起吐槽领导(划掉)。

在结束时,不只是朋友们舒畅了,我也会开心许多,因为我们遇到的压力都是相似的。

在对自我关怀的定义中,有一个成分叫「 普遍人性感(common sense of humanity)」,就是说,生而为人,大家遇到的不顺、失败都是很普遍的,想逃避、会焦虑等看似弱点的特点,也是人性共通的 [1]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一直觉得自己是最不幸、最痛苦的那个,就会放松许多。

所以, 这种朋友间的「吐槽大会」,虽然谈不上有多专业,但「性价比」极高 ,我一直觉得它的短期效果,不会亚于各种减压团辅。

只是,大家都有空、愿意聊的时间,可能并没那么好找;并且,短期的安慰效果可能很快就会消散,如果 反复一起吐槽,也可能让大家一起陷入情绪反刍,更加难从情绪中走出来 [2]

看书

有时在一起吐槽完平静下来后,朋友们会追问我:「你也会焦虑吗?是不是学点心理学能让我不那么焦虑呀?你们平时看什么书,能推荐给我一些吗?」

我:「肯定也是会焦虑的。推荐书的话,但是……你最近有时间看书吗?」

朋友八成会摇头,但还是会希望留个书单:「万一以后有时间想看了呢?」

这时候,我一般会推荐两种看书的方向,这也是我自己想通过看书调整自己时的选项。

一种是心理工具书。

市面上打着「心理」标签的书,非常非常多,平时根据自己兴趣随便看看,倒也是个打发时间的办法。但如果奔着「调节自己的心情」去,那这两本在我的推荐前列:

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关注改变认知内容和方式,大家也许对CBT这个缩写更熟悉,就是在改变认知的同时,对行为反应的方式也加以调整。

ACT指的是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主张专注当下,走出自动思维,促进认知解离(区分想法和现实),积极接纳自己,寻找新的、有效的行动模式。

这两种疗法,可以说是循证研究最多的心理咨询方法了,可以查到几百上千项研究证明它们有效 [3] 。相比起大众津津乐道的精神分析,这些循证有效的方法,才是我们上学时老师最重视的点。而这两本书中,又附有很多可以直接使用的工具。

至于选择先看哪个, 我个人会觉得,如果以焦虑为主,或者经常被情绪淹没,那么就看ACT,因为情绪「上头」时,我们往往也没有办法思考自己的认知方式;如果以抑郁为主,或者情绪比较「顽固」,那么就看CBT,毕竟是循证疗法中的老大哥,可以帮你挖掘情绪背后顽固的想法。

另一种书则是,「看你喜欢看的。」

尤其是如果刚经历了被当众批评、被辞退等,必然会引起情绪波动的事件时。我们当然希望通过看书学会道理、掌握方法,但这都是长期的效果;在这些时刻,就先看能自己平静或快乐的东西,让自己更快得到安慰吧。

不过,看书的问题也很明显——当我们觉得生活如意时,不一定会分时间到这些书上;而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阻碍我们改变的,又不是「不明白道理」。

包括我自己,学了七年心理学,看了这么多书,仍然会想:「好像我的状态也没到非要改的程度,再熬一熬吧。」

心理咨询

从我入学起,就开始被很多同学、朋友问:「感觉最近不开心,找你做一下心理咨询行吗?」

我则认认真真地回答他们:「不太能,我只能用朋友身份陪你。但如果你想找心理咨询,我推荐你去XX平台,或者在XX网站上看看,他们的咨询师一般都比较专业可靠……」

如果他们真的去看了,往往还会追问:「有点贵,能便宜吗?」

「一般不能……」

改变的萌芽,被扼在因贫穷而吃的土里。

当一个心理学专业的人,想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时,和我身边的朋友们考虑的事情,其实是一样的。

首先当然是,专业性。

心理学话题向来是谁都能插一嘴的,心理行业也有很多非专业人士插足。如果约到了不专业的咨询师,那么轻则没效果,重则更难受。

我读书时,前后在学校约过三位免费的心理咨询师,有两位给了我非常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但也有一位化工专业毕业的老师和我几乎吵了一架,匆匆结束。

如果想约到 大概率靠谱的咨询师,除了看几大心理咨询APP,还可以找一找对外开放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 (比如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高校内知名心理学教授开办的心理咨询机构 (比如方晓义、蔺秀云教授等主办的家姻心理) ,其中学历背景是心理学、持续参加培训的咨询师,专业性一般会更强。

其次,性价比。

谁不想约有几千小时咨询经验的咨询师?

但经验和咨询费成正比,好不容易发现了资深的专业咨询师,看看将近一千块甚至更高的咨询费,多数人都得再掂量一下:我这个问题,值这么多钱吗?

我因为进修流派的设置,现在得以和一位咨询师半价进行个人体验,在每周的一个小时里,获得高质量的陪伴和对自己循序渐进的探索,我相信这是值得的,但想到每个月的咨询费比房租还高,仍然会有点心疼。

还有,便捷性。

以往没有疫情的时候,咨询以线下形式居多,还会有咨询师只接线下咨询,如果不在大城市,那可选的线下咨询师就会非常有限。

现在接视频咨询的咨询师更多了,但明确的设置和界限仍然存在,并不是任何有困扰的时刻,都可以去找咨询师,除了每周的一个小时,其它时间里,我们仍然需要主要靠自己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行动门槛。

花时间经历寻找一位专业又和自己合得来的咨询师,还要付并不算低的费用,再加上身边可能对心理咨询并不够包容的氛围,每一点,都会让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门槛,变高一点。

线上半自助练习:暂停实验室

在去年底发现自己状态不好时,我除了上面这些经典的心理求助途径,还做了一个新尝试: @暂停实验室 。

这是在工作前,我就跟许多朋友推荐过的工具,不仅因为他们的主要干预方法都是APA推荐的效果在中强效级别的方法,比如我前面推荐书目提到的ACT、CBT,还有正念等,还因为主创来自知名高校的心理学专业,其中之一是我的科普启蒙 @窦泽南 师兄,他们值得信任;我只是因为一直误以为自己状态「还可以」,而没有尝试过。

但我男朋友已经实践过很多次了……

简单来说,暂停实验室的「情绪减压计划」是一个21天的半自助练习,每天在自己的手机微信上花20分钟左右,跟练一个正念音频跟练,再做一个情绪书写练习。在开始前和结束后,可以通过量表测试,直观地看出自己的变化。

我跟着参与了两期。

可以明显地看出,情绪健康树的颜色变得更加深绿、有生命力。问卷结果显示,我对自己的觉察和接纳都有所提升,也就是说,我更能觉察到每天自己是不是冒出了消极情绪,同时允许它们存在;行动力变得更强,而不只是明白道理;抑郁、压力、睡眠困扰等指标都有所改善;积极的胜任感、意义感、自主感等也有所提升,我更会觉得,现在的生活,是我自己想要、自己选择的。

有意思的是,它其实综合了一些前面方法们的优点:

有真人指导,会拉练习社群 ,烦心事有处吐槽,但又因专业人士的存在,而不至于让整个群陷入到共同反刍中,每周还会有主创团队答疑;

它把知识、道理直接变成工具, 跟着音频练习,跟着模板书写 ,可以不用翻看大部头,也能用上多本书中经综合改良后的工具;

约等于一次心理咨询的钱,但可以永久查看、反复参训 ,任何被情绪裹挟的时刻,都可以打开「情绪小锦囊」音频,来让它带着你的情绪安全着陆;

它的 专业性有保证 ,主要理论依据除了我上面写到的ACT、CBT,还有正念减压疗法(MBSR,一个心理咨询界的循证「网红」)、正念认知疗法(MBCT),并融合了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和方法, 效果也在过往两年多、近四万名参训用户中,得到了验证 ,焦虑抑郁失眠压力程度21天后降低32.9%,改善率超80% [4]

为了降低行动门槛,它允许拖延和「偷懒」,也奖励全勤的跟练 ,练习时间截至次日5:00,对于夜猫子非常友好,中间可以有3天休息时间,25天内完成22天的任务(1天训前准备+21天练习)就可以退100督学奖励。

对比总结

综上,如果把大家寻求心理帮助时的考虑维度都列在这,仅以我的经历来打分的话,这几种方法的得分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我会觉得,如果你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些坎,在经历一些情绪困扰,所以想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但又对性价比敏感、觉得付费心理咨询试错门槛较高,那么也许可以试试暂停实验室的「情绪减压计划」;当然,如果你现在并没有困扰,但仍浏览了这个问题、想未雨绸缪,那么选择看书或暂停实验室,同样可以帮到你。

也许知友们也发现了,我没有给任何一种方法的便捷性打满分。

改变本就是不容易的,再便捷的方法或许都无法足够便捷、没有阻力。

而我们为行动克服的阻力,也会成为我们改变的动力。

参考

  1. ^ Neff, K. (2003). Self-compassion: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 healthy attitude toward oneself. Self and Identity, 2(2), 85-101.
  2. ^ 赖丽足, 任志洪, 陶嵘. (2018). 过度"分享"负性事件与性别,心理健康和关系质量:对共同反刍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6(1), 42-55.
  3. ^ Association for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 (contextualscience.org)
  4. ^ 暂停实验室统计数据